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不公平

中午带孩子去单位取薄衣服,路上我们聊起上午发生的事,她说:我想公平对待,不乐意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时我就不给。凭什么他们的东西都不跟我分享,而每次我的都要分给他们,那样不公平!

好的,我不干涉你的想法,别人不高兴就不高兴吧,还真没必要事事都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忽视了自己。都在家住的这些日子里,为了不惹没必要的麻烦,我也是尽力而为,生活必需品和米面油啥的给备的足足的,孩子们的零食水果饮品也没让断过,整箱整袋的放在屋里。孩子们多,又在一个屋檐下,就怕没有或者不够分闹别扭,可都是不到十岁的孩子,到底还是会有矛盾。我总认为孩子们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会亲近的黏在一起,一会又脸红脖子粗气的要干仗似的,这在我看来都是正常的情绪行为,只要他们自己调节处理的好,大人就尽量不要参与评价。

上午课后我陪闺女一起写作业,大侄过来拿了一个苹果,闺女之后说:他们的好吃的都在人家屋里不给我分,咱的东西也放起来吧。“不就一些吃的吗?别藏了,回头还给你找出来吃喝了。完了咱再买就是了。”我继续做我的卷子。闺女刚把苹果用塑料袋盖上,小侄进来了,“我也要吃苹果!”“吃苹果去你们屋里取吧”闺女接道。小侄转了一圈怏怏不乐的出去了,紧接着大侄又来门口喊:姐姐,闹闹给你的东西整坏了!闺女一听就出去了,大侄赶紧进来又拿了个苹果塞在衣服里走了,“调虎离山计”玩的真高。一会闺女进来了,我没理她,继续我的题,却听到弟媳在院子里大声数落两个侄,话不好听,闺女也都听到了,于是才有了不公平的想法。

中国的传统让住娘家的我们底气不足,我什么也不做评价,尽力而为的做自己能做的事,日子就在这种勉强平和的气氛中一天天的走着。以前弟媳上班侄儿的作业辅导需要我帮衬,还打声招呼,如今面对面都不吭声。其实我也不在乎,不指望帮我的忙,更不指望趁你的光,除了别扭些,互不打扰挺好的。

现在活了三十多年了,也看透了明白了,各过各的生活,谁也不要指望别人会像自己一样对待别人,因为她不是你!孩子说的没错,我太惯着他们了,把侄儿和闺女一视同仁,买啥都捎带着他们俩,以至于在家他们想要什么会先找我要,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该有边界的。他们的家长不是我,以后我该找机会和他们说下,我可以送给他们东西,但需要什么应该先找他们的爸妈;同样这也是和闺女确定了好多次的事情。有什么事情或者需要什么东西第一个告知的肯定是我,这是归属问题,我是她的第一责任人。十岁以内的孩子们对物品的归属权很敏感,真的不是简单的告知她们学会分享就可以的,适当的界限提示是必要的。才突然发现自己以前忽视了闺女的感受,把侄子与她同等对待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伤害,难怪她有时说我和她不亲,是我错了,对不起。

不同的经历给予不同的认知,不知道我的处事方式是否影响着孩子,孰对孰错也未可知,在生活中悟道,在生存中成长,都是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样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