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各位读者和丁丁迷的大力支持,上一部作品:《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已经结稿,并在豆瓣阅读上架销售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拷贝以下链接https://read.douban.com/ebook/57878302/,在豆瓣阅读平台观看。
■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温润气候,让群山环绕中的小国尼泊尔有着迥异于中国西藏的自然环境。温润的气候催生出了璀璨的文明。仅在加德满都谷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有七处之多。和西藏的地广人稀不同,尼泊尔人烟稠密,群山中,散落着无数的村落和梯田。加都谷地更是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俨然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国际枢纽。
历史上,尼泊尔和我国也多有互动。尼泊尔旧名廓尔喀,曾经是称雄一方的强权。在1791到1793年之间,强大的廓尔喀军队入侵西藏。藏军虽然英勇,但是一来人数不足,二来正陷于内斗,无法抵御廓尔喀大军的攻势,节节败退。危急时,甚至后藏重镇日喀则都被攻陷,扎什伦布寺惨遭洗劫!在无奈之下,已经名义上归附朝廷的西藏噶厦政府,不得不邀请清兵入藏助战。乾隆派出自己的爱将福康安,率大军进藏,攻打廓尔喀。经过苦战,清军逼近加德满都,廓尔喀纳表称臣,战事结束。而清廷趁此机会,对西藏政治宗教制度进行了大规模地整改。除了增强驻藏大臣的权力之外,还建立了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将宗教仪轨的最终决定权收归中央所有。此举奠定了我国中央政权对西藏主权的绝对控制,功德无量。
■
1960年,在《丁丁在西藏》一集故事中,丁丁和阿道克船长来到了尼泊尔。这是一次出于伟大友谊而开展的救援之旅。故事的开始,丁丁旧日在上海所结识的好友张仲仁(情节见《蓝莲花》),从香港给丁丁寄来一封信。信中说张即将访问伦敦,届时将可以和丁丁在欧洲重聚。丁丁历险记的读者都知道,张是丁丁最好的朋友,丁丁和张的相识甚至早于船长。可想而知丁丁得知这个喜讯有多么开心。
然而,紧接着,另一则不详的报道,让丁丁从头凉到脚:张乘坐的印度航空客机坠毁在喜马拉雅山脉!原来,在60年代,从中国到欧洲的旅行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由于航空业还不发达,旅行者需多次转机方能到达欧洲,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于是,理所当然地,人们会将所有要办的事情,尽可能多的纳入一次行程,以节省成本。
张仲仁也不例外,他原本计划的行程安排是这样的:第一段行程先是从香港前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再从加尔各答到帕特纳,然后飞往尼泊尔加德满都,去探望他养父王仁杰先生的一位堂兄。然后才是第二段行程,再从加德满都飞往伦敦,去王仁杰兄弟开的古玩店工作。
这里,从种种细节可以看出,张仲仁当年在上海与丁丁的相遇,开启了和丁丁一生的伟大友谊,而张本人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的逆转。他从一个逃难的孤儿,成为了“龙堂”老大王仁杰的养子。王老先生的亲生儿子迪迪,因为同日寇斗争中中了毒箭而发疯。虽说后来得到方世英博士的救治而“痊愈”了,不过中国人都明白这种委婉的说辞。从实际情况看,中了毒箭而发疯的,是很难恢复如初的。所以日后王家的种种大事小情,恐怕都要交由养子张仲仁来打理了。这想必也是当初王老爷子动念收张作义子的原因吧。毕竟收义子这样的大事,不能光凭丁丁的面子就做决定啊。根据书中所述,张后来去了香港生活,并有机会前往伦敦工作。而王老爷子去探望尼泊尔的亲戚和支援伦敦兄弟的古玩店这样的家族大事,也都交由张来完成,坐实了张已经成为王家的事实继承人了。这在当时的中国来说,算是很幸运的人生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行程的第一段,就出了事!张乘坐的飞机,从帕特纳飞往加都途中遭遇风暴,飞机偏离了航线,飞向喜马拉雅山脉,最终坠毁在“格杉塘”(也就是中国境内的希夏邦马峰)。
■
丁丁自然无法接受好友重逢在即,却突然逝世的结果,更不能坐视当地的搜救毫无结果。于是,哪怕希望再渺茫,他和船长还是毅然决然飞往尼泊尔,前去寻找张仲仁。丁丁是从印度新德里转机前往加都的,参照前面张仲仁由加尔各答经帕特纳去加都的路线,不难想见,当年的尼泊尔恐怕只有短途的航班连通周边地区。因而欧洲和远东的旅客都无法直接长途抵达,必须经停印度转机。
丁丁一行来到了加德满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雕有佛眼的佛塔。而画中的佛塔,在加都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加都著名的“博大哈大佛塔”,是世界上最大的覆钵式大佛塔。
博大哈位于加都北部,靠近特里布万机场,是加都的藏族人聚居区。以大佛塔为中心,四周环绕着很多藏人开设的藏香、天珠和手串的店铺。而不远处的Seto Gumba地区,更是散布着多所白教(噶举派)和红教(宁玛派)的佛学院。可谓是藏传佛教昌盛之地!埃尔热从未去过尼泊尔,但却根据《国家地理》杂志上的照片,精准地画出了博大哈佛塔,让故事融入现实,情节饱满,栩栩如生!
