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企业级常规使用实例

多线程在学校的时候其实用的非常少,甚至几乎用不到,但是在公司是不一样的,用的非常多,毕竟用户数据量十分的大,曾经实习我在一个项目里面做过一个数据处理,是计算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度,从而推出哪几个人的亲密度达到要求,如果不用多线程,要把这一批数据计算完,那么是需要大概一年时间,后来把时间缩短到了8天,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1、我一般是这样用线程池的,首先建立一个池子,当然有时候有现成的池子给你用,看业务是自己创建还是用公共的。

private static final ExecutorService  commentExecutor =new ThreadPoolExecutor(20, 20, 1L, 

TimeUnit.MINUTES, new ArrayBlockingQueue<>(30),  r ->new Thread(r,"comment"));  //新建立一个池子,看业务哈,一般这样是可以的,各个参数这里不展开说,后面会解释的,看业务设计参数值;

2、然后往池子里面提任务

List commentInfos = Lists.newCopyOnWriteArrayList(); //一般情况下ArrayList就可以了,这是用guava的

commentExecutor.submit(() -> {

try {

commentInfos.add(buildComment(reqParam));

}catch (Exception e) {

logger.info("buildComment error", e);

}

})

buildComment(reqParam) 这个是执行任务的函数,计算完后结果放到了commentInfos 集合中;

如果是批量计算型任务,而且事先能知道批量数,可以结合CountDownLatch使用,目的可以通过它来控制所有线程计算完后再往下走;

也是比较常用的;

3、CountDownLatch 结合使用

try {

final CountDownLatch latch =new CountDownLatch(reqParam.getProductNos().size()); //事先获取到批次

reqParam.getProductNos().forEach(p ->  //遍历

commentExecutor.submit(() -> {  //每一个批次提交到池子里面

try {

commentInfos.add(buildComment(p,reqParam));  //开始运算,运算的结果放到commentInfos

}catch (Exception e) {

logger.info("buildComment error", e);

}finally {

latch.countDown(); //每个线程完成就释放掉一个latch

}

})

);

latch.await(); //等待所有的latch释放掉,也就是每一个线程都执行完成

}catch (Exception e) {

logger.error("异常", e);

return WebResponse.fail(e.getMessage());

}finally {

logger.info("结果 commentInfos:{},计算耗时:{}", JsonUtil.encode(commentInfos), stopwatch.elapsed(TimeUnit.MILLISECONDS));

}

可能没用过线程池的小伙伴第一次看有点不明白,没关系,等以后工作中用到再翻翻就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线程池企业级常规使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