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助推项目复盘201904

       最近参与了由迈士顿承接的助推教练项目,参加之前内心还是很忐忑不安,因为与我搭档的三位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鸟”,雪妍姐、佳茜姐和雅涵姐。不过这也给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正是因为她们的存在,整体流程显得更加有序、标准化。同时加入了观察员的角色,这一次的助推相比上一次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高度紧张而又深度放松的状态”。

       1、不管是教练还是助推,关系一定是基础

       由于今天学员工作的特殊性,加之班级课程安排的临时调整,学员呈现的状态并不理想,甚至会感受整个场域很尴尬、很冷。在这种关系中继续对话或助推,势必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我做了几个小小的动作,缓慢地调整大家的心态。

        首先,增加自己的亲和力,而非严肃,在整个过程中允许一切事情的发生,除进行适当地干预外,接受每个人不同的学习方式,例如有一些伙伴因为自己还不是很熟悉九宫格这个工具所以不肯发言;有一些伙伴可能要思考以后才会发言;甚至有的伙伴就是相对内向......我们都要接受他们的存在;

        其次,增加些许幽默来暖场或让盘活整个场子。刚开始大家面对一个相对不太熟悉的人员确实会有一些尴尬和紧张,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我特意用一些“自嘲”和“隐喻”的方式来增加大家之间的情感流动。(每个人的方式也不一样,其他助推借鉴时慎重)

       最后,3F倾听。在第一轮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学员问的问题与我们预设的差的太远,甚至出现沉默的情况。作为助推教练,一定不要为了缓解尴尬快速救场,要进入3F倾听,专注于与你沟通的人,同时也要时不时把目光(虚视)与其他学员的进行眼神的交流,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教练状态;

        2、教练状态与教练工具两者相辅相成

       以前做助推的时候总是会想我一定要把这个工具教会对方,在这个过程中反而会感觉目标感太强而让学员有一些抗拒,可能这时候的角色还是一个讲师而不是一个教练,不是一个教练型的讲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找回教练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与我们的学员同在就好了,时刻谨记教练的五大信念:

       (1)一切都是OK的;

       (2)每个人都有成功的资源;

       (3)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积极正向的动机;

       (4)每个当下的选择都是最好的选择;

       (5)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3、工具使用的灵动性

       刚开始的很多学员都在抱怨“这个工具太程序化了,根本不适合实际工作场景”,于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做了重要的几件事情。

       首先,我给大家简单解释了一些大家觉得不够灵动的原因:工具不熟悉;工具使用的比较少;场景不够真实等等

       其次,我在两轮中都加入了一个环节,让大家停下来评估一下现在他在第几轮,原因是什么,让每一个人都搞清楚我们对这个工具的掌握程度来增加他们对灵动的理解:第一轮大约有4个不同的答案,第二轮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一致的;

       再次,在第二轮的过程中我会邀请被教练者谈谈他的感受,这个过程中他会提到即使自己对这个教练工具有一些熟悉了,但是在被教练的过程中依然没有感觉到机械或程序化,这就打破之前的学员存在的“主观认知”;

        最后,很多伙伴在总结的时候提到,其实这个问题组里面的问题真的只是一个参考问题,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在根据我们实际场景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改,没有必要一定按照这个问题进行提问,如果这样的话就真的是“不讲人话”了。

       4、成长的过程不可逾越

       整个过程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感悟,但以上三点对我的感触最大,所以在接下来的一长段时间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调整:

       (1)准备准备再准备,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修炼自己的教练状态,同时加深对工具的理解,整合工具和状态的契合;

       (2)增加对案例的理解和诠释,特别是把案例还原到学员工作中的实际场景,让学员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联系到自己的真实工作场景;

       (3)再次通读《高绩效教练》和《要管理者不要MBA》两本著作,并结合自己的本次助推做深入思考;

       (4)每一轮结束复盘的时候,对于参与度不高的学员可以适当追问几个问题,至少让学员能多一些觉察和思考,同时这个过程中多向“老鸟”学习一些场域控制的技巧;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业助推项目复盘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