来到加都以后,丁丁向当地人打听王仁杰堂兄的住所。路人指引他们前往一座“大庙”附近的商铺,王仁杰的堂兄程立金就在那里经商。这里有点小小的瑕疵:堂兄弟应是同姓,而我们发现,王仁杰、程立金以及程的儿子张林义都是异姓。想必是埃尔热不熟悉中国人姓名的规则所造成的。在法文版中,说到王仁杰和程立金的关系是“cousin”,也可以说是表兄弟,不必是同姓。而程立金介绍张林义时,说他是自己的“fils”,也可以勉强翻作是女婿。算是能说得过去吧!而故事中的所谓“大庙”,正是加都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最著名的景点:杜巴王宫广场!
杜巴(Dorbar)在尼泊尔语中就是“王宫”的意思,杜巴广场也即王宫广场。在加都谷地,享有盛名的杜巴广场共有三个,分别位于加都、巴德岗和帕坦三座古城。囊括了尼泊尔16到19世纪的建筑群。而加都的广场,更是毗邻尼泊尔王宫,可谓得天独厚。遗憾的是,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了里市7.3级地震,整个王宫几乎全部倒塌。据笔者现场目测,王宫倒塌面积至少占2/3。广场其他地区也都不同程度受损。还好,丁丁保佑,连环画中的场景没有被波及。
在原画作中,庙宇的楹门处,有一条垂下的金箔带状装饰。在尼泊尔语中,它叫作“Patta”,是庙宇必备的装饰,以金箔覆盖表面,阳光下显得金光闪闪。当地人告诉笔者,每当Patta变得陈旧黯淡,便会有善信捐赠一条新的,重新装饰在庙宇上。笔者没有在原作场景的庙宇上发现Patta。想必是因为地震的关系,广场的庙宇能保存下来已是万幸,也顾不得装饰了吧。而在广场边不远的十字路口,笔者倒是看到了一个类似的建筑。建筑的底层,已经被用作商铺,而屋顶的Patta仍旧保留,倒是着有几分和原作场景相似,所以我将它拍了下来。说不定,这幢离广场不远的小楼,就是当年程立金的店铺呢!
■
张仲仁的坠机地点,在原作中标注为“格杉塘峰”。格杉塘是尼泊尔语,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中一座高达8,027米的高峰,在中国称为:希夏邦马峰!希夏邦马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中,唯一一座全部在中国境内的八千米级高峰!既然坠机地点在希夏邦马峰,那就说明,丁丁一定要跨越中尼国境线,进入中国境内来救张。所以,在暌违24年以后(1936年《蓝莲花》到1960年《丁丁在西藏》),丁丁再次来到了中国!
