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家庭干预中常见的9大坑,您正在踩哪一个?(大雄专栏)

我们很多家长很积极地开展自闭症家庭干预,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过程中,有时候容易“走偏”,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上可能出了些问题。

我们把这些家庭干预中常见的错误总结为“9大坑”,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看看这张九宫格图,朋友们大致有个初印象。



初 级 坑

“初级坑”常见于自闭症孩子处于社交阶梯第一级、第二级的时候,分别是:没事应名、凡事指认、高频提问。

没事应名

这个是新手家长常常会犯的错误。因为自闭症孩子们被家长发现异常时,往往有个很显著的行为就是“叫名不应”。于是,当家长们开始干预孩子时,最先想纠正的就是它。

俗话说“熟能生巧”,很多家长朋友就会想:多叫多训练,孩子自然就能学会应名了。

以下是几位家长的应名训练举例:

我今天叫孩子的名字,他回应我了,我很开心,夸奖了他,并且问他:“你现在会理我啦?”他点点头,我继续说:“那我等下试试你还会不会。”过了一会儿孩子去玩了,我叫他的名字,叫了很多遍,他都没有再理我。

三院老师跟我说,孩子最近学会应名了。结束课程后,我把孩子接回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也很开心。第二天,他们怕孩子把这个能力丢了,就在家里时不时叫孩子的名字,一开始孩子还会回应,后来就没反应了。过了几天,孩子又不会应名了。

通过这几个例子,大家可以感受到,用频繁的应名来“测试”和“巩固”孩子的应名技能,往往适得其反。

有个故事叫“狼来了”,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这和“没事应名”是一样的道理。

家长们出于训练的目的来叫孩子的名字,孩子应答后发现什么事都没有,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不会理会了。

应名,叫了孩子后,要跟着一件事情,最好还是一件孩子喜欢的事情,这个场景要是自然的、不那么高频、不那么刻意的。

凡事指认

这一点和上文的“没事应名”是类似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家长训练心切,急迫地想通过给训练上“强度”来提高孩子的能力。

所以呢,让孩子要这也必须得指一指,要那也必须得指一指,哪怕孩子有其他声音、其他肢体动作、其他手势或眼神,都不行,指了才算数。比如:

我最近在家里教孩子认识“圆形”,让孩子在各种形状里指出圆形,经常问他“哪个是圆形呀?”然后让他用食指指出来。结果没想到,孩子现在出门看到圆形的东西就像“强迫症”一样要指,我真的哭笑不得。

我是用“看得见拿不到”和“愚蠢的妈妈”方法来诱导孩子和我沟通的,初衷是想训练他的指认,要指了之后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现在即使把牛奶就放在他手边上,他都要先用手指去点一点,然后再拿。

“指认”是行为表现,它背后的逻辑是识别、理解、记忆、需求 、主动。机械刻板地训练孩子凡事都去指认,很容易出现上述例子中两位家长所说的情况。

高频提问

记得在《名师讲堂》课程里,岑超群医生(广州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副主任医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向孩子提问,我在医院里,最怕的就是被追着问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很可怕的。

我们代入孩子的立场想一想,如果有个人,总在你旁边问“好不好”“哪个呢”“是什么”,你会不会烦?你会不会烦?你会不会烦?(此时请大家感受一下夺命连环问的效果)

太频繁向孩子提问并不利于互动,提问是单向性的沟通,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多用描述性的、应景式的语言(具体要与孩子的语言及理解能力相匹配)。

少点成人用语,少点跳级。 

这个时期的家长,可能刚刚跨进自闭症的圈子,刚刚开始尝试家庭干预,很想有“看得见”的结果呈现,所以可能会掉进这3个坑里,陷入“机械性”的干预训练中。


中 级 坑

“中级坑”常见于自闭症孩子处于社交阶梯第三级及其之上的时候,分别是:过度使用一级强化物、过度强调一对一、过度及时反馈。

过度使用一级强化物

我们先复习一下强化物的分类。

一级强化物:食物、玩具、依恋物等

二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如夸奖、微笑)、活动性强化物(如休息一会儿、做个游戏)、象征性强化物(如小红花、分数)、内在性强化物(如自豪感、成就感)

一级强化物,孩子们喜欢、见效快。

一级强化物能不能用?

