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自新Day20|本科毕业论文致谢——青春序曲的最终章节

学术写作过程中克制住的感性、英文写作过程中流失掉的情感,就用这份读后感式的“伪致谢”来弥补吧。感谢伍尔芙和《达洛维夫人》中的所有鲜活的人物陪我度过这个漫长又凛冽的寒冬。大地已回春,光华正繁盛,“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那些岁月,记住时光,记住爱。”

从开题到定稿,历经数月,总算是要以致谢为终章,对本科生涯做一个总结。

这篇论文是这段时间以来,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使得这部分充实而完整的有坚持不懈的自己,还有勇敢的伍尔芙和《达洛维夫人》中的所有鲜活的人物,以及给予帮助与支持的家人、导师和朋友。

当我输入“Acknowledgement”这个单词,我最想感谢的是弗吉尼亚·伍尔芙。感谢她不向命运屈服,勇敢地探寻生命真谛。感谢她陪我度过这个漫长又凛冽的寒冬。

童年时代,伍尔芙的亲人们相继离世,加之战争的残酷,这让她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但大概是经历了足够多的苦难,童年时期的不幸遭遇并没有击垮她。伍尔芙没有自怨自艾反而是更加顽强的生活,去感受生命的不同维度,努力丰盈自己的心灵。

她思想开明独立,品性敏感精致,她总是能够洞悉世事,用诗化的语言展现人心最为细腻的层面。虽然现实世界的疮痍满目让她对生活的态度悲观,但她仍然勇敢地探寻生命的本质,坚持着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坚守住内心真实的自己。

伍尔芙呕心沥血,细致入微地刻画达洛维夫人。那些脑海中稍纵即逝的潜意识不断变化发展,从虚荣,到沉思,再到觉醒,勾勒出她的心理脉络,记录下她对生死的迷思。她感到自己非常年轻,却又难以形容的老迈,她感到自己参与每件事物之中,同时又置身事外。生死存亡,转瞬之间。当死亡如钟鸣,她幡然觉醒,她要好好活着。

伍尔芙勇敢地直面自己的人生,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即使要以死亡为代价,她也不负自己心中真正的意愿。她终于明白,只有理解了生命的内涵,看透了生命的本质,才可以放下它。回顾饱受折磨却勇往直前探索生命真谛的一生,她已经没有遗憾。

最终,她选择离开,如杜鹃啼血般唤醒更多人去热爱生命的灿烂。她寄希望于达洛维夫人,如果自己没有遭受过多精神创伤,那么她一定会像达洛维夫人一样选择继续好好生活。伍尔芙向今天的人们传达了一种宝贵的生存信念,这种信念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当下的种种迷茫与困惑,让我们珍惜现有的时光,记住生命中的时时刻刻。

我跟随主人公达洛维夫人的思绪,自由游弋在伦敦街头。沉浸式体验英伦一日,让我短暂地置身于疫情之外,避开现实世界里的哀鸿遍野。我看着她走进一家花店,亲自挑选了一束绚烂幽香的玫瑰花;我看她回到家精心设计环节,筹备一场繁华似锦的上流晚宴。她脸上写满了骄傲与欢喜,虚荣与满足。

可是作为旁观者,我看见她小心翼翼地藏起自己即将凋零的模样,盛大的景象的背后是孤寂与虚空。在短暂的生命中,她尽力扮演着各样角色,社会希望她呈现出的样子、宾客口中她该有的样子,她都形容尽致。可是她不敢直面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求,每每触及就令她苦不堪言。

晚宴的繁华盛景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境,当一位青年的死讯传来,如晨钟暮鼓,让她清醒。正如触目惊心的疫情讯息,一次又一次把我从这浮华盛宴中拉回,我一次又一次被迫中断写作,悲伤、绝望、痛哭,令我深深地陷入对生死存亡的思考——死去的人,让活着的人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

其实我是惭愧的,因为很多细碎的情感都在英文写作的过程中破碎了、丢失了。我也许并没有揣摩透彻伍尔芙细腻敏感的心思。书中思想与真实的界限模糊不清,抽象复杂的句式晦涩难懂,无数次怀疑自己只是故作清醒,其实根本没有看懂。“就这样交掉吧”,放弃的念头也无数次萦绕心头,但还是坚持探索,写到最后。

《达洛维夫人》全书描写了达洛维夫人生活中平凡的一天,却涵盖了她一生的。这本书于我而言,是一个英专学生众多学习任务当中的普通一项,却涵盖了我整个本科阶段的成长蜕变。伍尔芙身上那种对生活的敏锐感受也激发我去捕捉稍纵即逝的思想,她告诉我人类的心灵很深,意识很广,我要慢慢去挖掘,才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日自新Day20|本科毕业论文致谢——青春序曲的最终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