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莲花少年

我小时候,《哪吒闹海》刷过N遍,每次看到他含泪自刎的时候,我都如同那匹小鹿一样,既惊魂不定,又泪眼婆娑,觉得哪吒真的是大英雄,上天入地,惩恶扬善,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他爹完全配不上有这么帅的儿子。

那时我便知道真正的哪吒是从莲花里长出来的,太乙真人施法让哪吒死而复生,借了莲藕给哪吒做身体,又让他从莲花里重生。我觉得莲花真是个神奇的东西,特别是哪吒自莲花中重生了之后,长大了,还增长了本领,三头六臂,脚踩风火轮,无往不胜,完全不需要辛苦的修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出师了。

《哪吒闹海》中的小鹿

后来发现《西游记》里收服红孩儿那集,观音也是把他框到莲花台上,虽然红孩儿在千叶莲台挨了天罡刀扎,带上金箍,但也算没有白白挨,白白带。而后这个满分熊孩子就跟着观音大士去南海了。虽说一个公务员铁饭碗有点禁锢自由,总得按时点卯,又了无生趣,但其实也是挤破头才能上的。所以如同一个成功的捷径,跟佛祖的莲花沾边,就直接上了人生的高架桥,快车道。

《西游记》中的红孩儿

再后来看到佛家是如此解释: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正觉是真正之觉悟,而我却时时迷茫。难怪连佛祖跟前的两根灯芯都能变成紫霞仙子和青霞仙子。这种日日聆听佛法,月月被佛法感化的灯芯都能成气候,莲花对于佛家的意义远远被之前的我低估了。而我等凡夫俗子定无法参悟,整日浑浑噩噩混混沌沌于琐事之中,只能偶尔看一下池中绽放的莲花,以期让自己耳清目明,神清气爽。

这是我曾经接触到唯二的参与到莲花中的传说故事中的人物,直到我到了敦煌,去参观莫高窟220窟。看到了初唐时期绘制的壁画阿弥陀经变之化生童子。童子有的合掌而跪虔心向佛;有的跏趺而坐净心冥想;有的站在莲花之中极目张望;有的双手扶地双腿上举拿大顶;还有穿红上衣、绿短裤的童子,站在同伴的肩上,遥遥相对。清净而欢愉。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童子都于莲花中生出?原来除了哪吒还有这么多的童子可以。

敦煌220窟 初唐 阿弥陀经变之化生童子

查到唐代《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说:“今言无量寿国,或言净土,或称极乐世界……无有胎生、卵生、湿生,皆是化生……即是无量寿佛为国王,观音、势至为宰相,药上、药王作梅録,化生童子是百姓。“这意思就是说,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便都如此化生童子的方式而成。完全不需要什么人类妈妈生娃,企鹅爸爸孵蛋,蜜蜂可以不用帮花草授粉,鳄鱼也不需要担心温度来生男生女了。

西方净土中的所有人物——上至佛陀,下至童子,都是从莲花中化生出来的。这个太厉害了。而且化生的结果跟世俗社会一样,一出生就有不同的等级。就是佛国百姓的化生童子也被分为三品九类。三品为上品,中品,下品;类又分为上类下类中类,如此排列组合,三三得九。

据说上品生人只有僧人才可以进入,且能立即花开见佛,体现了僧人的优越性,中品生人为普通修善百姓,只要不做忤逆不孝之事,临命终时,在阿弥陀佛及诸比丘的迎接下进入极乐世界,进入莲花七日后即得罗汉道。下品生人专指那些忤逆不孝、十恶不赦之人,这种人本应坠阿鼻地狱,受诸苦毒,但如果临命终时遇到好人规劝念十声阿弥陀佛,即可除去八十亿生死之罪,在金华花的引导下进入极乐世界的莲蕾中,但是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花开见佛。

如此看来要是按照这个分级,一个向善的老百姓应该怎么也是中品生人(我自己简单评估了一下我自己),便进入莲花七日后即得罗汉道。如此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足以给每一个老百姓以希望和寄托,生逢战乱,死后却可赴极乐。所以当时开凿洞窟的人,往往会让画匠在壁画中画上空的莲台,表示为自己的家人留下位置,空以待人,以期待他们早日实现来世的永生。

随着自北凉时期第一个洞窟开凿到隋唐时修窟日益兴盛。敦煌壁画中的莲花化身也发生着变化,十六国到北魏时期,化生像盛行,数量和种类也很多,化生像有的从莲花中露出头部,有的露出半身;至西魏到隋代,宝池化生出现,化生童子不再仅露头部或半身,而是以裸露全身的姿态出现,不再半遮半掩,同时化生者身下莲花也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那就是透明莲,出戏一下:“下图中的半透明的莲花花苞里的童子真是画的太妙了!!难以想象当时的画工在昏暗的洞窟中创作出来。”;唐代到宋代,只剩下宝池化生这一种形式。化生像的形象仅余两种:菩萨和童子。其中童子身形最多,衣着装扮充满世俗色彩。

仔细研究了一下,我突然觉得,那其实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也许我们也都曾是莲花少年,难怪我们能坚守住最不凡的人生磨砺,却仍可以有着最纯真的心。特别是变成妈妈以后,个个都犹如三头六臂,所向披靡。我们不缺战斗力,唯缺一个“我可以”的决心。

有一句话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而我倒是突然想说:”是这世间太过匆忙,忘记了自己,反而让我们惧怕担忧,焦躁不安;其实你我本就是莲花少年,至真至纯,定可勇往无前,心诚事想。”

——————————————————————————

本文图文参考自:高金玉《中国古代“莲华化生”形象与世俗化观念的变迁》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我都是莲花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