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浅意深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短短十几字,却道出一种人世规律,真可谓“文约而义博,辞近而旨远”。

孟子这段话是说,诸侯的宝物有三种:土地、百姓和仁政。把珍珠、美玉当作宝物的,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当然,这里的“珠玉”并不特指珍珠、美玉,它可泛指一切奢侈享乐之物。而爱这些而不爱政事、百姓的当政者,可称一句“玩物丧志”,当然,执政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观历史,当政者玩物丧志,以至丧政、失国的历史依据不胜枚举,其中最典型的是“假道伐虢”的故事。春秋时,晋国想吞并南边的虢国,但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还隔着一个虞国。晋国派人带了宝马和美玉去向虞国借路,虞国的国君一见宝物爱不释手,答应了借路要求。结果,晋国灭了虢国,军队在返回的路上又轻易地灭了虞国,贪图宝物的虞公做了晋国的俘虏。

再看统一六国之强秦的覆灭,“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输来其间”,秦人并不爱惜,“弃掷逦迤”“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但却要从百姓那里“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华屋、美姬、珍宝,多多益善,不知满足,最后落得个“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结局。

如此史例真是俯拾即是。

无数故事告诉我们,开明的统治者所珍视的,应是国力的强大,民生的福祉。玩物丧志,必定没有好下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言浅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