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之感05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孔文举孔融,“融四岁,能让梨”,两句三字经非常完美地树立了别人家好孩子形象,做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大儒,被曹操给满门操斩。在后面篇章,我们还能看到他被杀前,一对佳儿如何冷静早慧的表现,不亚于他当年十岁之举,但乱世中,再好的年华与才华,常被无情摧残,被摧残的原因恰恰是因皎皎者不肯自污使然。

按今天教人高情商处世的书本观点来看,孔融保持最后底线的不迁就,对曹操多有冒犯之举,是取死之道。但孔融在祢衡裸身击鼓的事发生后,也能知道带着小友去找老曹认错,老曹那时就对他说了,要杀祢衡比灭一只老鼠或麻雀还要简单,只是懒得动手而已。按理孔融是懂得起码的自我保护的,但偏偏不能放弃对汉王朝正塑也许就那么一点点的最后期望,导致殉身殉家,不能说不是一个大儒在殉道。

孔融十三岁父亲去世,他父亲在他十岁时就迫不及待将他推到名流圈中养名望,大概也是晓得自己命不长了吧。虽早慧如此,稚嫩的肩膀要担起家族责任,长此孤傲难免,所以能劝人低头,自己却放不下,真是了了一生,不肯糊涂几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说新语之感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