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面前,我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曹老师的课程略遗憾,只听了两天,感觉漏掉了一分钟都好可惜,希望可以在杭州等在等到曹老师的见面。课程上,曹老师一直扔出来问题,让我们用TPS的方式去碰撞出不同的答案。最深的感受是,每个同学都是专家,在教育面前每个同学都有非常有意思的视角和方法。我想这是面授班给我的最大收获了。

    今天的课程分享,每个组都用PPT带孩子学习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我扔出了死亡话题。根据自己的现实经历,做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话题。我很难确定自己讲得是否够好,是否生动,是否有受众,只能算是一个简单分享,我想我更多的也是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课程中有很有意思的主题,例如学习火、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宝宝穿衣的学习、绘本阅读到文字阅读,等等,最后还是老师带领一起总结思考的部分让我深深思考。我们立意的这些主题,这些知识点,是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孩子自己知识的建构,体验知识创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课程内容可以我们自己设计,但是创造的过程还给孩子。

    在我抛出话题之后,有不少同学对话题本身对孩子的影响产生了质疑,认为这种深度是否是孩子可以体验和理解的。而我在实际的生活中,和孩子沟通交流,至少我感受到的是坦然的,孩子给我的反馈也是正面的。 在目前接触到的不少家长群体,对于性教育的尺度和死亡教育的必要性都是带着个人偏见的。认为性教育没有必要,谈性色变,但是又想让孩子做到自我保护。认为死亡是避讳的,讲那么清楚是否会让孩子有创伤。

    我想如果我没有让孩子经历亲人的离世,我是否会那么早让接触经历死亡教育呢?我想还是会的,这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会不会用这种极端体验的方式呢?我可能会犹豫,我想这是我和很多同学的共通之处。

    但是我的思考点在于,谈论死亡,以及让孩子深刻理解死亡,是否需要回避呢?如果面对亲人离世,是直面还是躲避,或者美化结果呢?是否真的是创伤呢?我们如何看待创伤?

    我没有强大的理论体系去支持生命教育的进行方式,我翻了不少教科书,也没有看到满意的答案。所以我唯一的出发点是,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我女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孩子,社交需求也比较大,每一个亲近的人都非常在意,而爷爷更是天然亲近,小时候谁抱着都要哭,但是只有爷爷抱可以安静下来,可以算是非常神奇了。而爷爷病重,不久人世已经是既定事实。女儿还小,我能感受她内心也是痛苦迷茫的,不管如何创伤都会有的。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死亡。我用大量的绘本和故事解读死亡,并且带着孩子一起走完了爷爷的丧葬过程。让孩子明白,爷爷走了,事实不可逆,但是爷爷留给我们的美好回忆也是一直在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

  我觉得创伤事实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的。那么作为家长的心态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来源。与其躲避恐惧,不如直面。孩子自己会对世界产生自己的认知,同时孩子的行为也会塑造家长的行为。害怕创伤,也不能让孩子时时刻刻躲在家长的保护之下,保护过多,又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呢?就如同在自然体验中,如果害怕受伤,害怕虫咬,在大自然中畏手畏脚,又如何能够畅快淋漓的感受呢?

  我不敢说自己作为家长是成功的,我只能说,在孩子面前,我是感恩的,开放的。孩子需要,我就带领着去体验。不管前方是绿洲还是沙漠,是高山还是深谷,未来是孩子自己需要去走的。在性教育的过程中,受方刚老师的影响,我个人也认同赋权增能的理念。我们只能竭尽所能,让孩子尽量多的去看见,去发现,去感知,生活的美妙。也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荆棘与痛苦,至于她选择坦途还是山坡,那都是她自己该去承受的选择。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孩子面前,我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