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好习惯

初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就如一张有待绘画的白纸,或是色彩斑斓、或是胡乱涂鸦,就看对孩子习惯培养的意识和方法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起步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孩子后续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奠基之石。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为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做保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数学联系生活的习惯培养

数学学习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应有意识地指导孩子观察和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和运用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一年级上册教材学习“几个和第几个”,孩子虽然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们的区别和实际含义。那么在排队时,让孩子说说这一队有几个人?我是第几个人?孩子有了这样的实际经历,当然能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和区别。

再比如上街买东西时,让孩子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商品的价格,简单的算账,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决。比如一本书8元,给售货员10元,找回多少钱。

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的问题,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多,自然就会解决。然后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告诉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让孩子爱上数学,养成数学联系生活实际的好习惯。

二、认真读题审题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练习中,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只是用眼睛瞟了一下题目就想当然动笔,往往一动笔就出错。当说明错题原因时,孩子往往用“粗心大意”来解释。

其实我们都知道,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没有好好审题。想让孩子自己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单凭错后的批评教育和提醒要认真读题审题,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个习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养成。

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技巧和方法。读题时让孩子用手指着题中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碰到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让他们看着拼音读,特别强调做题前“题读三遍再下笔”。

第1遍粗读,大致了解题目的意思。第2遍细读,要逐字逐句的读,仔细理解题目中每个信息的含义。读的时候不妨用笔把题目中的重要信息,重要语句划下来、圈起来,以提醒自己,引起重视。第3遍精读,用笔划出题中的关键字、词,这样有助于孩子对题目进行思考和分析。

比如有一道数学题画了5只小鸡,题目要求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认真读题后可以用笔把“左”、“4只”下面划横线,分清“左”和“右”“4只”和“第4只”。

作为家长,不能让孩子错失审题的机会,当孩子审题困难时,告诉孩子“我也不明白题目叫我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想想;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将题目要求叙述给你听,在叙述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有机会进一步审视题意。

三、自主摸索,独立解决问题习惯的培养

对于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孩子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摸一摸,通过动手自己尝试解决。

例如:“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搭成一个较大正方体”。很多孩子认为是“4个”。这时可以指导孩子拿出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到面前的图形,孩子们就明白“4个”不能搭成一个(正正方方)的正方体的原因,继续拼,当孩子发现需要8个小正方体时别提有多高兴。

动手操作看似浪费时间,实则收效大,孩子在摆的过程中感知正方体的特征,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从中体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四、在多样的口算训练中 ,培养数感和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的正确率如何将影响孩子的数学学习。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好方法成就高效学习。学习之路,重在起步,把一个个小妙招抓实抓活,就是在为孩子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搭建坚实的知识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