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思维:为互联的世界培养“全人”

【背景】  OECD自2000年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测试最初包含三个项目,即阅读、数学和科学,2018年增加了全球胜任力评估。

      “全球胜任力”是一种涉及认知、社会情感和公民发展等方面的多维能力,有四个核心维度:“审视问题”“理解观点”“跨文化互动”“采取行动”。拥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被认为能有效调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换意见,并为世界贡献积极力量。

        2022年全球胜任力论坛,OECD发布PISA2018最新研究报告《大局思维:为互联的世界培养“全人”的原则与实践》,来源于27个国家和经济体的测试成绩及来自66个国家和经济体的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围绕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渠道、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培养质量、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观点和看法。

★    培养渠道——学校教育在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教育者需要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有效的学科课堂、丰富优品的选修课和社团活动)。

      PISA2018结果显示,原有的三个模块(阅读、数学、科学)中取得的成绩与在全球胜任力测试中取得的分数呈正相关。其中,阅读模块的相关性最强。

★  学习方式——遵循六大基本原则,在真实场景中进行思考和应用知识。

⑴  全面性学习,即将学生培养为一个了解自我、具备情绪管理能力且坚持信念的全面发展的个体;

⑵  相关性学习,提倡教师将身边发生的话题和全球性话题带进课堂,加强学生生活与所学内容间的联系;

⑶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要引导学生感知世界、探索世界,并更好地参与其中;

⑷    社会化学习,倡导学生融入社会和文化群体,培养沟通能力,并帮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更好地学习;

⑸  影响深远的学习,对学生的洞见、能力、思维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学习,学生将学习所得主动融入自己的世界观,融入自我与世界相处之道;

⑹  真实世界中的学习,教育者需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经历,在真实场景下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让学习真实发生。

★  教学模式——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依托独立学习项目,也可以融入日常教学环节。

★  培养质量——明确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和教学原则,做好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估。

      教育者应足够了解自己的学生和当地环境,熟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困难,并充分发挥周边环境(如博物馆、图书馆等)所承载的故事和文化对学习的影响力,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同时,应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或融入全球性重要话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尽量通过丰富鲜活的材料扩充课堂,在有限的课堂中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

★  教师专业素养(四个方面)——丰富和反思自我,开展跨学科、超越学科的教学。

❶  了解学生和学习。熟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偏好,建立情感联系;

❷    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教学、案例研究、项目式学习等;

❸    从跨学科甚至超越学学科范畴的视角思考教学;

❹    认识世界、反思自我。乐于探索世界,丰富人生体验,能以批判性的视角关注全球动态,意识到个体的片面性和世界的复杂性,并对自我认知中不可避免的局限和偏见保持批判性思考。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2年4月28日 第09版  作者:刘华蓉 王芳(分别为中国教育报刊社编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审)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局思维:为互联的世界培养“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