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名词

对于网站的数据获取:

1.工具:Alexa、中国网站排名、网络媒体排名

2.检测:Google Analytics、百度统计、CNZZ网站分析

关键指标:

1.访问量:一段时间的访问量就是这段时间的会话次数。

启动一次会话:用户来到网站第一个页面到访问地N个页面后关闭浏览器或30分钟没有操作的过程为一次会话

2.访客数:也称独立访客数(UV)访问网站的人数,根据用户的浏览器、设备型号等信息为用户分配一个cookie,访客数就为访问网站的cookie数,当同一个人更换了浏览器或者设备时,他的cookie也发生了变化。

3.浏览量(PV):浏览页面的数量

4.页面停留时长:访客一次访问在某个页面的停留时间

计算公式:页面留长=该页面的总停留时长/这个页面的访问量;

5.网站停留时长:访客一次对话的时间长度;

网站留长=网站的总停留时长/网站的访问量

6.跳出率:网站的所有会话中,来到网站之后没有任何动作就离开的比例

跳出率=只访问了落地页面的访问量/总访问量

7.退出率:无论从哪个页面进入网站最终从这个页面退出的比例

退出率=从一个页面的退出次数/总访问量

8.转化率:达成某种目标的访问量/总访问量

移动应用数据:

1.分析工具:Flurry、Google Analytics、友盟、Crashlytics

2.用户获取:下载量、安装激活量、激活率、新增用户数、用户获取成本

3.用户活跃与参与:日活、月活

活跃系数=活跃用户数/月活用户数;

平均使用时长

功能使用率:使用某功能的用户数占活跃用户数的比例

4.用户留存率:

次日留存率;

7日留存率;

30日留存率

5.用户转化:

付费用户比例=付费用户占免费用户的比例;

首次付费时间:用户激活多久后开始进行付费

用户每月营收=一个月的收入/月活跃用户数

付费用户平均每月营收=一个月的收入/月付费用户数

6.获取收入:

收入金额;付费人数;进行同比环比;

ps:同比:今年同期与去年同期相比

同比=(2018年1月分数据-2017年1月份数据)/2017年1月数据*100%

环比:本周期和上一周期的对比;

环比=(2018年2月数据-2018年1月数据)/2018年1月数据*100%

分析数据

1.横向对比:就是和自己对比,app新版上线后与上一版的数据比较

2.纵向对比:与竟品进行比较;

3.象限分析:根据数据中的质量和数量的两个重要的属性作为分析的依据进行分类分析

4.交叉分析:从多个维度细分数据,从中发现最为相关的维度来探索数据变化原因

5.AARRR数据分析框架:acquisition(获取用户)、activation(活跃度)、retention(留存率)、revenue(收入)、refer(自传播)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分析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