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教学任务vs创造学习可能

当设计单独一堂课时,
确认你希望学生在下课前掌握的知识。
从一个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将获得
卓越进步的成功学生的视角来思考。
在确认需要掌握那些知识后,
通过倒推来设计你的课程教学,
保证在每个环节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来获取那些知识。

麦克.格尔森


对许多老师来说,感觉到最舒服,或说是最有成就感的工作方式可能就是按照自己的设想,规划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流程,甚至把学生对每一个提问、在每一个活动中的所有可能响应都写进了教学设计中,接着整节课若能完全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走过一遍,这便是完美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完成教学任务就代表学生学习了,或是学会了吗?畅销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艾德勒说:“老师可能用尽方法来教学生,学生却必须要自己能学习才行。等他学习到了,知识就会在他的脑中生根发芽。”

因此,“完成教学任务”是对于教学者而言,学习者是否能够完成或某种程度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能从教学者角度,而必须切换到学习者的视角来观察。

教学的旧范式

在经常性的观课中,特别是信息技术融合课中,我看过非常多的教学设计,总是惊叹于大量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他们能精确地“预估”学生在每一个时间点的各种可能反应,想必是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的结果。

譬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科《条形统计图》单元中可能会看到下面这一段教学设计: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观察条形统计图,认识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师:这就是条形统计图,先看这张图表示的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学习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横轴、纵轴、标题、一小格子代表一人)
生:喜欢红色的有18人。
师: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旁边有18,下面有红色。
师:第一个直条的下面,有红色两个字。那下面除了红色,还有什么颜色呢?
生:黄色,蓝色......
师:是的,这些是我们今天要统计的项目。同学们,我们把下面这条线称为条形统计图的横轴。
师:她所说的旁边,我们一起来看下有什么?(手势)
生:有数字,有单位人,有箭头。
师:我们把竖着的标有数字又带有箭头的线称为条形统计图的纵轴。
师:这些数字是怎么排的呢?
生:01234这样排上去。
师:那你们看看,两个数字之间就是一格,那你看出来这一格代表多少人了吗?
生:一格代表1人。
还知道哪些信息?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如同编剧一般,把教学流程巨细靡遗地写下来,包括教师与学生的所有对话和可能发生的场景。到了课堂上,教师则变身为导演和主角,精确地执行自己编写的剧本(教学设计)。换言之,在常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超级明星,是聚光灯的焦点。

在超级明星的光环之下,所有其他演员(学生)都成了衬托明星的配角。

这是传统教师中心课堂的典型。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学目标的第一顺位是完成一堂课所必须教授的所有内容(知识概念),至于学生如何学会教师所教授内容的方法、所需要的时间,都被这第一顺位目标所制约:课堂时间不够就中断或省去学生间有意义对话的环节、学生学不会内容是他上课不够专注、……等等等等,只要不是为达成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所有活动、方法、策略,都可以省略甚至删除。而当教师完成任务之后,学习的成效则成了每一个学生自己该担负起来的责任。

皮亚杰曾说:“今天我们不断地见到许多优秀的教师教授着最先进的数学知识,使用的却是过时的教学方法。”他批评的就是这种教师认为他把该“教”的内容都讲完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事实上,教师除了把该“教”的教完之外,还应该为学习创造好的条件,才能要求他们负起学好的责任。

从教到学的转变

杜威说:“在要求学生自发地反思、提出他们对问题的猜测或想法后,老师不过是接受或拒绝其猜测或想法,并认为自己应该负责阐述这些猜测或想法。”这样的场景已经可以在许多课堂中看到,而这比起传统全讲述式的课堂,显然往学习者是课堂主体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事实上“老师虽然激发了学生联想和解释的功能,但是并未引导或是训练学生。”

若把视角切换到以学习者为课堂主体的角度,应该如何看待教学呢?最先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概念的哈佛大学教授李.舒尔曼(Lee Shulman)说:“教学必须从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学什么,以及应该如何教给学生作为起点。它经由一连串教师提供的明确指令与学习机会的活动来进行,而学习本身最终是学生自己的责任。”舒尔曼所说的“活动”就是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可能,教师必须为之提供“明确指令”,活动过程与内涵则在为学生打造恰当的“学习机会”。

来看看前面提到的设计数学科《条形统计图》单元的老师,在经过一段时间转变教学理念与作法之后,他的教学设计改变成以问题与任务为主线,已经没有了师生详细对话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是片段地记忆知识,而是在一个个问题或任务中交流、探索与学习。

以问题与任务为主的教学设计

从①教师讲述,到②提问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阐述学生猜测或想法,一直到③学生在问题或任务中探索与交流,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条路径上,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分别是①演员,②仲裁者,③教练,这也正是教师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

但在这条路径上,教师角色的转变却并不那么容易。从演员变成仲裁者相对阻碍少一些,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出让一些时间给学生,先提问,再让他们表达想法,然后根据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或修正即可。由于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揣测老师要的答案是什么,而且无论对错,老师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和相关的知识概念,学生只要等着接收正确知识即可,使得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与成就的提升效果显得十分有限。

因此,教师应让自己进入第三种角色——教练。

一个好的教练要为选手和球队设计一整套训练方案,并在训练过程中借助科技,收集、检测和分析选手的体能状态与技能准确度。在科学化设计训练方案与科技化精确诊断的支持下,现代体育选手的能力比起过去更加强大。由于竞技的强度越来越大,使得培训计划必须越发细致,科技精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地,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好教练,就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再借助信息技术精确、互动、即时反馈等特性的支持,才能达到全面、精准了解学情,优化教学,提高学习成效的教学目标。

爱因斯坦说:“教育不是学习已知的事实,而是训练会思考的脑袋。”“学习已知的事实”是传统上认为教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的观点,而“训练会思考的脑袋”需要的是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可能,这些可能拓展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彼此间交流碰撞,在理解中突破认知盲点;让他们试错改正,在实作中认识事物的原理与发展。而信息技术正是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可能最好的助手,也是必不可少的伙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完成教学任务vs创造学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