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蒋延黻》读后感

历史即叹息。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实的林则徐。”——16P

所有历史发生的,是已然,也是必然。历史没有如果。

但凡发展,但凡演绎,但凡社会改革,但凡人类进步,都是振荡上升,振荡前进的。这是存在于现象和故事之下的客观规律。

虎门硝烟是近代史的一个细节,也是一个窗口。它将整个清廷的短视、自大、局限浓缩在这一个点。从士大夫的荣誉角度来讲,林则徐选择硝烟是一种必然。“鸦片一日不除,本大臣一日不回。”不会因为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就否认其人其事的英雄气节。但是,从其时中英对比的关系来看,堵不如疏。

从整个事件的发展来看,有两点局限是贯穿其中的。

局限一,天朝自国自居已久,闭关锁国带来了视野的局限性,只知有天朝,不知有日不落帝国,无法客观地评估从技术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与西方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从上自下的短视。

鸦片给清朝及子民带来巨大的伤害,无论是从财政还是从国民身体素质而言都是如此。但鸦片的问题不是个人道德陷阱选择上的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而是国际政治博弈中的一种多方制衡。政治博弈的角度来看,怎样利益最大化才是国家应当首先考虑的。硝烟运动治标不治本,无法解决体质和政治结构的巨大冲突,相反,加剧了中西的冲突,缩短了学习的时间,恶化了整个格局的体系。

其二,生产力是由生产关系长期决定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结构的直接反应,社会结构来自利益阶层的各方博弈,利益阶层的利益则是由自然规律、历史文化、技术水平共同影响的。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和士大夫文化有其几千年的历史必然性,围绕这种必然性形成了中国社会相对稳定和牢固的格局。

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命,一定会对中国固有的政治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如果冲突来的不是那么激烈,也会有其他契机促使中国的结构缓慢的变化。然而,一方面自闭已久,他国积累有一段时日,差距过大;另一方面,数千年文化积淀,积重难返、自负等原因让少数派并不敢站出来发声。士大夫形成沉默的螺旋,最后在妥协中做出最差的选择。

然而,改革是需要自下而上的力量,也需要自上而下的恒心,尾大不掉的清廷很难一致横向对比其他国家改革,无一原因不是痛定思痛。日本、土耳其的改革也是先有痛而后有变。

技术变革的结果是弯道超车,变革的跳跃幅度越大,超过的距离也越远,甚至把之前的领头羊甩得连车尾灯也看不见。

历史的大国,围绕其大国的体制、地位、阶层分化,反向配置了一系列利益分配的结构和方法。当新的技术出现时,之前取得的成绩越大,调整也越发的困难。我们可以简单归结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大多数人都无法觉醒,只是持观望态度;赶超初期,利益阶层不会放弃利益,视而不见,其他阶级虽然能够有所觉醒,但并不掌握关键资源和权力,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全面赶超,大多数人都反应过来,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变革不行,开始温和的改良,逐步地推进。

分水岭自此出现。不管再小的改革也会有冲突,冲突是改革的本质。如果这种改革是自内而外的,冲突尚小,会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阶层之间会产生冲突,改革的步伐越大,冲突也就越大。从改革的意义上来讲,如果这种改革是自上而下的,那么专制的国家其效率好过民主制国家,但如果这种改革是自下而上的,专制国家的改革会面临巨大甚至可怖的压力,其时清廷,便是这样的局面。

但是,如果自内而外的脚步无法适应国际政治的变化,强国已经发展完成,后进者还在亦步亦趋地探索。双方产生利益冲突之时,这种改革便很难局限在该国内部。如同鸦片战争,英帝国的本意并非侵略,但是双方的政治结构、文化冲突以及清廷落后且自负的观念造成了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战争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所以,如同法国大革命,如同土耳其革命,如同明治维新,东方的巨龙以这样的方式走上了探索改革的道路。这种探索是必然的,但也是被动的。越是被动,改革就越痛。这疼痛,疼痛了近一百五十年。从结果的角度来看,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后来新中国的成立,都没有结束这种疼痛。只是在战争的层面缓解了冲突,带给了中国一个偏向内部的、稳定的一党制结构。

追本朔源,解铃还须系铃人。落后和冲突的起因只有一个,就是封闭。所以,只有开放才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日本、土耳其无不如此。照此观之,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是真正冲突的转折点,是期待百余年的最后一个三岔口。改革开放,就是中国这位挨打挨骂了一百多年的学生,最终交上的答卷。

苦难对于当时而言是不堪忍受的折磨。然而,把民族的发展看成一个整体的话,这种折磨给这个民族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封闭就要贫穷,贫穷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会看见当下的精英群体,当下的掌权派,无人无时不具有开放的目光和国际化的视野。包括英语教学,虽然其方法弊病诸多,但仍瑕不掩瑜。

周而复始的历史舞台总是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方登场。除美国之外,东亚经济体及欧洲经济体工业技术积累已久,新兴产业又远不及美国,所以一定是中国首先赶超的对象。中国是工业发展性国家而非资源出口型国家,而人口资源对于工业发展型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现有强国的人均GDP过高,人工成本就很高。在移动互联网、新能源、生物技术几个方面,突破性的技术很难廉价地展开大范围的生产和研究。技术突破得到的市场推动是及其缓慢的。反观中国,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对最一流的手机制造技术进行零件级甚至像素级的拷贝学习。十几年发展过来,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成本极低的供应链,形成了中华酷联米为首的手机生产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移动技术的发展是中国弯道超车的一个缩影,也是一百多年来教训积累的释放过程。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既有的国际利益格局被打破,部分老牌强国将遭受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首先体现在经济增长放缓,长期的放缓或信用导火索事件带来经济危机,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体制的震荡甚至改革,最后随着新格局的形成及政治体制的变革调整趋于稳定,洗牌完成。希腊债务危机、08金融危机、欧洲经济危机、乌克兰政治动荡都是新兴经济体形成(中国、印度为代表)及洗牌的表现。而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发展还远没有到尽头,城镇化率还在进一步地提高,如果能成功地避开中产陷阱,以目前的潜力从经济总量上赶超美国,人均GDP逐渐接近,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回首观史,近代中国之挫折令人一叹;而由史观今,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其快速发展并带动世界经济的整体回暖的地位已是确定之事。今日,从地利上来说,欧洲、日本、香港之困局,正如昔日中国之无奈。兼有以人和角度论之,中国长期开放观念之根深蒂固,高等教育、英语教育全面普及,东部高铁线路战略网已完成、西部正在进行中,并有专政体制保证学习效率、执行效率最大化,基础条件的优势无以复加;最后,从天时而言,新三驾马车之中,IT、移动、智能化中国已经形成庞大供应链,新能源的探索成全国瞩目的政治任务,生物技术还没有出现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突破。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三占其大半,昔日历史之覆辙,今日将成为我们的鞭策,成为他国的负担。

历史即叹息,没有什么能挡住趋势和规律的力量。甲午一叹,将成今日之宝剑。可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令人心向往之。

k�8]�u��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史•蒋延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