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看性格起伏

前瞻思维

五四青年节这一天,走了接近20公里,登上了西郊连绵的山峰。团队的小伙伴都是户外高手,我却从登山一开始,就扔了个炸弹——跟丢了。等追上大队伍,我被果果拉到了队伍前面,她怕我再丢了,山路崎岖,更难“找”回来。

她对我说,要注意爬山的节奏,尽量赶到前20%的位置,这样就能够停下来休息,等别人赶上来。否则在后面,永远都是追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这点令我佩服不已,一开始登山,赶到前面不是什么难事。这个和做事情也差不多,比别人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够拉出大部分人一大截。认清这个好处之后,做起事情来也轻松许多。

2

聪明的捷径

有人一直渴望学习聪明的捷径,但是并不喜欢尝试新的事物,他更喜欢去听从他人的建议,从结果中衡量对自己的重要性。适合别人,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因为知道这个道理,很少百分百投入,最后只是浅尝辄止,看不到效果就遗憾放弃。

作为越野初学者,我喜欢跟着别人,很少爬一条新的路,觉得没有必要。这样不仅安全,而且有经验丰富的登山者指导前进,充分体验爬山的乐趣。这无疑也是最轻松的路,作为休闲体验,也足够了。想成为经验丰富的登山者,不仅要有体力,还要勇敢开路和帮助别人,无疑需要更大投入,总结经验下来,竟然和职场之道相差无几。

登山者也要面临抉择,这里有很多条路,你到底选择哪一条?有些路看着险峻,却是路径最短,有些是普通的盘山公路,看得到尽头,但是要多走几步路,而且忍受着平庸的自嘲。

越麻烦的路,越少人走,我们通常不选择。后来,看到别人没事,也跟着去了,觉得冒点险也无可厚非。这样想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大批人做的事,这时也变得平庸、没有特色。

3

团队意识

能和经验丰富的人一起爬山,这是莫大的幸运,避免走很多弯路。有时候,很想坐下来休息,领队在一旁说,爬山的时候不要坐,否则会爬的更累。这就跟跑步一样,匀速前进也可能比走走停停的人,更快到达目的地,更别说停下来,可能就不想跑了。光靠意志力却没有技巧,会让自己内耗巨大。

在一些危险的地方,小伙伴们会更紧密团结,彼此拉一把,相互照看。有句话说,一个人走更快,一群人走更远。在爬山活动中,风险越高,越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够安全走到最后。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实在是太有限。

我们一直被教导要重视集体利益,只有一起爬过险峻的山,才有深刻的体验。人是天生的社交动物没错,但是,也有独立的一面,总想少点麻烦。这会影响到集体利益吗?不会,但是会影响与别人合作。如果意识不到位,很可能就错过机会,带来更多麻烦。

4

晚了5分钟

又不得不提,我一开始跟丢队伍这件糗事。我们约定在香山邮局门口,8:30准时出发。时间临近,群里发倒计时了。疫情防控期间,过路障还需要扫健康码,所以我就跑一边扫码去了。

大部队准时出发了,等我扫完码,过了通道,发现邮局门口已经空无一人。一看时间,已经35分。

5分钟,不知道队伍走了多远,我在群里开始共享位置,找起路来。那一刻,一种荒谬感、被抛弃感和无能感涌上心头,我差点撂挑子不干了,难道我要一个人爬这个人生地不熟的香山吗?

还好团队的小伙伴没有抛弃我。我最后还是赶上了。拉下5-10分钟,相当于一公里的距离。当时我一路问过去,也无心欣赏风景,觉得自己真是个大白痴。

拉我入群的95后姑娘——果果着急坏了,她说要回去复盘,不能再出这样的低级错误。

5

原因竟是怕麻烦

事后总结,我跟丢原因有:1、没有跟队伍打招呼,2、没有太强烈的时间意识,3、总觉得接应别人麻烦。如果这三件事我做到了一件,就不会发生在陌生的队伍里掉队的情况。如果我做不到,至少我应该有备用的知识工具:1、对爬山的路非常熟悉,2、有一部运行良好的手机。

那以后遇到这种迟到的情况,下一次会不会做得更好呢?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太多了,却都是马后炮。爬山还好,如果是其他重要的事情上,错过与人接应的十分钟,可能连饭碗都丢了。

复盘一下,避免再犯一样的错误,这是最理想的做法。结果发现,人有可能还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害怕麻烦。与人提前打招呼,麻烦;不了解相处之道,更麻烦。这种麻烦的背后,是不懂得控制风险的重要性。

做进步者,永远比吊车尾好太多,你给自己争取了更多弥补空间。犯了错误再亡羊补牢,永远都是最次的策略。我们都想要更多的好事发生,那就要行动起来,先人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登山看性格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