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实战训练经典书《被讨厌的勇气》

我是宇宙公民房姐杨玲。今天二次复盘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且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高效阅读经典书籍《被讨厌的勇气》。

复盘回顾思维导图制作方法:

1. what-思维导图是什么?

思维导图是一项提高创造力和生产力的技巧。能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效率,他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却极其有效。它能充分调动大脑的创造性。用发散性的图案,把信息加工成图像,便于记忆!

分类:一种电子版,一种手绘。电子思维导工具xmind,mindmaster,百脑脑图,幕布,石墨等等,大多数人在用的电子版包括我自己也在用xmind, 具有清晰高效,面积无限拓展的优点,使用率也比较高。既然电子版导图这么好用,为何还要手绘图呢?在阅读过程中,更好的思维导图方式是用手绘。首先,帮我们建立了搭建与作者沟通的一个桥梁,其次,让我们专注在书和手绘导图当中,不用在电脑和书中来回切换,能够保持我们的心流状态。而且,手绘思维导图制作多了,可以提升我们的艺术感和自信力,所以让我们一起加强手绘思维导图的练习哦。

2. who谁发明的?谁在用?

思维导图的发明者是上世纪50年代,东尼博赞发明。他自己也出版了一本书,叫思维导图。我刚刚也购买了准备接下来继续学习。思维导图使用者非常广泛,职场人士会用它做会议记录,工作安排,销售策略等等。现在就连我们家二年级小学生老师也要求他开始用它做笔记。还有很多牛人以及大公司都在用,包括爱因斯坦,所以用好思维导图真的很棒哦。

3.我们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呢?

思维导图的训练具有发散性,它是锻炼心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可以利用图像分支关键字等元素充分调动和思考。相比传统线性笔记来说,思维导图就显得清晰有趣。而且这种构图恰恰类似于人类大脑神经元结构,他更容易记忆。

4.How-思维导图怎么做呢?

1.准备好白纸,中性笔以及彩色笔。阅读一本书做思维导图的步骤:

2 画纸左上角写上日期,坐标,姓名。这样帮助我们若干年后更好回忆和记忆。然后接着在左上角写下三个问题:例如我读这本书最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我最想了解的人物特性等,然后带着问题去书中找寻答案,一般3-5个问题即可。

3 画纸中央写上书名即中心主题,可以配上合适主题的配图。中心主题往外发散就是一级主题,一级主题可以跟我们问题相关的关键词,也可以按照作者的书评或者目录来,在发散下去就是二级主题,三级主题甚至四级主题,一般最多到四级主题。下级主题主要对上级主题进行描述。

4.  线条绘制上同支同色,临支异色,一分支一颜色。

复盘回顾《被讨厌的勇气》

1.阿德勒是谁?

阿德勒全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作为个体心理学和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阿德勒出生于犹太的一个富商家庭,但是他童年命运多舛,个子小,驼背,学习成绩也不好,长辈经常拿他跟高富帅的哥哥对比,让他自惭形愧。再加上三岁时弟弟去世,自己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肺炎死去,人生颇多坎坷。好在他最终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成为了一名心理学家,战胜了自卑,逆袭成功。

2.什么是勇气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想要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选择了后者。

是的,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心里。不是拥有心理学,而是使用心理学。

3.什么是目的论?

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从小在父母的虐待中长大,从未体验过人间真情。所以他长大之后惧怕与人交往,性格古怪。我们经常认为,这个人是由过去决定现在,原因支配结果。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的时候这么说。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例如某人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虐待而无法适应社会,那说明他内心本来就有促使她那样认为的目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不出门,为了不出门,才制造出不安或恐惧。按照目的而采取了行动,为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4.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亲手选择了不信,而不是生来就不幸。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人可以改变,可以重新选择生活方式,那就是要摒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无论之前的人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5.什么是课题分离?

阿德勒断言“人生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阿德勒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成。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因此,要做好课题分离,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起因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是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不满足别人的期待。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因为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人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的感觉。

6.什么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就是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它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指标。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对自己的执着?举个例子,我们经常特别在意,别人眼中的我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这种,其实我们就是执着于别人眼中的自己,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种认识并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中心,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最后本书是一部振奋人心又好读易懂的心灵作品,看完之后你绝对可以为你的人生增添美丽的色彩,是好书值得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导图实战训练经典书《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