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明朝那点事,蓝玉到底冤不冤

明朝那点事,蓝玉到底冤不冤

说到开国皇帝对功臣的诛杀,明朝的朱元璋绝对算个狠手,平定天下建立大明政权后,在他的统治期间,先后诛杀了多位开国元勋,其中《逆臣录》中所载的“蓝玉案”,一公、二伯、十三侯被诛杀,明朝军队中被斩的将领不可胜数,辗转牵连1万5千多人命丧于屠刀之下,令朝野震怖。


有关蓝玉案,后世多有质疑,部分观点认为是典型的冤案,是一场政治屠戮,说朱元璋只不过是借助蓝玉案铲除异己,消除威胁皇权的潜在因素。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真相如何,难以寻踪,蓝玉到底冤不冤,我们得看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说过什么样的话。

 

蓝玉作战勇猛,善于谋略,通过战功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同时他也是典型的皇亲国戚,深为朱元璋所信任的开平王常遇春是他的姐夫,而常遇春的女儿又是太子妃,因为自己外甥女嫁给了储君,所以蓝玉很自然的站到了太子朱标的阵营,为了维护朱标的太子地位,多次提醒朱标要对燕王朱棣加以防范,为此甚至不惜与朱棣交恶。


随着明朝的开国元勋徐达、常遇春等陆续离世,蓝玉逐渐成为洪武年间首屈一指的猛将,他本就能征善战,配合过人的谋略,多次率军远出塞外,对元朝遗留下的残余势力予以打击,战功显赫。

1387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年,蓝玉再次出征,率军驻扎通州,得知蒙古军队在通州附近驻扎的消息后,当机立断,率轻骑冒雪突袭,大破蒙军,击杀平章事果来,俘虏果来之子不兰西。适逢朱元璋因罪没收大将军冯胜的将印,不久蓝玉在军中被授为大将军。


1379年(洪武二十一年),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屡次侵扰大明边境地区,朱元璋再次令蓝玉统率十五万大军予以讨伐。到达庆州后,蓝玉探得元主所在,率部日夜兼程赶往捕鱼儿海,听从了部将王弼的建议,任命其为前锋,率领骑兵迅速接近元军,适时大风突起,黄沙漫天,毫无防备的元军看到如神兵天降的大明骑兵,惊慌失措,仓促抵敌,被明军大败。

捕鱼儿海大捷后,朱元璋大悦,盛赞蓝玉与霍去病、李靖等名将相当。

蓝玉的确功勋卓著,以至于朱元璋都对他宠爱有加,但也使得他渐渐变得居功自傲,恃宠生骄。以至于蓝玉打了胜仗返还时,路过长城的喜峰关关口,官吏开门稍微慢些,他就敢纵兵毁关而入,这件事让朱元璋很是不爽,还被明明白白地记录在《明史》之中。


除此,骄横跋扈的蓝玉还干了一件让朱元璋更加不舒服的事,他与被俘虏的元主妃子有染,事情传开后,这位妃子羞愧自尽。

朱元璋得知后,龙颜不悦,把蓝玉责备一通,本来打算封蓝玉为梁国公,自此也改成“凉国公”,并且在世袭的凭证上面镌刻了蓝玉的全部过失。

如此的敲打并未让蓝玉收敛,甚至在朱元璋的酒宴上口出傲语,掌控军中将校的升迁与进退,即使朱元璋屡次对其进行责备,他也依旧我行我素,就连对前来调查自己的朝廷御史都不予配合,直接赶走,这样狂妄的态度几乎让朱元璋非常失望,以至于连朝政之事,都不采纳蓝玉提出的任何建议。


不可否认,蓝玉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将才,正因如此,朱元璋才对蓝玉的所为一再容忍,朱元璋相信,自己百年之后,与太子关系亲密的蓝玉,一定能毫无二心的辅佐太子治理国家。

世事无常,太子早逝,朱元璋悲痛不已,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形势急转直下,蓝玉的靠山没有了,朱元璋更不会相信桀骜不驯、连自己话都当耳边风的蓝玉,在自己死后能对朱允炆恭恭敬敬,蓝玉的价值被大打折扣。但蓝玉本人却并未意识到危险,照旧口无遮拦,照旧不知收敛。于是悲剧发生了,在蓝玉被人告发谋反后,朱元璋毫不迟疑,当即收捕,隔日便将其斩杀,诛其三族。


战功显赫的蓝玉没有逃脱被诛杀的宿命,其实不管他有无谋反,这样的下场也是必然的。《明史——蓝玉传》中有一话基本隐喻了蓝玉被诛杀的原因,大意如下:天下安定后,有着开国功勋的骄兵悍将们有了功名与富贵,志得意满,慢慢变得桀骜不驯。对他们过于亲近、宠信,便目无法纪,疏远便心存怨恨,一国之君怎么能为了这部分人而罔顾法纪?剪除他们并不是出于人主的私心。

既不懂的明哲保身,也不会节制低调,蓝玉被杀,也是咎由自取。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15明朝那点事,蓝玉到底冤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