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以下情况?
每天工作忙碌至极,到了月底发现根本没有忙出什么结果?
习惯性的刷手机想放松一下,放下手机后却觉得越来越累?
工作上需要处理超级多的微信或者群消息,专注变得越来越难?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被这些深深地困扰着,
这本《深度工作》能带我走出困境,也一定能带你走出困境!
这本书的作者卡尔妞波特,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畅销书作家,他写了很多书,其中流传甚广的除了这本《深度工作》,还有一本《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也是职场好书
为什么作者可以会写这本书,因为作者是深度工作的受益者
在大学毕业后10年的时间里,出版了4本书,获得了一个博士学位,发表同行评审学术文章的频率也非常高,还受聘于乔治城大学,成为终身教授。
今年正好也是我毕业10年,只有真正历经10年的人来说,听起来10年似乎很长,但如果不聚焦,10年也真的很短,弹指而过
真正重要的从来不在时间长短,而在于自己有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去工作和生活。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本书不只是为那些有良好背景的创业者而写,也不只是为那些在企业里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管理者而写,更是为了我们,为我们每一个被时代,被公司,被信息裹挟着的普通人而写
虽然书中会举很多名企,名人的例子,但是作者最终一定会回到我们
具体到我们每个人,我们要怎么做,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这样做可以得到什么?
我想,我们看一本书,当然不希望书里只是空谈,而是希望知道书里有什么办法帮到我们,帮我们摆脱目前的困境。
本书最主要的观点就是深度工作假设。
深度工作假设: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这个听起来有点死板,可能大家不是很理解,不过不要紧,等下我会给大家推荐几个很有用的方法,大家可以直接拿着用。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可能需要先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作者提到的几种误区。
反正我是都踩雷了……
你有这些误区吗?
误区一 以为忙碌代表生产能力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
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化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在过去工业时代,以制作业为主,我们追求的指标就是产量
当然是以单位时间内的产出为准
想要有产出,是必然要付出实际的行动的
那个时代有产出的人,都是在做可视化的努力
而现在,网络时代到来,除了效率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出,比如创意,时机,人脉,平台
甚至很多事情,付出的时间跟收获的结果都可能不成正比
尤其是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变量则更加多,更多的工作是在脑力层面,而不在可视化的行动层面了。
如果还在疯狂的做可视化的忙碌的人,可以先停下来了
想一想,我们的忙碌真的有效吗?能够产出结果吗?这个结果跟我们的目标有关吗?
误区二 忽视注意力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作者原话是这么说的:“在以前的经历里,我把不被打扰的集中注意力当成是一种类似于使用牙线的习惯——你知道如何去做,也知道它对你有益,但是因为缺少动力,你经常会忽视它。
这种定式思维十分流行。它暗示:只要你获得足够的动力,就可以瞬间转变自己散乱的工作生活,变得专注起来。
然而,这种想法忽视了做到专注的难度,忽视了增强“心智力量”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
行为学家安纳斯 特立信曾研究过,对于此类实践的新手(特别引用了一个刚开始培养专家级技能的孩子的例子),一天一小时是一个合理的上限。对于熟悉此类活动严酷性的人来说,上限可以达到4个小时,但是很少能持续更久。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我们只是缺少一个安静的环境,只要环境允许,我们就一定能集中注意力,做好我们想做的任何事情
不信的话,今天就可以试试看,晚上回家,把自己关进房间,专注1个小时试试,看看能不能做到
当然,也不要认为集中注意力遥不可及,毕竟,再厉害的人上限都只有4个小时,我们可以从1小时开始慢慢培养,来得及。
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在做计划上, 他是这么说的:“你的目标并不是竭尽全力维持既定的计划,而是在时间的推进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即使是在一天中,我们的决定也会一变再变。”
这句话帮我从做了计划就一定要完成计划的死循环里走出来
让我意识到,计划不是为了完成的,而是为了掌握主动权,就算我们一天将计划表改了十几遍也没关系
因为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啊,计划赶不上变化了,但我们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就是在拥抱变化,找回主动权。
在专注上,作者这么说:“使用令人分心的网络工具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减损你大脑专注的能力。
