小林,男,天津人,单名一个“振”字。小林的奶奶有四个儿子,他爸上面三个哥哥,生的都是“丫头片子”。老人旧观念重,这一脉单传——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爸身上了。果然天可怜见,这大胖小子呱呱一落地,奶奶可是笑开了花,想这下好了,一扫之前三个女孩的不快,把上面的全”震“了,以后就叫“林震”吧。小林的妈妈一听不乐意了,还“震”了?干嘛?76年的天灾还没受够?又不好当面拂了婆婆的意思,灵机一动,把雨辰”震“改成提手“振”,振兴中华,寓意更好了!婆婆一听,挺是那么个理,便由着儿媳妇去了。
小林是家里的命根子。奶奶宠爱偏心,分个苹果,提前把个儿最大的挑出来,给大孙子留着;吃个烧鸡,“嚓”,先挒个鸡腿,塞到大孙子嘴里,别人不管了,自己分去吧。小林自小机灵懂事,遇到这种情况,总是小声的提醒奶奶:“姐姐,姐姐”。
小林七岁了,上了小学。门门成绩好,特别是语文。老师总是夸:”我今天的诗词还没讲呢,人家林振都滚瓜烂熟的背下来了“。她当然不知,小林的爷爷是个读书人,去世的早,没有什么留下的,就留下了一堆书,临闭眼还嘱咐他奶奶,”这都是留给我孙子的“。林振尚小,父母就拽给本《全唐诗》,没事自个翻翻,小孩记性好,久而久之,小脑袋瓜成了个诗词库,虽然还不太懂,但只要说出诗名,就能背出全文。
小林十二岁,考上了重点初中。十五岁考上了重点高中。门门成绩好,特别是语文。老师上作文课,小林写的文章总是班里的范文,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每每老师念起他的文章,同学们都啧啧称叹,有时候老师也纳闷:“这哪是那么大的孩子写的文章?”她当然不知,小林爷爷的书,真是高端大气,应有尽有。除了《全唐诗》,这几年小林把这些书读了个遍,什么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法国的巴尔扎克、福楼拜,德国的尼采、歌德,俄罗斯的两个脱爷,等等,这都是西方名著,还有什么中国当代的、古典的,鲁迅的、巴金的,司马迁的、曹雪芹的。。。。。不一而足。平时人家孩子出去玩,打个球、唱个歌,追个女孩子,小林不去,他就看书,家里哪哪都是书,去哪都带本书。你说这些年,小林这小屁孩读了多少书?大家不知道,他自己也记不清。
高二分专业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小林要学文,可他偏不,他选了学理,他觉得自己已经够文了,理科也不能太差了。
林振高考作文满分。上了个985、211的名牌大学。在报志愿的前一天,小林的爸爸不知想起什么,说他认识个神算子,特准,要给这孩子算算命数。算命的是个瞎子,只见眼白,看不到黑眼球。他问了小林的生辰姓名、小林父母的生辰姓名、小林爷爷奶奶的生辰姓名,总之林林总总,问了一堆。之后手里掐掐,鼻子耸耸,自个儿哩哩噜噜好长时间,颤颤悠悠的说:“这孩子,五行不缺。。。。器局大。。。命里有官运,走好了。。。可飞黄腾达。”小林爸爸倏地站起,恭恭敬敬地递上五张放在瞎子手里,爷俩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小林学了电力专业,本科四年,硕士两年,门门成绩好,早早入了党,毕业后顺利进了电力局。同来的一届十几个人,有的分到科室,有的下到基层班组。小林和一位小王被分到基层的试验班。有人说,有点背景的,都进了科室,基层一线,风里来雨里去,这些大学生、研究生的,都是书生,家里的宝,谁愿意干这个?而小林不那么想,他很有自信,觉得自己只要干活踏踏实实的,基层干几年,学点技术,积累些经验,况且名校毕业,专业出身,又是党员,还有官运,肯定行!
干电力的,外人不知,爬杆爬塔的,餐风露宿,那是线路工,最苦。小林他们班进进出出变电站,是为站里设备做试验,搞维护的,还成。
小林干活实在,不偷懒不藏奸。上班一年,领导老郭很欣赏他,说小王不好,懒,不如你。小林也不好说什么,呵呵一笑,别人怎么样咱管不了,自己一定好好干。有的师傅劝小林找找人离开基层,条件那么好,时间长了就憋屈了。有的师傅提醒他,凡事多思考,别太迂。小林知道师傅们都是为他好,有的话懂了,有的话又不太懂,不管怎样,小林认为我投人以诚,他人必以德报之。
上班两年,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小林操心费力,以前还有空闲时间看看书,现在每天忙来忙去,他感觉已经好长时间没看过书了,越是没有时间,越是想起爷爷的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真想忙完赶紧端起书本好好过过瘾,可等好不容易空出点时间,脑子里又被工作的事搽的满满的。领导老郭很器重小林,说小王不好,懒,不如你,年底要给小林争个先进。
上班三年,领导老郭每天就是喝喝茶,溜溜弯,跟这个聊聊天, 拿那个找找乐。他不用干活,活都让小林包了。老郭很满意,说去年因为你年头短,评先进嘛,总是还要讲讲资历的,今年你肯定没问题了。
上班四年,小林很是郁闷。工作上一直兢兢业业,脏活累活,永远冲在最前面,评个先进,有那么难?领导老郭又说了,光埋头苦干,也不行的,还要有成绩,要让人家知道你有多优秀。
不久公司举办技能比武,小林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加班加点,努力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成绩下来,他是第一名,一块儿的小王也不错——第二名。这下小林心里美滋滋的,就等评先的那一天,想到自己能干、有成绩,领导赏识,况且名校毕业,专业出身,又是党员,还有官运,评个先进还不是探囊取物?
