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实却又空荡的矛盾,名为人生——评《罗马》

        导演阿方索在此片中仿佛用尽了毕生掌握的华丽镜头语言,对他从小生长的故乡——墨西哥城罗马区进行了精心的解构和重筑:大量的长镜头,如同水墨长卷缓慢平移;强烈的光影对比加上全程近似灰黄的单色调,更加深了明暗反差;黄金分割、动静交错、正反对比、远近结合,每一项画面中的人与物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存在价值,每一帧的构图风格极致到近乎苛刻,每一个镜头无不体现出高深的专业美学素养。




        而如此丰富多彩的镜头语言,所包装的又不过是一个在墨西哥城里也许每个角落都会发生的富人出轨、穷人受苦的故事。身为主角的女佣平静和平凡,她平静地走在拥挤的人潮,穿梭于阴暗的街道,平静地面对不负责任的男友,似乎并不去挣扎抱怨。只在最后生出死胎的时候,才于病床上抱着死婴短暂而克制地哭泣。鲜少有她的正面表情特写,导演甚至连模糊聚焦也懒得去做,就让她平凡、矮小、略显臃肿的身体淹没在周围的人群和杂乱的景物中,被覆盖,被取代。

       


        记得之前《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评价此片的标题为《空空荡荡,却又满满当当》,看完后确是有这样一种矛盾之感。导演用一种华丽的镜头组合形式去包装着一个“空洞”的内容。而这个“空洞”,也许就是生命的日常与人生的无常。

   

 

        近乎完美的一个个镜头语言下,呈现着墨西哥社会的纷乱与嘈杂:缓慢平移的长镜头将城区的破败无序渐渐铺开;静止画面中人与物以精致的构图比例各自安好,却又充斥着杂乱无用之物,了无生趣;几乎看不见男主人的富人家中,繁复精致的家具、书籍与物件将两层房间塞满,却又显得死气沉沉,似乎预示着家庭的破裂;角色们在街头游走时,镜头刻意拉远,用车辆与路人将其遮挡地若隐若现,也许寓意着这些人的境遇在墨西哥衰败的社会经济中不过尔尔。

        最精彩的长镜头,当属一家人度假时发生森林火灾那一幕,此处的画面处理私以为直可当做电影语言的教科书。水与火、明与暗、动与静、所有的元素被导演魔法般安排得恰到好处、精彩绝伦。当那个穿着一身动物毛皮的男人矗立在镜头最前面,对着燃烧的树木开始神谕般吟唱时,整部影片被蒙上一层浓重的苍凉色彩。这似在哀悼人类社会与生态关系的分崩离析,又像是为这世间的纷繁复杂所奏响的一曲挽歌。

     

        又或许导演就只是在用他一贯喜欢的拍摄技术,去诠释他对此地所怀有的一段浓浓乡愁。而我们实在难以真正明白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但又似乎还是明白些什么。社会与个体,欢笑与哀伤,归属与疏离,贫穷与富有,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在其中若隐若现。

        是的,贫和富确实在决定着人生的际遇和态度,富人可以用金钱、用品质、用歇斯底里来发泄悲伤和挫折,而穷人则只有一种工具:忍受,或者说好听点,就是等待和希望。富有和贫穷的人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寻找着同样的人生出口,只是,身处这混沌的社会迷雾,出口哪有这么好找。单身的白人母亲在海边兴奋地对孩子宣布将开启新的生活,今后她会面对多少抚养、寂寞和无助的苦,她不知道;女佣在流产后麻木地投身于富人家庭聚会,今后她会面对多少身体和心灵的痛,她也不知道。她们不过都只是在享受舔舐伤口后的短暂平静,终究还得去面对明天的风浪。

        影片结尾高潮处,产后身体不适的女佣抗拒着对水的恐惧,将溺水的富家小女孩救起。女孩的单身母亲和其他孩子们紧紧簇拥着跪在地上终于失声痛哭、哀悼死去胎儿的女人,构成了一副应是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群像画。至于隐喻了什么典故,我没有太多研究,说不好。也许,她们就像是经历了洪水浩劫后走上陆地的诺亚一家,喜获新生,又像是仍在苦难中挣扎着的殉道使徒们,聚在一起,盼望着被救赎,被重生。

       

        私以为,《罗马》的艺术价值与深刻内核,应是超越了当年同台竞技最终折桂的《绿皮书》,简单讲,《绿皮书》将一个好故事讲好了,而《罗马》却将一个平常故事讲出了人生的长度和深度。

       

        阳光刺眼,不可预知的浪潮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随时会有溺亡的危险。而一波平息,生活无外乎又重归平静和枯燥不安,等待下一波不知何时侵袭。

      生命,不过如此。人生,不过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种充实却又空荡的矛盾,名为人生——评《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