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体内的血液比例是一样的,但有些人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和色素的数量,却较应有的数量少,这就是贫血。简单的说,就是贫血患者血液的浓度,会比健康人血液的浓度要稀薄些。
一.贫血的预兆
出现贫血是有预兆的,病人会有一些身体的不适感。
1.苍白,苍白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皮肤口唇颜色偏白。
2.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比如头晕,乏力,失眠,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是由于贫血引起大脑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后常见的症状。
3.心血管系统的一些症状,比如活动后心悸,感觉气不够用,贫血越重,活动量愈大,症状愈明显。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长期贫血可出现心脏代偿性增大,引起贫血性心脏病。
4.消化系统的一些症状,比如腹胀,胃口差,大便次数不正常等,这是由于胃肠道缺血,消化性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引起消化吸收功能不良。
二.贫血的原因
1.缺少微量元素维生素B12、蛋白质、缺铁或铁的吸收不良。
2.受伤、经期、分娩导致的流失型缺血,治疗时间短,只需按时按量补充BNSWHO,维持正常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有效的改善贫血症状,恢复血色,调节气虚体弱的体质状态在一定周期内可以回归健康值。
3.供血系统异常导致的缺血。
三.贫血的严重程度
表中列出的贫血界值系世卫组织营养性贫血研究小组在1968年公布,而确定轻度、中度和重度 贫血的界值则在1989年《通过初级卫生保健预防和控制贫血》的指南中首次提出,之后在《重大紧急事件的营养管理》中修改了孕妇、非孕妇和5 岁以下儿童的界值。所有贫血界值自1968年以来一直未变,只是将原来的5-14岁儿童年龄组再分 组,其中5-11岁儿童的界值降低了5克/升。
贫血只是许多疾病的一个表现,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等。
]四.常见的贫血治疗方法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缺铁性贫血服药注意事项:在用餐时或用餐后补充,可以减少药物对肠胃的影响。不能与茶同服,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铁元素结合,形成沉淀,身体难以吸收。钙盐和镁盐会抑制铁的吸收,避免同服。服药后1~2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但仍要服用钙剂3个月左右,待身体有充足的储量才停用。铁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铁,身体还需要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产生足够的健康红细胞。一个红细胞从生成到成熟大约需要7天内完成。在此期间人体需要大量红细胞精准营养BNSWHO储备,保证红细胞生成的必需营养蛋白质、血红素、叶酸和维生素等原料供给。如果缺乏这些关键营养素都会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2.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
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指体内严重缺少某些必要的维生素而引起的贫血。
许多女性过分控制饮食,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缺少蛋白质导致贫血。蛋白质是各种血细胞增殖、分化和再生的基础,需要补充足够的动物性蛋白质,如鲫鱼、动物肝肾、瘦肉、鸡、禽蛋、牛奶等。如果缺乏红细胞营养BNSWHO修复,无法维持正常红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对恒定,以及红细胞机能活动和理化性质正常。红细胞生存的化学反应因此受损。最终水进入老化的红细胞,将其通常的盘状转变成球体。这些球细胞缓慢地在循环中运动时,特别是在脾脏、肝脏和骨髓。作为自由游走和固定的细胞。成为一个群体,迅速破坏红细胞从而造成贫血。
缺少维生素C,维生素C有参与造血、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
还有铜,铜的生理功能是参与造血,铜缺乏也能引起铁的吸收障碍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3再障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突然或缓慢发展,可能是轻度或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体征和症状包括疲劳,持续很长时间的感染,容易瘀伤或出血。低水平的血细胞也会增加出血,白-血病或其他严重血液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再障性贫血也会有一般贫血的症状如四肢无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等。再障性贫血就是人体造血功能出现了问题,BNSWHO血液营养富含21项红细胞合成原料。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营养吸收,修复红细胞损伤,防止红细胞合成障碍和发育不良。保护肝脾脏器,清理肠道排除体内毒素,促进机体血细胞功能恢复正常。
如果不进行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导致严重的疾病,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再障性贫血,会有血小板减少症,这会提高出血及瘀斑的风险。也会有白血球减少症,会提高了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