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书干货 | 资本来了,创始人手里的股权是如何被稀释的?

  创业想要发展最终走向成功,必然离不开资本的培植。但融资过程不可避免创始人的股权会随着一轮轮的融资被一点点稀释。

  一般来说,创始团队的核心人员都拥有原始股 ,我们一般把早期拿到原始股的人叫做创业合伙人,创业合伙人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各自从自己的股权里拿出一部分组成期权池。

  我们做一个假设,公司A共发行了10000股,拿出1000股投放期权池。应该注意的是期权或股权的价值会随着企业的估值而变动,这需要股权或期权拥有者实时关注公司内部外部的状况才能对手中期权价值有清晰的判断。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聊聊股权稀释

  股权稀释的一个原则是,等比例稀释。也就是说你是创始人还是投资人。大家以同样的比例稀释股权。因为每个人持有股的数量不同,而且不同股权可能有不同级别,比如,有些投资人拥有优先股,优先股就有普通股没有的特权。所以稀释后如果有亏,那么损失首先落在普通股的创始人和持期权的员工那里。

  股权稀释也不全是坏事。资金进来,意味着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融资意味着企业估值提高。所以股权的价值也会随之提高。但是很多情况下股权稀释是坏事,需要多加注意,比如下面这些情况:

1

融资稀释

  我们假设公司拿到了1000万的A轮融资,每股1000元的价格卖给投资人。那么相当于总共10000股,这10000股从何而来?肯定不能从白纸黑字发出去的股权期权那里拿,怎么办?只有增发。经过增发稀释,股权总数由原来10000股增加到了20000股。因此,员工所持有的的总股数数虽然不变,但所持股数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百分比由原来的10%被稀释到5%。

 值得提醒的是

稀释是等比例的,但并不意味着平等。 很多投资人在投资的过程中,签署了反稀释条例,以防止此后融资,自己的股权被稀释。在反稀释条例中,投资人可能会要求公司给他们更多的股权,保证他在公司所持股权比例不受稀释。

举个例子:

上一轮融资中,投资人拿出1000万,以每股 1000元 的价格买了10000股,而新一轮融资以每股 500元 的价格买入,那么投资人此时应该拥有10000*(1000/500)=20000股,总价值依然是当初投资的1000万。

  这一操作,无疑是稀释了其他股权持有者。事实上这种反稀释条例并不多见。

  除了反稀释以外,投资人有时还要求一种特权叫做优先清算权。比如公司经营不善,被卖掉,在撤退之前,外部债务偿还之后,投资人可以使第一个把投资过的钱拿回来的人吗,投资人拿完钱,剩余的其他人垫底。

  我们再举个例子。假如公司在B轮后被卖了1亿,那么过去投资了1000万拥有50%股权的投资人可以拿回5000万(下图)。

投资人有两种选择:

  1、选择优先清算权,拿回投资过的1000万。

  2、选择5000万,剩下的其他人分。相信只要投资人不傻都会选择后者。

  假设公司卖了1500万,正常来算,投资人应该拿750万,比起投资的1000万是亏了,这时候投资人可以动用优先清算权。那么剩下的500万给其余人分。

  以上是一倍的参与优先股,还有两倍的,也就是说假如公司被卖了150万,投资人动用两倍的优先清算权,要拿回200万的钱,公司只卖了150万怎么办?投资人可以拿走全部150万,其余人一毛也不剩,这对于其他股权持有者算是灾难性的结果。

  还没完,还有一种优先股叫参与优先股,除了按规定分的固定股息外,还有权与普通股东以其参与剩余盈利分配。

还是这个例子 。如果公司卖了1亿,投资人除了获得优先清算权的1000万外吗,还要得到剩余资金的50%,也就是5500万。

  如果公司卖了1500万,投资人获得优先清算的1000万,及其剩余的500万的50%,总共1250万,剩下的钱再有其他普通持股人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股书干货 | 资本来了,创始人手里的股权是如何被稀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