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 一桶水 常流水

城关镇东街小学  成喜欢

  今天无意中又读到这句话: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说实话,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听过此话。但当时对此并没有深切的体会。走上教师岗位后才发现,原来这句话就是本行业的流行语,时不时就会听到身边的老师说,甚至被用来作为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准。而且,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对于本学科知识,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有关本课的知识问题,但教师答不出来,这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而我就差点儿丢人。

  那是在学习《陆羽与《茶经》》一课时,有学生问:为什么南零水与江水装到一个瓶中,却不会混合到一块儿?”这个在备课时从未考虑过的意料之外的问题,令我有些手足无措。当时,我在赞许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提出问题后,立刻根据文中知识进行讲解,直至看到学生露出笑脸,我知道他们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道:好险!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我们需要深入研读和把握课文中的细枝末节,如此才能在学生发问前做好多手准备。比如,在看到这道题时,我一直认为第一句正确,自我认为“春意阑珊”就是春天来了,春意正浓。

经过查找资料,我才明白: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而不是春意正浓。这才确定答案。

在遇到下面判断题第一个时,我也不理解,经过查找资料,才恍然大悟。

之后,我在分析、讲解其他课文时,学生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课前准备充分,所以这些问题都能轻松地迎刃而解,学生们得到了问题的解答,而我收获了学生们的认可与欣赏。他们越来越喜欢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了,不管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还是无关的,甚至数学的,道德与法治等,都成为了我们之间交流的谈资。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知识面也渐渐得到拓宽。再次品读“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这句话,我不禁扪心自问:从教至今,我的那桶“水”,现在还剩下多少,剩下的这桶“水”,水质怎样,如何让学生自己找“水,如果教师缺“水”,又该如何补“水”呢?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教师的一桶水明显已经不够了,应该要有一汪泉水,一汪源源不断,喷涌不止的常流水。这就要求教师也要及时补“水”,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正如《菜根谭》一书中所说“要用万分的准备,教授全分的课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碗水 一桶水 常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