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读后感
文/宝木笑
公元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永乐皇帝朱棣站在奉天殿(今太和殿)的高台上,望着地上跪着的文武百官。他们的朝服仿佛汇成了一片海洋,朱棣的目光从这片海洋望向殿门之外,在崭新的琉璃瓦映衬下,天显得特别蓝,就像自己年少时无忧无虑的时光……
这一天,朱棣宣告大明帝都北京的皇宫建成,从此“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国史”。
2020年,故宫已经整整600岁了。这600年中国经历了太多太多,如果我们的根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汉唐,那么我们所熟悉的过去,也许就是这600年的风云。而这座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长方形城池,坐拥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的恢弘建筑群,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也许就是我们了解这600年过往的最好入口。
85岁高龄的阎崇年先生在《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中要做的事情正是如此。当年《百家讲坛》刚刚开播,着实吸引了正在为历史书的枯燥而发愁的我们。一转眼,当年的彩电换成了背投,谁也没想到网络竟普及到出门不用带钱包的地步。而阎先生依然在讲明清的故事,在讲述北京的故宫,只不过这一次老先生仿佛要将一生的讲述都寄托在一部书中——虽然是说故宫,但基本上将明清两代的皇权历史和宫闱大事都涵盖了。
如果说8年前阎先生的《大故宫》系列侧重的是打开故宫的外延,将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三山五园,与之相关的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等纳入故宫姻系,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帝王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和民风。
那么《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则更多侧重的是深挖紫禁城的内涵,讲述围绕故宫所发生的故事,重现故宫历史舞台上帝王将相、后宫嫔妃,甚至是侍卫、宦官、太医等所经历的一切,这里面既有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事件,也有不为人知的宫廷秘史。今天,我们试图通过书中五百多位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故宫早已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庞大体系,但紫禁城真正的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
宫闱之阴:紫禁城的血色悲歌
最近这些年,宫廷剧异常火爆,抛开其中的争议,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人们借此对故宫和明清的历史更加感兴趣了。也许,那些宫廷剧很多都不符合严格的历史,也许其中还有很多偏激或粗制滥造,但它们确实拉近了我们和过往的距离。我们越来越感觉到那些以往在史书中遥远的人物,也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紫禁城宏大的背景下,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这正是故宫一直吸引我们的原因。
那为什么一定是发生在紫禁城的这些悲欢离合才更吸引我们呢?这其实与故宫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基本功能紧密相连。无论是《大故宫》书系还是《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阎崇年先生都曾为我们详细介绍这两个功能,即故宫是皇帝办公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前朝”与“后宫”两大部分。这其实点明了故宫的“阴”与“阳”,“阳”指的是前朝“庙堂”,那是明清政治统系所在和决策中心,“阴”指的是后宫“宫闱”,那是皇帝家族生活的区域,这二者恰似中国传统的阴阳和合。
所以,发生在紫禁城的悲欢离合,并非单纯的柴米油盐,不是挤地铁被踩了脚,买菜被插了队,而是将极微观的个人生活体验放置在了极宏观的庞大叙事当中。这种反差往往会加重任何行为的效果,放大任何喜怒的感受,就仿佛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加持了巨大的放大器,产生了一种歌剧般的效应,因而极大地加深我们这些听故事的人的感受。
更何况,紫禁城上演的几乎都是人生的悲剧,就像阎崇年先生说的,如果要给故宫选一种颜色,他觉得应该是血色的。
我们在故宫里看到的那些建筑和装饰确实美轮美奂,但在人类登月都几十年后的今天,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其实还是因为那些砖瓦背后的故事而倾心故宫。景仁宫的名字因为《甄嬛传》等热播剧而让我们熟悉,但那座独立的四合宫院中住着的却不是电视剧里的人物,而是故宫里第一位被废掉的皇后——明朝宣德皇帝的胡皇后。
胡皇后为人宽厚善良,她陪着宣德皇帝朱瞻基从皇子一路艰难走过,却被富有心机的孙贵妃陷害,最终竟然被废。胡皇后在景仁宫里走过了自己的余生,她依然善良宽厚,却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伤心也会哭泣,受冤枉也会难受,看着周围相熟的宫女太监被一个个清除也会愤怒……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这段故事?因为下次再站在景仁宫仰望四角的天空,我们会想到有一位情商智商可能都不算太出众的女人,曾经站在这里,同样望着这样的天空,默默流泪,“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
庙堂之阳:四墙三河暗含的“中正安和”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基本上将明清两代后宫的主要故事记录完全,那些放在寻常百姓家的悲欢离合,在“前朝”政治因素的无限放大后,变得着实动人心魄。说到底,故宫的真正魅力来源于自身的根本设计,虽然有“庙堂”和“宫闱”的分野,但古人有意地不让两者泾渭分明,明显出于“阴阳调和”的意图。而这种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层玄奥的追求和融合,则让故宫彰显出更为深沉的魅力。
