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律协第89期实习培训结业论文

一、前言

时光飞逝,为期一月的实习培训在众位老师精彩的讲演声中落下帷幕。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以牛琳娜老师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律师职业道德及执业规范》课程为起点,在树立起正确的法治思维及律师执业红线意识后,我们开始了一场极高规格的学习盛宴。

无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征。如果把成为一名优秀律师当做一场漫长的战役,那么,周塞军老师的《北京市律师业现状及如何成为合格的北京律师》课程,便以翔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奋斗所处“舞台”的现状,并充分列举了成为一名合格北京律师应当具备的品格及风范。

当然,初入“战场”,以成为一名优秀北京律师为己任的实习律师,往往从律师助理岗位起步。此时,张峥老师的《律师助理工作概述》课程,即为处于此阶段的我们提供了工作指引,让我们的第一步,走得更稳、更好。

除了律师的角度,舒锐法官通过《法官谈律师》课程,向我们揭示了法律共同体的核心群体——法官,眼中的好律师是怎样的。

而其余老师的课程,则从律师执业的术与道两个层面,多领域、多角度完成了对实习律师的有效赋能。

实习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律师行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行业,作为律界新人,理应以终为始,带着培训期间的满满收获,开始规划未来的执业生涯。下面,我将总结参加培训所引发的思考及初步工作计划,为本次培训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

二、培训所引发思考

(一)目标先行

 每个实习律师选择进入律师行业,都有不同的理由,也有不同的追求。当然,在这背后,都有共同的逻辑——不希望自己的努力白费。然而,散漫的努力和目标明确的努力,两者所能达成的效果完全不同。

所以,在进入行业之初,我们就需要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律师?这是一个较为宏观和抽象的问题,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可以按以下步骤开始行动。

首先,找到一个你所敬佩,最好是你身边能接触到的律师。我们所敬佩和羡慕的,通常是我们想要但缺乏的。找到榜样,可以让我们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然后,我们需要全面地观察他,由内而外把他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拆解出来。比如我身边的一位律师,我非常敬佩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他说的话从内容到停顿,完全可以一字不改地作为文章发出,极为干净利落。于是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学习他的表达及说话的语气,并在一切交流的场合有意识地观察自己是如何表达的。先行动起来,比无中生有一个理想律师的形象,要容易得多。

其次,我们要开始搜集公认的好律师需具备的能力。在这次的培训中,非常有幸听到了关于律师“听说读写”四个象限的能力说。在我们还不清楚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律师之前,先做一个公认的好律师,无疑会在我们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后节省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搜集好律师应具备的能力,就像准备贴上了不同标签的储蓄罐,而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培养这些能力,就类似往有对应标签的储蓄罐里存钱。有朝一日我们明白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律师,这些储蓄罐里的金钱就会成为我们二次加速的资本。

再次,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关注自己的感受。想成为什么样的律师,是一种私人定制的目标。唯一的制定者就是我们自己。不断根据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微调目标。就会慢慢勾勒出理想律师的形象。

如果一个实习律师,身边有良师益友,也能按照好律师的标准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再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体会不断微调目标,就能少走弯路,尽快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做一个T形律师

在本次培训中,课程方向虽然不同,但多位老师都提到,在律师执业的前几年,不妨做个“万金油”律师。我理解老师的意思是建议我们做个T形律师,先扩大自己的行业领域接触面,达到“见多识广”的阶段,再确定一个领域深入发展,完成“差异化竞争”的闭环。

这种说法极强地启发了我,让我察觉到律师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职业。前互联网人?前理科生?前记者?别担心,无论是“根正苗红”的法学生还是“半路出家”的“老”实习律师,我们过往积累的能力和经验在进入律师行业后往往不会白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因此,一个法律问题的解决可能涉及到多个领域所需的知识。如果从入行之初就只做一个领域,恐怕看待问题的角度会稍显单一,无法做出多个备选方案,找到最优解。

