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成“香饽饽”:理想汽车开始卖保险?

为客户带来极致到位的服务体验,是许多新能源车企有别于传统车企的特色之一。

蔚来作为新势力鼻祖,曾将这种跨界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与“以企业为中心,销售为导向”的传统理念大相径庭,带着互联网基因的思维转向了“以用户为中心,服务为导向”的定位。

NIO House出圈的周边咖啡,VR产品体验,无微不至的车主服务等,迅速圈了一波粉丝,积攒了不错的用户口碑。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更多头部新能源车企纷纷在行动。

日前,继比亚迪、特斯拉、小鹏、蔚来布局车险业务之后,理想汽车也有了动作:对银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持股100%。

按照时间线梳理一下:

2018年7月,小鹏汽车获准开展汽车保险代理业务,并成立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公司。

2020年8月,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8月28日,特斯拉美国宣布推出保险产品并率先在美国加州销售,而后推广到美国其他州。

2022年1月,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立,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在此之前,蔚来汽车已以附加服务的形式涉足保险领域。

2022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核准“比亚迪保险经纪公司”申报登记。

2022年5月,理想汽车“曲线入局”,成为银建保险经纪公司股东。

这很好解释,为何各大车企纷纷躬身入局:

首先,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迅速扩大,未来车险作为终端用户服务的重要一环,将为车企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其次,开展新的车险业务,能帮助车企打通从前期销售到后期维保的全生命周期,为用户创造更细致便利的售后服务,增加用户粘性。

再次,在开展车险业务过程中,助力车企在深入了解用户驾车习惯,改进产品设计,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持续助力自身业务的成长。

2021年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以下简称“专属条款”)正式上线,明确新能源车不再沿用传统商车险条款,而是有了专属保险产品。并且车辆自燃、三电系统等责任都纳入条款中。

这一国家行为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这块新的“大蛋糕”,作为新能源产业链条新的增值环节,势必带来新的市场格局。

目前的新能源车险保费居高不下。原因在于出险率高、维修贵,而传统保险公司相对缺乏新能源车险的相关数据完成准确的保险精算,为了规避高维修率带来的风险,只能抬高保险价格,导致新能源车险保费居高不下。

有分析认为,相较于保险公司,有数字化布局的车企坐拥大量用户驾驶数据,可以对后台更充分的车辆及用户数据展开分析,从而进行更精准的、有差别的保险定价。

据银保监会预测,2035年新能源车险年度保费将达2000亿元左右。

新能源车企无疑从这里看到了未来巨大的商机,纷纷入局车险业务。那么,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业务,它们有哪些优势呢?

比如很多新能源车企的销售渠道多样且灵活,触点直达用户。很多新能源车企目前采用了新的直营模式,通过各种商场、社区的展示,以及线上展厅等多渠道并用,传播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和用户直接链接,意味着未来更灵活的数据收集分析,更高效的车险定价模型,精准定价,一车一价或成可能。

还有不少新能源车企本身就带有互联网属性,大数据分析工具强大。在出险环节有效助力,有望提高定损、理赔订单的处理速度,缩短从事故发生到维修交车的周期。再结合自身推出的专有商业保险,在价格和服务上深度绑定用户,再吸引更多用户来购买自己的新能源产品和保险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未来车企提供这样的“订阅服务”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维修保养、二手车等综合业务,让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优化车主的服务体验。持续优化车主的服务体验,和用户深度捆绑,或将成为车企最重要的盈利模式。

但目前来看,新能源车企想凭一己之力,全面涉及新能源车险业务显然火候不够。

《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指出,无论是传统大型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入局车险行业将面临诸多痛点。

首先,车企为开展车险业务获得必备的经营牌照存在一定难题;其次,直销模式要求车企必须具备功能完善的线上系统,不仅建设成本大、时间周期长,而且与险企系统对接复杂。再者,车险具备属地化特征,全国范围线下服务网络是其保证用户服务的触角,需要长期积累。

现阶段,新能源车企任重而道远。选择和保险公司开展更深入的业务合作,各自发挥优势,为用户带来更多实惠和良好的体验,或将更好地共赢共创新局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能源车险成“香饽饽”:理想汽车开始卖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