丁丁、船长和向导塔基,由加都出发,徒步前往坠机的希夏邦马峰。从上面的地图可见,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公里左右。对于丁丁这样的徒步爱好者(本集一开始丁丁就在阿尔卑斯山区徒步健行),或者塔基这样的职业向导来说,一百多公里徒步实在算不了什么。专业徒步登山运动员,一天就可以走上几十公里。不过,如果了解这一路的地形,就会明白其中的艰险所在。
上面的照片,是笔者在距加都30公里处的纳加阔特,一座海拔2,000米高峰上拍摄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全景。对照当地的山脉全图可以依稀辨认出希夏邦马峰的位置。读者可以从这张照片感受一下丁丁和船长要走的路,那可是需要在群山中艰难跋涉的旅程啊!这样一路走到希夏邦马,实际的路程长度可能是地图上直线距离的十倍都不止!更遑论地形之艰险!
在阿尔卑斯山度假时,船长对丁丁远足的爱好是冷嘲热讽。这下可好了,船长马上有了现世报,从加都到雪峰,一路都要靠徒步走。老海员到了山里可不灵光,一路吃尽了苦头。真难为了船长,他能一路挺过来,全凭着一股拼搏精神+威士忌+白兰地啊!
■
在进入希夏邦马峰的雪原之后,丁丁、船长与塔基的三人组,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救出了张仲仁,并和传说中的“雪人”邂逅,展开了“友好”的互动。在这里,埃尔热再次展示出他对现实场景的惊人敏锐洞察力,以及对画面写实风格的精准把握!上面两张图,是丁丁历险记官方手机应用中,将连环画画面与真实的喜马拉雅山雪景的叠加。其写实的程度足以乱真,令人几乎无法分清画面与现实!
■
雪人,是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它承接了丁丁赶到希夏邦马峰之前,救助张仲仁的责任。在80年代的文联版中,本集故事的名字干脆就翻译作《神秘的雪人》。
雪人是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尼泊尔和我国西藏地区共有的传说。但是,藏语和尼泊尔语完全不同,他们用来称呼雪人的名词也完全不一样。这点在书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蹭丁丁的热度,抑或只是当地人也把雪人当作自己的文化符号,尼泊尔真的有一家“雪人”航空公司。它成立于1998年,标记是一个雪人的大脚印,和原作上的脚印倒是有几分相似。目前雪人航空主要经营在尼泊尔境内的支线航线。尼泊尔多山,且道路状况糟糕。以加都到博卡拉这条动脉路线来说,糟糕的路况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坐长途汽车要六到七个小时之久。而飞机飞行时间不过一个小时。所以航空运输是当地旅行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由于支线航线客流量少,飞行条件简单,飞机多采用螺旋桨动力的小飞机,飞起来颇有些复古风格。
和雪人航空的淡定蹭热度不同,当年印度航空的反应有些过激。因为原作中,坠毁在希夏邦马峰的飞机,是印度航空的航班,为此,印度航空公司大为光火,指责埃尔热的作品影响了他们公司的美誉度:“我们印航没有一架飞机出过事!” 好吧,老埃随手将印航的缩写改成了“萨里 Sari”航空,避免了一段公案。不过仔细想想,如果当初不改动原文,现在的印度航空说不定也可以继续蹭丁丁的热点呢!
■
5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尼泊尔,丁丁的热度依然不减。在加都市内的泰米尔区,有好几家专门出售丁丁题材的T恤商店。店老板号称他的T恤都是按照原作的场景,手工刺绣出来的,每一件都要价不菲。有兴趣的朋友们,在尼泊尔旅游途中,不妨造访一下这些店铺。看看有没有合自己口味的衣服。
丁丁在尼泊尔的经历,其实是埃尔热本人内心的救赎历程。这集作品本身,超越了之前的《独角兽号的秘密》成为了老埃本人最喜欢的故事。而在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尼泊尔,丁丁的传奇也仍然在人们的口中流传!
■
这篇文章,是新系列《永远的丁丁之去日留痕》的一个开篇。其实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开写新的系列,只不过月初去了一趟尼泊尔旅游,突发奇想,去探访了几个丁丁出现过的场景地点,所以凑成了这样一篇文章,算是将游记与丁丁的故事相结合吧!随着买的资料书陆续到货,我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理清新系列文章的思路。所以丁丁的文章在新年前不会再有更新了。
在这里提前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进步!
(本篇到此结束。)
关于本集更多背景介绍,请参考拙作:《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https://read.douban.com/ebook/5787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