实际上减损这种能力的行为是,稍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这使得你的大脑不能容忍没有新奇性的东西。”
所以啊,不要害怕网络工具,我们只是需要摆脱它的控制而已。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预先计划好你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
通过分割网络使用(这也就相当于分割了分心),减少了自己向分心屈服的次数,这样就增强了自己控制注意力的力量。
他还教了一个小方法,如果我们想要控制自己使用网络,这一改变的关键,不是安排下一个网络时段马上开始,而是至少等上5分钟再开始上网。
5分钟的时间并不长,不会过度阻碍你的进度,但是从行为主义角度来看,这却是意义重大的,因为这样做把你想要上网的感情与实际上网的回馈这两者割裂开来。
是不是听起来很简单
只需要等上5分钟,就可以切断联系,让我们找回主动权
深度工作的哲学
接着我们来聊聊 ,作者推荐我们践行的深度工作四种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 双峰哲学 节奏哲学 新闻记者哲学
这四种哲学,看起来就很酷对不对。
确实很酷很酷,我也是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已经选定了一种作为我的工作哲学。
我选择的是“双峰哲学”
那在说我具体怎么实践的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荣格是怎么实践的
20世纪20年代,恰在荣格试图摆脱导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禁锢的同时,他开始常常隐居到伯林根小镇外树林里建造的乡村小石屋中
隐居小石屋期间,荣格每天早上都会将自己锁在一个房间里,不受干扰地写作。之后他会冥想,在树林里走走,理清思路,为第二天的写作做好准备
但实际上,荣格只有在隐居所的时候才会追求这种生活
荣格余下的时间在苏黎世度过,在那里的日子可不是禁欲主义的
他的诊所非常忙碌,经常看病人一直到深夜;他是苏黎世咖啡屋文化的积极参与者;而且他还在城里名牌大学讲学、听课。
一边是伯林根的小屋,一便是苏黎世的诊所,荣格把两个部分的效应和成果都最大化了
“双峰哲学”要求我们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在深度时间里,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在浮浅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
荣格选择是以几个月为周期,我们当然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我选择的是以周为周期
这种双峰哲学很适合我们这种工作上不完全依赖社交媒体的人
不需要时时刻刻看手机,但又需要从网络上获取一些信息,需要和小伙伴进行链接
以周为周期,可以将这两者分开
我选择了将周三周日,作为我的开放日,放自己出来跟大家学习、交流
而除了这两天,剩下的五天,分为两个周期,去进行深度工作。
当然, 可能你跟我完全不一样
可能你的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网络和快速回复电子邮件,也可能你的工作太过忙碌,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进行深度工作
不要担心,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四种哲学,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群体,你也只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然后去实践就好啦。
看这本书我获得了什么
对我来说,我看这本书的收获可太多了
从小的方面来讲,这本书让我知道,注意力的改变真的可以改变我们头脑中的世界
还让我知道目标还分滞后性目标和设引领性目标,有时候我目标没有完成,就是因为设置的目标是滞后性目标,没法对现在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大的方面来讲,这本书让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这本书应该就是老生常谈,讲专注的重要性,我甚至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专注力还是可以的,起码一天能有2-3个小时。
但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而且踩了很多很多坑。
我还发现,我对微信的依赖比我自己想象的要强很多。
在第一次尝试关掉微信的时候,我真的很不适应,并且倍感焦虑,也忍不住还是会查看微信,我曾怀疑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
但是幸好,有这本书陪着我,在每一次纠结犹豫的时候,我就会打开这本书,看着作者有时娓娓道来,有时痛心疾首,有时一锤定音,这些都让我更加坚定自己执行“双峰”哲学的信心
虽然过程中有挣扎,有不适应,但结果是好的,我的第一次“深度工作”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
我关掉微信2天,在这2天,我每天的专注时间达到了每天6小时,是我过去从未达到过的巅峰
而且,真的收获巨大,我只用了两天,花了12.5小时,我就整理完了我所有的2486张卡片,总计66万字。
原计划用1个月完成,我竟然2天就完成了,我不知道是该惊叹“深度工作”的神奇力量,还是该佩服自己的“毅力”了。
在这之后,我更加坚定要践行“深度工作”。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木车轮并不高贵,但制作木车轮则可以高贵。这些同样适用于知识工作,你不需要一份稀缺的工作,你需要的是以世间少有的方式工作”
是的,我们不需要一份稀缺的工作,我们需要的是以世间少有的方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