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挑心事

最近在看《演员的诞生》,看章子怡谈《胭脂扣》,谈她对故去演员和这部作品的敬畏。如果说前两年我还留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气儿,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点心气儿已经慢慢地化为谦卑,并且由衷地认同这种“敬畏”。因为对某一领域,或者某件事情,了解得越多,越发觉自己的局限与浅薄。

以前学琴,三年考七级,四年拿到十级优秀的红色证书。一说起来外人都觉得很厉害,而且当时我也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毕竟古话说十年琵琶一年筝,如果视考级为目标,我已经到终点了。

那个时候动不动就上大曲子,《十面埋伏》、《彝族舞曲》总被拎出来压场。现在回想,自己那阵太虎了,不知天高地厚。这种反思,不是因为自己水平有限不该弹高难度的曲子,而是我轻易地把我学到的展现出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专业级别的差距。就像我面前明明有一座巨大的宝藏等待我去探索,而我却因为山脚下零星的珍珠宝石止步不前,暗自满足窃喜。

小时候资源有限,信息闭塞,对琵琶的认知不过课堂那些知识。现在,微博、B站上好多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功底扎实,对创作改编都颇有见地,轻轻松松碾压当年和现在的我,这种差距让我从心底里生出惭愧与敬佩。以前仗着自己聪明,老师安排一节课学20小节,我嫌慢嫌少,基本半年才能学完一首。而如今,不提大曲,单说不到两分钟的《小月儿高》,也是我学会的第一支古曲,都不敢造次,生怕再亵渎艺术。这种惶恐不是畏手畏脚,从此束之高阁不问琴事,而是让我更加认真虔诚地对待弹琴这件事。不夸张地说,即使现在让我全年只练一首曲子都会毫无怨言,但求能弹出名家大师的半分神韵,只可惜多年前的我没有领悟这一点,真让人沮丧。

14年年底,同学推荐我参加一场携程在潭柘寺的商演,与学弟合作《琵琶语》,我练了整整两周,左手四个手指都磨出水泡,这在我之前学琴包括集中准备考级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撇开天赋,这种纯技术上的欠缺让我不敢松懈与怠慢。从今以后,我的赤子之心,别再蒙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弹挑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