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们都有看过,小时候总是看动物世界、自然传奇之类的,长大一些看的多为专题类的,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内容众多,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类型。而这些纪录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真实,绝对的真实,所有的内容都来自现实生活中。虽然带有一些艺术加工,但其本质上还是现实中拍摄得到的。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惯性的认为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的记录,它的艺术性,也大多来源于拍摄的技法。直到我看见这个片子…………
-这是纪录片?-
这是很偶然发现的一部片子。2018年 NEW ERA青年电影季最佳动画/实验短片《爱山记》。片子一开头是一片漆黑,一个女声:“哎呀,我去,完了,老了,要死了。”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哦,这是一个纪录片。但是当片头一过去,我想:呀,不对劲,这不是纪录片吗?这么又是动画,又是京剧的。
看完之后,我明白了,这是纪录片,这是以主角孙爱山的视角拍摄的纪录片。可是,孙爱山是一个盲人,她的视角大约是一片虚无吧。我认为这大约是导演采用动画来叙述的原因之一。不得不说,动画叙事为这个作品注入了别样的风味。纪录片可以怎么拍?这类有一个叙述者的,大多是一个人讲,然后不时地放上一些照片,或者将这个故事拍出来。但就这个故事来说,用前者,会让人感到有些压抑,给观众的第一感觉大约就是惨,给人一种爱山是弱者的感觉。用后者,就我而言,会让我想到那些法制节目,不是说不好,只是感觉缺了一些什么。但用动画的方式,给人的感觉,一是有趣味,二是可以让人较为平静的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纪录片重要的是真实。但既然纪录片是人拍的,就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真实。任何一个作品,只要是人拍摄的,都会染上这个人的思想。就像同一样东西,在不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就像是一个人摔了一跤。一个认为他很惨的人,拍的会是他感到痛的时候的表情;一个觉得当事人尴尬的人,拍的会是他迅速爬起来、或紧张的观察周围的状态……可什么才是这个人真实的感受?只有他本人才知道。其余的人,只能是以自己的一个想法来猜测。但采用动画就不一样了,观看的时候,会发现,动画只是将爱山讲述的场景还原了出来。有趣味性但不会喧宾夺主,它本身的引导性是较弱的。观众的情绪主要还是跟着爱山的叙述走。这点很好,纪录片、纪录片,重在记录,我们想要了解的也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京剧剪影 京韵大鼓-
其实我看的时候一直想不通这点,为什么要采用这些元素。传播传统文化?这和爱山有什么关系?传统文化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这几个元素?是爱山或导演的喜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我查询了一些资料才知道,这是因为爱山喜欢一些老东西,尤其是京韵大鼓。看到这条,我有些惊喜,感觉更了解了一些爱山,感觉爱山和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呀,除了看不见,她有自己的爱好,那么真实。
所以,爱山的故事我们可以叹息一声,但不需要怜悯。因为,至少她还是快乐的,不是吗?她有着自己的爱好、她可以快乐的歌唱。过着平淡却又有着快乐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离我家不远的特殊职业学院的学生们,他们有的听不见、有的不能说话……还记得我刚搬到这片的时候,总觉得他们是需要帮助的、是需要我们去呵护、保护的。觉得他们像是经过暴雨后的幼苗,稍不留意便会折损。那段时间我纠结的最多的就是让座的问题,因为我和那所学校隔了一站路,我总是比他们要早上车。而到了他们那一站,公交车常常就没有座位了,让怕他们觉得我怜悯他们,不让我又怕他们需要。但后来我知道了,他们与我们没什么差别。如今,我还能和他们聊上几句,既使常常自己都搞不清楚说了什么、聊了什么。但这也没什么,毕竟我们都是开心的。其余的不重要。
小贴士: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结尾处不同于开头的模糊,我们清晰的看见了爱山,她是笑着的。让我有一种拨开云雾阳光的感觉。苦难,从不会缺席。而怎么面对是一门学问。就像爱山说的,很多人总说,我该怎么活啊,但是你看,说这些话的人最后都活着呢。这像是爱山对自己开头所说的话的一个回复:“哎呀,我去,完了,老了,要死了。”“总能活下去的。”
没什么卡是过不去的,这是我观看这个片子最深的感受。常常当时觉得过不去的卡,现在看来都不算什么,总是能过来的,或许有些狼狈,但总是过来了,不是吗?
从“别白费劲了”的无望、试图勒死调侃。这是爱山的豁达,是她的生活智慧。
自己的绝望,再到“一睁开眼,有种恐怖片的感觉”的自我调侃。这是爱山的豁达,是她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