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日记#078 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效率能翻倍吗?

今日启发问题:“你是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有什么好方法吗?”


<问题说明>

一提到碎片化时间,比如地铁通勤时间、中午吃饭时间‘、散步的时间,我们马上会想到看书,背英语单词,或听网课。你们觉得效果怎么样?我看很多小伙伴很多时候是分神的,不能做到百分百专注。结果导致真正吸收的知识少之又少,若不事后再加以回顾,就很快被彻底遗忘干净。

那么,有没有更好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方法吗?

《五维学习力》里提到,神经学家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存在两种思维网络模式,即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Focused mode)是一种利用理性、连贯、分解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模式。当人们处于专注模式时,大脑前额皮层会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一个具体问题上。如同手电筒发出集中光柱,富有穿透力地投射到具体目标,非常有利于我们系统深入全面地学习某类知识。

发散模式(Diffuse mode)看起来跟任何一个特定脑区的关系都不太密切,更像是“弥散”于整个大脑之中,当我们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思维模式就出现了。松弛状态让大脑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如果我们在一个问题上挣扎了许久却得不到思路,它会冷不丁地提供一个新思路,将原本没有连接的事物联系到一起。可见,发散模式更容易使我们醍醐灌顶、灵感闪现、豁然贯通。

我们可以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一款弹珠游戏来类比这两种思维模式:当弹珠快要掉落的时候,既可以精准把握挡板弹起时机,让弹珠瞄准一个目标,明确弹射线路,这就是专注模式,也可以随便一个角度用挡板拦住弹珠,让弹珠四处随机碰撞,就是发散模式。专注模式只在既定的路线中思考,不容易让我们产生新的想法,构建新的连接;而发散模式则不一样,弹珠在随意碰撞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加分点”“隐藏项”,让我们有一种“灵机一动”的感觉。

碎片化时间和大脑的发散模式更匹配。整块时间里,我们可以保持专注,而碎片化时间不仅仅时间短,还常常易被打扰。

在碎片化时间里,最好少记忆,少阅读,而是多思考,多关联,多加工。不再过多涉猎新知识,而是将最近学到的新知识关联自己已有的各类旧知识,关联自己过去的大量经验,形成一个知识和经验碰撞的过程。这样比看了一大堆东西,结果一个没记住好得多。


磁石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磁石过去的碎片化时间主要是地铁通勤时间,从家到公司差不多20分钟,距离不长,不过也够一个小番茄钟时间了。由于早晚人多,拿纸质书看不方便,主要用手机看信息和记录,后面更多是用有道云来记录晨间日记,有点类似于一个每日小复盘。既练习了复盘技能,又每天不断在思考自己的进步是什么,工作、生活中的成长是什么。我想和上面提到的发散思维是相似的,没有刻意记忆和输入大量信息,而是总结、反思、整合。

又想到李芳同学说最近在地铁上写启发日记,她的地铁时间一小时+,所以能够充分的写完启发日记,梳理她过去的经历,以及反思跟她现在的关系。

英雄所见略同啊!


今天在午间饭后散步的时间里,继续主动实践了用发散思维在碎片化时间里学习。

思考的主题是如何更好的实践应用碎片化时间(在《五维学习力》的启发下),记录了两点收获。

一点是对于“学”、“习”、“专注模式”、“发散模式”的辨别思考。

原书其实讲的是大块时间,用“专注模式”来“学”,碎片化时间,用“发散模式”来“习”。磁石想了想这个对应关系不是很准确。“学”是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习”是神经元间连接的建立,这是指的一个知识点的内化过程;而“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则是指的聚焦一个知识点还是广泛连接多个知识点,更多指的多个知识点的关系。因此,这两个分类并不同一个维度。由于碎片化时间不能够非常专注,所以思维很可能会从一个知识点跳到另一个知识点,应用“发散模式”会更好。思考问题的时候,开放性问题会更有收获。

一点是想到可以用讯飞语记来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的收获、感悟。

之前芊蓉同学提到过,没有在意,当和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结合碰撞的时候,这个工具就被想起来了。随手下载试了试,并且对比了有道云语音记录,发现还是讯飞的记录准确迅速,不得不说讯飞还是语音这块的老大啊。用语音记录,着实比在手机上打字快多了。这样就不至于把很多灵光一现的好点子忘了。

//每日一问一答,激发无限潜能//

坚持每日写作(日更)有捷径,用 #启发日记# 解决输入不够、无话可写的问题

为什么我要发起#启发日记#?

新朋友跟写#启发日记#须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启发日记#078 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效率能翻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