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课程作业1 指导老师:张淑娟

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

(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不溶性无机磷酸盐可借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所产生的有机酸和二氧化碳或由于硝化细菌及硫化细菌所形成的硝酸和硫酸的作用转化成可溶性磷酸盐。(水处理生物学第六版p194)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

(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在之前高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习过化学除磷。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主要是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因为之前过于关注化学方面的方法,导致我忽视了通过生物处理水体中过量磷的方法。

3.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

  (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之前的想法显得有些片面,在考虑去除一种过量元素时,只考虑到了化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学科所研究的事物对污染物的去除。究其原因,是我没能进行整体性的思考以及系统性的总结。

其次在于思考的不够深刻。我在高中也学过生物,也了解过硝化细菌,但是对于硝化细菌的作用只是停留在其本身,却没有和化学除磷这个过程产生学科交叉的思维。

4.我应该怎么样想才对?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我应该在学习知识点时,将眼光放的更加长远,让知识点不仅停留在这个章节,这个学科,更是应该让其跳脱出学科的框架,让他真正成为我能利用的知识。其次是要有关联性思维,要把不同的学科学到的知识点产生关联,形成学科交叉。比如在处理水污染方面,我应该考虑到不仅有化学的方法,同时还有生物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水中的污染物被高效,环保地清除。

参照上面的反思,我发现我应该打破学科间的思维壁垒,让不同学科间的知识点互相加成。以下的内容是我在查阅网上资料后找到的有关污水处理厂除磷的内容。

生物除磷一直是各个污水厂较为头疼的控制因素,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较多,聚磷菌对生存环境的溶解氧,进水中的易降解的有机物VFA,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的数量,厌氧区的化合态的氧气,污泥龄SRT等等都有很复杂的控制要求,这也是多数污水厂无法精准控制生物除磷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污水厂愿意使用化学除磷来对出水总磷进行更可靠的保障。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对生物除磷的效果的判定还是要进行的,运行管理人员在厌氧段引入正磷酸盐的化验,和进水的正磷酸盐进行对比,可以检测生物释放磷的效果。由于化学除磷是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不再释放,因此厌氧区磷的升高是收到聚磷菌的磷释放造成的,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对生物除磷的效果,可以通过检测厌氧区的磷升高的幅度来判断生物除磷的效果,根据磷释放的情况,进行剩余污泥排放的调控。

污水处理厂除磷工艺(取自互联网搜索))


由此可见,学科交叉在我们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性。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我需要加强对学科总体的思考,加强对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的思考。相较于单一的使用化学或者生物方法除磷,我应该思考出如何通过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协同作用来除磷。如果我以后能接触到相关的实验,我应该尝试改变不同剂量的化学药剂,通过反复的实验得出与硝化细菌等生物处理配合效果最好的比例。









给水2103

岳扬

202121135087

你可能感兴趣的:(水处理生物学课程作业1 指导老师: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