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业=产品变成钱。
2,创业过程=验证商业模式的过程。
3,创业者素质:1,不安分。2,能折腾。3,担当。
4,创业解决问题:1,项目。2,合适人班子。3,变现路径。
5,领导力最重要的能力:1,洞察力。2,战略能力。3,价值创造效率能力。
6,创业本质:验证商业模式可行的过程。对项目的本质理解的程度深度和专业度,决定地基稳固程度和后期爆发力。
7,做事思维:先问目的,再做推演,亲手打样,及时复盘。
8,团队建设:本质和意义就是服务于业务的高效率发展。
9,创业成功很关键:1,知识和洞察力。2,优秀的人。3,项目有价值并能高效变现。T
10,弯路和错误排行:1,创始人基因不优秀(个人格局和愿景、认知、阅历、性格、自我学习和改造能力等本身就有硬伤)和假需求,这两个并列。2,产品力差(尖叫的硬核产品没有)。3,变现路径太周折。4,缺有才能的人。5,项目结构性诟病和硬伤(不易复制或者结构性成本诟病等等)。6,创新力差=敏锐的洞察力和及时的行动力差(优化产品和打磨能力)。7,所在领域的行业本质理解的深度和专业度不够深。8,竞争对手是大象自己是蚂蚁。9,组织基因和能力无法适应拥抱变化差(小步试错验证快速迭代的能力)。10,错误的赛道坚持。11,人脉和信息资源以及势能差。11,愿景驱动力(越大越能体现出来,原始驱动力会引导造血能力、以及演化出后期各种遍地开花的能力)。12,资源匮乏(比如包括人脉、供应链、信息、钱等)。
11,对“本质”的理解:,本质是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相当于化学反应原理(如:H2+O2点燃生H2O。同样CH4+O2点燃生成H2O+C2O)。商业活动的本质是创造高效率的价值和变现能力。对商业本质理解越深和越专业,才能高效实现价值创造和高效变现。对本质理解的更深更专业越能高效直达目的地。组织建设(比如文化建设、团队建设、制度制定、招贤纳士等)的本质目的是服务于业务发展(即创造价值和变现),如果举措有利于业务发展,那么这个举措就是对的,如果能深度促进效率这个就是更好的。最终举措的好坏和深度深浅,在于制定规则人的操刀能力,足够准、足够狠,一刀进去能出血才有效。否则仅仅是表面的性感,愉悦并满足了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或打发一下时间而已。
12,“硬伤”的理解:这个是一个害人不浅而又无法理解自己哪里有问题的问题,创始人的硬伤也是企业的天花板、不幸和悲哀,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大概可以用结构性诟病解释吧。最浅显易懂例子——比如:生活中的部分(为了怕喷只能用“部分”,其实是大部分)“女司机”的驾驶操作反应。1,道理永远讲不清,讲了也没用。2,20秒能倒车入口,可能搞个20分钟倒不进去最终还刮碰到其他车。3,路口和拥挤路段的马路杀手。4,不能说不能评论,否则引起抗议或者歧视罪名。5,也在努力提升驾驶能力和感觉,但依旧开车20年,不如驾驶感强的男司机开两年的水平。没啥可笑的,只是举例子。第一创始人,应该修行,最起码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没有这个思维,很容易就有硬伤。而创始人的硬伤就是企业的天花板。如何尽可能突破硬伤,很难!努力也几乎无用,因为脑子不知道转弯。具备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可能提升改变能力强一些,或者受过重度挫折对人的改变强一些,或者修行、学习。
13,需求,本质是有痛点并渴望更优的解决方案。分为:软需,硬需,小众需,大众需,物质需,精神需。如何识别、判断、切中需求要害,是创始人的能力,即商人的商业直觉或者洞察力。
14,操盘能力,整体驾驭项目的能力,水平高低之分,本质是商业的“驾驶员”——1,能到达目的地。2,筛选赛道并预判懂路况,快速、短时间、省油。3,高超驾驶技能、飙车能力。4,紧急状况处理、安全保证。
15,产品经理:负责价值产品生产。第一产品经理10000%是大BOSS。没有大BOSS参与的产品基本不过关或者短命或者做不大。职业产品经理,本质是执行大BOSS框定范围的产品方向和任务。只有大BOSS参与才有产品的格局/市场/价值观/文化/与之匹配的资源保障。
16,授权:小技巧——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听,我做你看。每次都重复一下上述动作。(其中,“我”是上级,“你”是下级)。这个小技巧是最最起码的和基础的,绝大部分人居然不懂不会,没有这个意识,也最终导致了领导的那句话“哎,废了!好笨啊”,如果不是招聘环节出问题,基本上是领导的问题。但以上都不够解决根本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案是对达到目的okr和KPI考核(利益跟进)。
17,好产品特点:硬需,高客单,高频,大众,生命周期长,顺势,壁垒高。
18,企业值钱表现:用户价值创造能力和变现能力。
19,工作方法论:先问目的,再做推演亲手打样,及时复盘。
20,所有伟大事业:10-20年的完整时间,是马拉松。最考验创始人的志向、毅力。
21:最近几年电商爆款打法(比如完美日记),关键词:新国货,细分品类,细分人群,主旨-细分精致生活,行业环境-强大中国制造业土壤,新人群,整体打法节奏-用户心智认知,生死关键-供应链,代加工,品牌思维,理论体系-《定位》系列书籍/《用户心智》(江南春也曾写),以品牌和认知为中心,以平台(淘、快、抖、微、小红书)分工要流量、种草、收割、全链路展开品牌,转换靠单一平台要流量思维,“性价比”走向“颜价比”,硬需衍生出“非硬需”精致化好看好玩有意思,明星背书,围绕品牌和用户认知匹配各种资源组合拳打,专注聚焦专业出少而精有爆潜力的产品(类似雷军-专注极致口碑快)。。后勤团队匹配(专家-真懂产品和消费者的人,专业文图视频人员文,产品足够尖叫,直播,资本和供应链的能力,品牌专家,大公司出来的有行业背景的高人聚合)。以上是标配。。。整体围绕“供应链-品牌-用户认知-专业-细分爆品-平台工具化”展开。(感叹:资本和供应链确实牛逼,日常多学习就是减少弯路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