当然能用。

那过度使用一级强化物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群有位爸爸,孩子5岁了,在家里做算术题,做一题,非要舔一口棒棒糖,这样下去慢慢会发展出问题的。过于依赖一级强化物,孩子的自主性太弱。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提升,过分使用一级强化物是不够的。

在使用一级强化物时,一定要先使用二级强化物,让二级强化物成为一级强化物的信号,并且逐渐替代一级强化物。

过度强调1对1

1对1互动能够很好地建立起我们和孩子的依恋关系,也能够高效地引导孩子在社交、认知、语言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在孩子的水平提升之后,我们还需要“坚守”1对1吗?

我们来看看家长的描述。

孩子和我在家里玩什么都可以玩得很好,我们上桌面课也行、玩玩具也行,都挺乖的,但是一到幼儿园就不太行,坐不住也听不进去。

我觉得孩子对我的“配合度”特别高,问什么答什么,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不是有点太听话了?

这两位家长所面临的情况,就是过度强调1对1带来的结果,当孩子在和家长1对1的场景下表现很好之后,我们应该:

从特定的1对1逐渐拓展到1对2、1对3,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视觉跟踪和切换的能力等,让孩子在学校有更强的适应性。

家长的主动性后撤,也就是说,要降低家长主动发起的比例,克制自己要主动发起的欲望,为孩子创造他主动发起的场景,形成有来有往的互动。

过度及时反馈

我们有时候急于想教孩子东西,而没有给孩子反应时间。比如,我们群里之前有一位家长,本身能力很强很聪明,但是脾气有些急躁。我看他干预孩子的视频记录里,给孩子看一张卡片,孩子可能才刚刚抬眼看了一秒钟,家长就忍不住要在旁边说“苹果”,孩子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我们要给孩子等待和反馈的时间,家长朋友们不要过于心急。上期文章我们讲的那本书《More Than Words》里有这样一段话,大家不妨记下:

放慢脚步,给孩子一个机会和你沟通。

Slow down the pace and give your child a chance to communicate with you.

“中级”阶段的家长,由于对孩子的干预已经初见成效,对当下是使用的一级强化物、1对1、及时反馈感到很有效,陷入了一种“不思考、不调整”的困局,没有根据孩子的能力去优化干预方式,因此容易出现“过度”现象。


高 级 坑

“高级坑”常见于自闭症孩子处于社交阶梯第四级至第六级的时候,分别是说教过多、限制过高、要求过严。

说教过多

我们很多家长,尤其在孩子的语言水平发展之后,就非常爱说教,我称之为“话疗”,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能力还比较弱的孩子,长句、疑问句、反问句等齐上阵。比如,我曾经见过一个家长这样问她还不到两岁的孩子:“宝宝,你是要妈妈为你打开这个瓶子对吗?”我相信孩子一头雾水。

一种是对能力比较好的孩子,大讲特讲做人的规矩、生活的哲学、人生的道理,或许还会渲染一下家长的辛劳等等。这些东西不是不能说,而是我们要巧妙地说、恰当地说。

这两种情况,前者过于复杂,并不能帮助孩子提升语言和理解能力;后者过于唠叨,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排斥和抵抗。

限制过多&要求过严

这两个坑我们可以合在一块儿说。这是一个挺标准的“鸡娃”(给孩子打鸡血)操作。

前期是对孩子有很多限制,这不能做,那不能玩;后期是对孩子有很多要求,要达到这个水平,要满足那个期待。

限制过多和要求过严,超出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范围,徒增烦恼,可能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家庭氛围也很凝重。

经过了“初级”和“中级”的奋战,“高级”阶段的家长们带领孩子收获了可喜的进步,展望未来信心满满。

这个时候,有些家长朋友可能就会有“掌控欲”,更想让孩子按照自己设想的去成长,逐渐为孩子设置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全然忘了“无快乐,不干预”,忘了“快乐、巧妙、适度”。



那么,最后,我们可以用一张更详细的图来总结一下自闭症家庭干预中常见的9大坑。

希望朋友们可以对照这张图,自问自省,尽量避免掉进这些坑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闭症家庭干预中常见的9大坑,您正在踩哪一个?(大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