如果说紫禁城中的血色悲歌是故宫的一种感性魅力,带着阴柔的凄美。那么故宫四墙三河拱卫的庙堂威严,则是故宫知性的魅力,带着阳刚的霸气。阎崇年先生写道,事实上明北京城不是按照哪吒八臂,而是依照《周礼•考工记》的礼制,在元大都城基础上重新规划和建造而成的一座新的都城。
阎崇年先生考据,初建的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京城三重,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而为四重城,外城建成之后,京城又称内城。也就是说,北京第一重城为宫城,也就是皇宫,又称大内或紫禁城,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城的心脏,所谓的“天下之中”。北京第二重城为皇城,宫城之外套着皇城,分布着朝廷办事机构监、局、司、库等,是为皇家服务的地方。北京第三重城为内城,皇城之外又套着内城,内城初称京城,也称大城,嘉靖修外城后便叫内城。北京第四重城为外城,内城之外,罩着外城。
四重城墙,带着三条护城河,将庙堂之阳渲染得无与伦比,而其背后则是君权至高无上的深刻用意。紫禁城并不仅仅因为自身的那块地方而宣示庙堂之高和君权之重,而是与北京城融为一个堪称完美的体系,共同构建了明清两代帝国的心脏。
两朝帝都深谙中国2000年封建皇权的王道哲学,用阎崇年先生的话说就是“中正安和”:
北京作为“天下之中”,另一个关节点是“脊梁”,就是有一条城市中轴线穿过皇宫,贯穿南北,好比北京的脊梁。北京建城,先有中轴线,后有北京城,而皇宫在这条中轴线上,前有出后有靠,形成中轴线上的一个个传奇建筑。
在这条中轴线上,从南到北排列着永定门、正阳门、大明门(大清门)、天安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奉天门、皇极门)、乾清门、神武门(玄武门)、地安门(北安门)等10座最重要的城门。
在这条中轴线上,矗立着太和殿(奉天殿,皇极殿)、中和殿(华盖殿,中极殿)、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即前三宫、后三殿,共6座雄伟的宫殿,全城建筑都以中轴线为基线而对称展开,而皇帝的宝座,就安设在中轴线上。
在这条中轴线上,正阳门突出“正”——中即是正,正即是中,天安门突出“安”,太和门突出“和”,中轴线的主旋律是“中正安和”。而“中正安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后宫前朝的阴与阳:封建君主制的巅峰
大明建立之初,依从旧制,设中书省和左右丞相。但到了13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撤丞相,废中书省,尽杀功臣,后又逐渐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到清朝时,康乾盛世时间约占了清朝统治的一半,却是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时期,自雍正时起,还设立了军机处,进一步强化对民众和官员的控制。
正是因为封建君主制跃上了巅峰,所以庙堂上的腥风血雨也就更重,宫闱自然也就更多悲欢离合,这是前朝斗争在后宫的必然连锁反应。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祸乱朝政,将前朝搅得天翻地覆,杨涟、左光斗等人与之的斗争荡气回肠。而在后宫,魏忠贤和天启乳媪客氏勾搭成奸,史称“客魏”。就像在前朝一般,天启年间也便有了著名的贤后张皇后和“客魏”之间的对决。
虽然最终张皇后并未被魏忠贤击垮,甚至在后来拥立崇祯诛灭阉党的事件上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张皇后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天启三年(1623年),张皇后怀孕,“客魏”设法使皇后堕胎,天启帝最终失去元子,张皇后再无法生育。因为剔除了张皇后未来可能生育太子的大忌,魏忠贤在前朝也就更加张狂,矫诏杀了杨涟、左光斗等忠臣义士。
这种前朝后宫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中国的阴阳八卦相互交融,你说不清到底是前朝影响了后宫,还是后宫影响了前朝。我们只知道,在皇权巅峰的时代,故宫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让人触目惊心的争斗和伤心欲绝的悲歌。想那雍正帝在九子夺嫡中险胜,前朝兄弟相残,刀光剑影,诛杀党羽,血雨腥风,而在后宫,更是上演了一出人间惨剧。
永和宫沉默不语,默默看着康熙帝德妃乌雅氏,在这里生下了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它继续看着同胞兄弟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生母乌雅氏心如刀割。待到儿子雍正继位,原本以为一切都过去了,却没想到一切才刚刚开始。
雍正帝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胤禵进城吊丧,又命胤禵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胤禵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乌雅氏见亲生儿子胤禵被关押起来,就很想见一见儿子,结果雍正帝就是不准。这样一来二去,雍正母子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乌雅氏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一气之下撞死在了柱子上。
当然,正史上说乌雅氏死于急病,但即便如此也确实蹊跷。清朝官书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乌雅氏病了,雍正帝亲到永和宫为母亲皇太后侍奉汤药,结果第二天“辛丑(二十三日),丑(1—3时)刻,仁寿皇太后崩于永和宫。”
宫闱内的故事并非明清两朝专有,庙堂上的权谋也非明清两朝独行,但当封建君主制度发展到明清两代的巅峰,必然带来权力更加惨烈的斗争,这让故宫的故事带有更深的动人心魄的特质。宫闱内的人性挣扎和悲欢离合,庙堂上的恢弘壮阔和纵横捭阖,人的故事与城的设计,感性的泪水和冷血的权谋,这种极为奇特的阴阳交融,也许正是600岁故宫成为永恒传奇的重要原因吧。
我爱过去,而且敬佩它,可是我希望未来超出过去。
——〔法〕罗曼•罗兰《先驱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