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与素颜和解”,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喜欢网上冲浪的朋友最近大概率刷到过“与素颜和解”的话题。何谓和解、要不要和解、怎样和解,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话题的走向也愈发出人意料。今天,我们就从此聊起。

但凡与容貌相关的议题,总能在互联网掀起讨论热潮,是真正的流量密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明星艺人“能打”的颜值、精致的妆容频频占据热搜榜首,线上线下的广告牌、大屏小屏无不传递着对“好看”的追捧。变美,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遮瑕、美白、修容、画眉等海量教程充斥内容平台;高级感、氛围感等树立了进阶目标;骨相化妆、有效化妆、3D化妆,五花八门的化妆术则提供了人人可学可上手操作的方法论。

社交平台是一个巨大的秀场,张扬了对美丽的追求,也加剧了容貌焦虑。正是在消解容貌焦虑的大背景下,“与素颜和解”的议题横空出世,鼓励人们晒出自己的素颜照或者视频,包含着接受不完美和瑕疵、悦纳自己的意味。在美妆、滤镜、修图大行其道的互联网世界,这样的行为无疑具有返璞归真的象征意义。当看到一些日常光鲜靓丽的明星也会受到暗沉、皱纹、痘印的困扰,当看到那些总是以精美妆容示人的博主勇于卸下美丽武器,不少人通过美丽的另一面加深和丰富了对美丽一词的理解。

不过,也有一些人表达了不理解。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与素颜和解”本是一个伪命题,我和我的素颜无冤无仇,干嘛要和它和解。的确,“与素颜和解”的话题预设了一个立场,即素颜是不可接受或者难以接受的。显然,这将素颜和化妆置于了二元对立的讨论框架中。在这个框架中,不只有素颜羞耻,也暗含对化妆的贬低。对“素颜妆”“妈生眉”“裸妆”等的推崇,对有妆似无妆、天然去雕饰的追捧,正是其现实投射。意在拒绝容貌焦虑的主张,很有可能既让本身不喜欢化妆抑或不擅长化妆的人感到不适,也可能给热爱化妆的人扣上不接纳原本自己的帽子。因此有人揶揄,“我不想和解,我只想上诉”。只有跳出二元对立的框架,才能避免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

还有人从中嗅到了熟悉的流量的味道。当一些面容姣好的博主晒出素颜照、挣扎着与自己和解,惹来了是美而不自知还是花式凡尔赛的争议;氛围灯、内眼线、唇彩一应俱全的所谓素颜照,让人犯了尴尬;素颜滤镜的出现,更是彻底打破了和解的幻象。众声喧哗中,一些基本共识是:人们反感的是吃到颜值红利的人将“与素颜和解”化为又一次美貌营销,警惕的是打着反对容貌焦虑的旗号煽动容貌焦虑、收割流量。

素颜,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样子。它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状态,而非天生的缺陷、人生的假想敌。素颜和化妆是相对的,但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素面朝天不见得就是自我接纳,淡妆浓抹也未必就出于不够自信,两者之间的对比不应被赋予超出其所能承载的意义。我们都清楚,基于对比产生的自信很容易在下一次对比中崩塌,动辄拉踩的讨论氛围只会加剧彼此的对立。从“A4腰”“漫画腿”,到一白遮所有,拒绝消费主义和各种营销话术的裹挟,才能在一次次反思中安放关于身材和颜值的焦虑。

归根结底,素颜也好、化妆也罢,不妄自菲薄、不过分自矜,由内而外的自信坦荡最动人,也是抵御焦虑、拒绝裹挟最有力的武器;淡妆也好、浓抹也罢,各凭所愿、唯求自适,发自心底地尊重、欣赏每个个体自由的选择,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多元美好。跳出来看,美丽与否不会被素颜还是化妆简单定义,个体的魅力、价值岂又局限于外在?

这正是:环肥燕瘦都挺好,素颜化妆总相宜。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抄—“与素颜和解”,是不是一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