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上周,桃夭的小伙伴分享了一个美国交换男孩关于“自信”的案例。Mike是从美国交换到中国来的一个初中男孩。有一天他对他的“中国妈妈”说,自己的中文水平在几个同班洋孩子中不算特别好。“中国妈妈”就说,那你要多花一些时间在学习上,要再努力一点,争取学得比他们更好。可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Mike以为“中国妈妈”的意思是在说自己不够好,就回答道“没有没有,其实我也非常好,他们只是在中文上比我好。”

        小伙伴分享出这句话的一刹那,那种自信的语气深深感染到了我。

        是啊,我能否在每次成绩排名中坚定地,不容置喙地告诉自己,不管这次我考了多少分,我都相信自己,相信我是很优秀的吗?

       这周,我分享了一个我的心路历程,每一个在学生时代都会经历过的——同龄人的鄙视链。通过成绩竞争形成鄙视链,而通过鄙视链获得两种反复交替的感受——“焦虑感”与“成就感”。关于焦虑感,动机在杭州老师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及过并称之为“浙大病”,同样知乎男神李松蔚老师也讲过这个话题,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来看看。而更让我感慨的是后者“成就感”,也可以说是通过鄙视链形成的“自信心”。”从小参加择校考试,一路考到了终点站——考进工作。终于啊,长辈说学习不好就找不到好工作,现在找到了工作,好像维持十多年的任务终于有了了结。然后呢,然后发现,同龄的小伙伴都过得不错,或者出国移民了,或者创业成功了,或者走艺术特长了,再或者是接手父母的企业直接从总经理岗位上开始事业起步了。

        “剩下的其他同学呢?”

        “和我一样进了企事业单位或者公司。”

        ……

        再剩下的,由于学生时代既不是好朋友也没当过同桌前后桌,就真的暂时不知道“结局”了。

        嗯,原来只要内心努力,不管成绩谁前谁后,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每个人都能活得开心幸福。总之没有人过上曾经被威吓过的“凄惨生活”。

        如果仅仅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仅仅证明了“就算我比你多考了两分,最后来看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可是,这却不能转化成 “不管我考多少分,我都觉得自己很优秀”。

        对吗?

        而且,这也没有指明,没有比较的生活该如何继续?

        在点评环节,桃夭的小伙伴向我分享了一句话,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听到的瞬间感觉内心开朗了很多。当把目光完全收到内在的时候,不管别人怎样,我都可以感到“我很好”、“我很棒”,那是无条件的自信。不管他人如何,我驰而不息,一步一个脚印,都能和过去的自己比出“成就感”,那是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虽然还不知道该怎么做,虽然从知道到做到还有一段路,但是相信自己,人生的航向在调整后这才刚刚起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