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看得到的唐诗宋词

许久未到乡下,趁着国庆的几天假,我们一家四口来到了乡下农村。爷爷奶奶住在一个很纯朴的小村落,离县城30公里,离乡镇2公里。在我们几十年的努力建设下,村村通上了公路,私家汽车都可以开到家门口。一路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门口停着车,私家小汽车、豪车、运输车、农用车、摩托车,都有。不例外的红砖小洋楼,铝合金窗户,不锈钢大门。恰遇到太阳光反射,发出亮闪闪的光。房子外面贴上了装饰瓷片,不过大多做工有点小粗糙。穿着鞋走在乡间的路上,也没有多少灰尘了,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确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乡村终归是乡村,大自然留下的乡土有些却永远是不会变化的。南方乡下,到处是小丘陵的山,郁郁葱葱长着杉树、樟树或松树。树丛中更密的是灌木,树木的深绿,和灌木的浅绿,层叠在一起,形成了多样的世界。所谓: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左思《咏史八首.其二》)。

        离镇上3公里,需要翻过一座山,山顶是大片的石头。半山腰中有一条山涧溪,正是“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当地人在靠近公路的边上,顺溪接了近20米的水管,一股涓涓细流顺水管而下,在水管的下头垒了几块砖头,架上一个桶,就是一个天然不断流的水龙头。正所谓:“山溪曲折遥通谷,沙水淙潺各赴溪”(陆游《舟行至织女潭》)。正好遇到几个用18升净水桶来打水的当地人,说这个水好,以前做过测试,其水质指数好于县城里的自来水,大家都来这里打水。

         灌木丛中,有一些野花,硬是从一堆灌木中挺出来,显出了它们的坚韧,看到了真正的生命怒放。此时城里公园里的那些花相形,就觉得有点弱不禁风了。有黄色的,有的白色,时不时会伸出几枝红色的,或是红白相间、黄白相间的居多,很多却叫不出花名,但多彩的艳丽,那么的自然绽放,让人觉得是一种多彩的生活恣势。所谓“野花无数不知名,白白红红俱赋情。”( 赵蕃《野花》)。

        水泥路基下,照例是野花、野草,“岩隈水侧自成列,红丑紫贱何交加”(文同《野花叹》)。从那些缝里钻出来的,纵使是现代化的水泥钢筋也挡不住。再下去便是农田灌溉用的水渠,水渠边沿还是灌木和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傍晚时分,小村庄安静下来,各个地方慢慢冒同来的缕缕袅袅炊烟。正是:“迟迟朝日上,炊烟出林梢”(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再不多时,月亮从树梢隐约露出了来轮廓,星星若隐若现出来散步了,偶尔犬吠声声从不远的地方传来,一些不知名的昆虫趁着夜晚来临前悠闲的晃来晃去。一切是那么宁静、谐调。始觉得我们与大地和自然如此之近,近得让你能很安心的坐在那,沉浸其中,啥也不想。这时候发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确实是一片美景,更是一件美事。

        我们在城里的时候,11点、12点、甚至更晚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乡下,却不一样。夜晚坐着坐着,那时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好像人是在夜色画卷里一个景,人也醉在其中,看着、坐着、卧着,慢慢就睡了。半夜时分,不知什么原因,突然醒过来了。一睁眼,透过玻璃窗户看过去,满眼的星星,灿烂,发着明亮的光,不再是旁边晚时的若隐若现。每颗星星仿佛在争艳夺目。从关了一半的窗户透出来的,感觉很近很近了。“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就是这个感觉。

        我起来,想走到门外,那满天的星光余辉都不用我开灯,只差可以看书了。披上衣服,走到门口,将大门打开,开门的瞬间,我想到了“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此时此刻,我倒更倾向于“僧推月下门”。乡野的一户人家,不是门庭若市,古人的预约也不能精确,亦或是访友拜诗,无需预约,何必敲门呢。轻推一下,看门有没有虚掩而已。在这个时候,不管是“推”还是“敲”,静夜的回声都很清翠。不过我觉得没人听得见,声音从树梢里、从星空里发散到满满的夜色中去了。其实应该也没有人听,大家都在乡村的怀抱中入眠,和自然融为一体了。

        我们很怀念古诗,我们让孩子们读唐诗宋词,背唐诗宋词,人人觉得很美,很好。可我们很难回到唐诗宋词了。抛开文化和白话文的因素,现在谁能写得出这样的古诗呢。不在这样的风景,没有这样的月色,没有去到这样的自然、这样的乡村,怎么可能冒出来这些呢?君不见,莫言的《蛙》也好,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好,似乎都产自于我们真正的乡村。因为乡村离大地最亲近,离自然最真。或许,走进乡村与乡下,你能看到真正的唐诗宋词。

        我从乡下来,严格来说,我们大家每一个都来自于农村,都是农民。只是城一代、城二代的细小区别而已。我们中华民族是3000年的农耕社会,到最近100年才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很多城市和大都市。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看,也就100年而已。我们从小说、影视、历史中,完全可以了解到,100年前的城市和农村是交互在一起的,城里有街道,有集市,宅子大一点,气派一点。但那些房子,也是木制的,那些亭台楼阁只是在不同的位置而已。几乎所有人的生活是没有完全脱离乡村的,也就是还没有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市民。而农村和城市区别如此之明显,甚至有形成了二元结构,应该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我们在大马路上,看不到天空,看不到月色,看不到漫天星星;我们住在高层楼房,离地更远了。高楼大厦把他们挡在了乡下,也把大地与我们隔离了。但不管你看不看得到,其实,乡村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

        或许,我们不必追求乡村的豪华艳丽,自然的,永远是最亲近的。乡村,现代文明的起步,是我们的根,无论你到哪里,离开有多久,最终,我们都离不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下:看得到的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