法学是经验的科学,而经验之间往往又存在互补关系,在一类案件中未接触到的程序或实体问题,在办理另一类案件的时候可能会得到补足。所以,在入行初期,有心地去接触各类争议,也许会让我们在筑底阶段“营养”更加均衡,提高未来发展的上限。

(三)重视实践,提高专业

在培训过程中,实习律师们提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老师的回答也非常简单直接,律师是干出来的,以遇到的案件为点,以点带面,全面收集和这个问题点相关的实体和程序规定,有针对性地对该问题进行体系化的研究。慢慢地,我们遇到的点越多,点与点之间交叉和互补的部分也越多,专业上的盲区就会减少。

在律师执业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每个案子吃透,除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获得代理费外,也要怀着提高专业的目的去多做一些整理和总结工作。比如我所对代理的基金合同纠纷,依据不同的对手方提出的起诉事由,会整理出对应的代理意见作为模板,再遇到同类请求的时候,可以直接复用模板。我自己在处理信用卡纠纷案件的时候,也会提取经典案例的关键点,整理出双方争议、请求权基础、判决依据。

以具体案件为出发点,进行以点带面的系统性学习并完成知识沉淀,只有这样,处理过的案件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初步工作计划

入行初期,对未来的把控程度通常较低,实习律师与其做执业规划,不如先从方法论下手,培养好自己的工作习惯,这样后续的成长才是水到渠成的。经过本次培训及上述思考,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未来工作计划。

(一)事无巨细,认真对待

能力和责任通常是成正比的,在一个人能力有限的时候,通常只能承担基础性工作。就律师工作而言,这些工作通常就是打印、复印、核稿、整理证据目录。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首先要做好每件小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一些看上去是小事的事情,反而成为一个律师的名片。比如,文书是否有错别字、排版是否整齐、字体是否统一。

我将先从心态上调整对每一项工作的态度,然后积累能力,以承担更大的责任。

(二)及时复盘,不贰过

作为律界新人,哪怕我们在态度上可能已经足够认真谨慎,但因为经验和能力的缺乏,不可避免还是会犯错。犯错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同样的错误反复犯。从事律师工作之前,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了近两年,这两年工作给我带来的最大助益就是学会了及时复盘。当错误发生之后,先分析原因,再做出修改计划。这样一来,就可以变错误为经验,哪怕当前的错误已经无可挽回,也可以保证下次不再犯错。

总之,成长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痛苦加反思再加行动。尽量不犯错,犯错之后尽量不再犯错,如此积累,才能成为一个靠谱的律师。

三)以客户为中心

我所在的律所,是一个一体化团队,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一个律界新人,专业的修炼对我来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从现在开始我就可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从主动沟通、及时反馈开始,从放下律师身份带来的虚无的自大开始,从倾听客户商业需求、用客户能听懂的语言描述专业问题开始。前互联网人的身份,让我能很明显地体会到我们律师行业虽然在专业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在提高客户服务体验上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同样,作为前互联网人,我也清晰地看到了互联网只是工具,它带来的流量也只是一时的。而服务的质量、专业的水准才是一个律师、一个律所能够基业长青的基础。执业初期,戒骄戒躁,以客户为中心,是我所能做的最简单也最重要的计划。

三、致谢

培训短短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老师们付出了很多,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律师行业,能遇到老师、遇到好老师,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也知道了律界新人无论是在待遇、机遇和受到的训练上,都比以前强了太多。这是一代一代前辈不断努力、争取带来的改变。

我大学毕业已经很久了,这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久违的同窗、师友体验。因为疫情的原因,和老师、同学们都无法见面,很是可惜。不过,如果我们将所学到的东西真正运用到执业过程中,应该就没有辜负这次培训。

谢谢律协、法大、各位老师,在特殊时期给我们带来的这场特殊的培训。惟精惟一,业精于勤,以此自勉。

再次致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律协第89期实习培训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