评先的榜单下来了,上面有先进员工的名字,还有照片,照片里的人西装白衬衣,斜披绶带,笔管条直,很是精神。小林一看照片,心里咯噔一下,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怎么没有人通知他?小林仰着头,把这榜单左左右右、上上下下、边边角角都看了个遍,没有自己的名字,更不会有自己的照片。但是——有小王。
小林气冲冲的奔向老郭,师傅们拦他,拦不住,他们见过很多书生,却没有见过“疯牛”一样的书生。
小林和老郭大吵一架,面对小林的质问,老郭东躲西闪,最后没办法,就推脱说评先评谁不评谁他说了也不算,小林急了,他骂人了,他骂老郭去你妈的,你人不算,嘴算!
小林想了好几天,他想自己的兢兢业业,想自己的“投人以诚,他人必以德报之”,他想不出来哪里出了问题,自己看过那么多书,可就没有一本书上能把这里边的事讲明白了。
上班第五年,老郭调走了,小王当了领导。有人劝小林想开点,其实就他不知道,小王一家都是电力的,小王的大爷还是公司的某某处长那,老郭不敢惹人家,世上的事往往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小林听了,终于明白师傅之前的话,他沉了沉,不想说什么,只哼了一声,去他大爷的!
上班十年,人们说小林变了,变得不像个书生了。他开始骂骂咧咧,不说话还好,说话必“操”字当头,操这操那,操东操西,碰上什么操什么。进站为设备做试验,是变压器,就操他个变压器的;是断路器,就操他个断路器的;是避雷器,就操他那个避雷器的。有一次给仪器接电源,师傅误把220V交流电接成380V,小林刚要操作,“噌!”仪器烧了,一股黑烟冒出来,吓他一跳,他不好说师傅什么,看看仪器,又看看师傅,看看师傅,再看看仪器,喘了口大气,说,我操他个380V交流电!
有人开始嫌弃他,有人同情他,还有人说起风凉话:“嘿,这书生骂街都跟咱们不一样,都骂出花样来了。”有人说他自从骂了老郭,就像寡妇失了身,八哥脏了嘴,回不去了。
小林对这些不以为意,在他心里,自己还是个书生,有文化、有素质的书生。他们那些人看过多少书?哪里知道这是有例可援,师出名门?他们当然不知道,但小林明白,自己骂街,是文艺范的骂,大俗大雅。
小林骂街,却不再骂人。别人背后议论人,飞短流长,他听着,非让他说说,他就用书里的人来评价。若这个人吝啬,他就说是欧也妮葛朗台,若有女人搞外遇,那就是一位包法利,一位安娜卡列尼娜。有人使坏,让小林也形容形容老郭,小林瞟他一眼,顿了顿,想了想,突然嘴巴一翘,眼前一亮,“老卡拉马佐夫!”
上班二十年,小林变成老林。老林被调到后勤收发室,工作轻松,每日只是替同事收收快递,分分报纸。腾出大把时间,可以看书了!老林每天泡上一杯茶,稳稳的拿出爷爷的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悠闲的翻着,他感觉心里很轻松,这种生活很舒适,他感觉他与这种舒适暌违了很久很久,将近二十多年的光阴。书里面不单单是他以前看过的内容,还加进了很多很多,这里面有他自己、有老郭、有小王、有师傅们,还有那个翻着白眼给自己算命的神算子,他觉得现在爷爷的书更有意思了。老林不骂了,人们觉得老林又变回去了,每天乐乐呵呵,逢人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又像个书生了,老书生!
又是一年评先的时段,老林有天不经意路过评先的榜单,他忽的一晃,定住了脚步,他看见榜单里有先进员工的名字,还有照片,照片里的人西装白衬衣,斜披绶带,笔管条直,很是精神。这是一帮年轻人,一帮书生,他基本都不认识,年轻人个个朝气蓬勃,英姿焕发,老林仰着头,把这榜单左左右右、上上下下、边边角角都看了个遍,眼前一阵明一阵暗。有人说那天看见老林在榜单前站了很久很久,又有人说不光看见老林站了很久很久,还发现他红了两个眼圈。
(本文写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