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岛 | 顾远:教育者如何成为好的学习者?--以一个线上共学项目为例

来自小海豚的话:

在上两篇的文章中,我们探讨了何为“教育3.0”、何为“社群共学”,以及“老师”在其中的角色。今天的教育者手札以一个群岛线上共学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老师”的共学设计及背后的思考,并记录了学习者从“各自被动学”到“主动共同学”中每一步的深度反思和学习过程中的变化。

在群岛,我们倡导怎样的教育方式,就要这样做出来。我们相信当有更多知行合一的3.0教育者,就能给教育带来真正的改变。

Enjoy reading~


教育者如何成为好的学习者

— 以一个线上共学项目为例


教育者未必都是好的学习者。

即便是那些正在尝试用行动为教育带来改变的人们,也不例外。这并不奇怪。对大多数人而言,长期的传统学校教育塑造了我们对于学习的底层认知和行为习惯,也限制了对学习的反思和想象。于是,我们要么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来成为更好的学习者,要么意识到了却很难改变。

在群岛大学,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者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学习者,我们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自己就要这么做出来。

所以,群岛里的每一个学习项目不管是什么主题,都会同时有两个目标:学习与某个主题有关的内容,以及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来帮助教育者提升并刻意练习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段疫情期间,我在群岛发起了一个 “看TED,探教育” 的学习项目,为期五周。这个项目的两个目标分别是:

1)以优秀的TED教育类视频为学习素材,引发对于不同教育主题的学习探讨;

2)通过每一轮线上社群学习的不同设计,让学习者体验教育从1.0到3.0的变化,并进而反思自己应该如何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这个项目只有10个名额,在群里发出几分钟后就被抢光了。参与的小岛们(群岛里的教育创业者们)所在的教育领域从儿童思辨教育、儿童数学思维,到营地教育、性教育、幼儿园,各不相同;而这些小岛们的个人气质和成长经历也很有特点:有教育经历中一路都是学霸的,有学校里是学渣在创业后找到属于自己新天地的,也有一直叛逆体制内教育持续探寻自我成长之道的…… 这种多样性为共学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个教育创业者,我认为自己很好学:

对很多领域内容好奇,

愿意花时间去上课、读书、与人讨论,

很长一段时间很为自己的状态骄傲。

然而,这里一定是要跟着“然而”的。

然而,最近认识到自己一直在 '伪好学' 的状态。

— 共学小组成员R.S.S



【 第一周】


我提前在共学群里发了两个视频——在TED所有的演讲中,它们的排名都在前十位,再把10位小岛分成两个组,每个组看一个。看完之后,他们需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 这个演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演讲者是如何进行论证和阐释的?

- 你从这个演讲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和行动的建议?

- 你对演讲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困惑或者想要进一步解答的问题?

- 你对演讲的内容有没有什么补充信息:相关的经历、案例、理论、学习资源......

这四个问题也被称为群岛学习的“四个触角”,在群岛的学习项目里经常被用到。

它们是很便捷的工具,也构成一个完整的思考框架。不论学习素材是什么样的——视频、文本、对话、线下活动……,这 “四个触角” 都可以有效地支持学习者朝着关键的方向去探索和交流。


到了周四晚上固定的线上集体共学时间,我先让一个组把另一个组当作听众,讲述本组的视频内容,并回答上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另一个组给予反馈——可以是提问,也可以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轮结束后,两个组角色互换,进行同样的流程。每一轮结束后,我都会对这一轮讨论的视频内容做一些讲解,并提出几个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让小岛们现场讨论。

两轮讨论结束之后,我提出了一组和视频内容完全无关的问题:“有没有人能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看视频的,看了几遍,如何做记录的?有人看了TED官网上每个视频底下的评论吗?有没有主动搜寻过与视频内容有关的学习资料,特别是当你对视频内容有疑问的时候?……”

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只看了一遍,而且是草草的,也很少有人做记录,甚至还有人压根没看。


这位没看的伙伴后来在自我复盘时这样写道:

“我自己选择的学习,自己却不对自己负责。对于大家的讨论,我只能‘听’却什么也‘听不见’。你可能会认为,从大家的讨论中多少也听到了有用的观点或资讯,可是事实证明,对于毫无准备的我来说实在枉然。我记不起那场学习,我记不起视频里的内容,我也记不起大家都说了什么。”


我不能因此就说这些学员们偷懒,其实是对学习惯常的认知在对他们的学习行为起作用。人们往往下意识地认为学习就是听一个老师讲课,只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就是好的学习。即便是提前认真看了本组视频的学员也仍然会有所反思。我问的问题里包括这么一个:“你看了另一组的视频吗?” 


一位小岛在事后的复盘中这样写道:

“第一周分两组得到了不同的视频,我看完做了很多笔记,期待交上去得到众人好评,结果并没有上交的设置......,却被问到‘你看了另一组的视频吗?’。感觉就像信心满满背完整本书去考试,却被告知要考的是下学期的!我根本没有准备好吗!但却没法辩驳:看到课桌上就放着一本同样好的书,你竟然都没想过要去翻一翻!这是‘好学’吗?!”

我还问了一个问题:“有没有人知道其中的一个视频,虽然它是TED有史以来观看量排名第二的视频,但这个视频中的观点其实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我讲解了它所受争议的来龙去脉,并告诉学员们,我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多地应用自己 Critical Thinking 的能力。每个教育者都可以说出4C核心能力素养,其中就包括这一项能力,那么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自身首先应该具备并体现出这种能力。从后面几周的学习来看,小岛们在这一点上确实有了明显提升,后面我还会提到。

有趣的是,这时有一位小岛说话了。她告诉大家其实她的学友(也是这个共学群的学员)看过那个视频后查了相关的资料,也发现了它受到的争议,他俩之前还在犹豫要不要告诉我。哈!我说:“在群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当一句话你不知道该不该说时,说。”

线上集体学习结束后,我在共学群里发了两道思考题,还发了几篇参考的文章,都是我在备课时准备好的。好的问题和更丰富的补充材料可以帮助学习者不断拓展学习的边界。这也是每周的线上集体共学结束后我都会做的事情。


【 第二周】

这一周我在学习群里发布了TED教育类演讲Top50的名单,然后把小岛们分成了三个固定的组,每个组自行决定本周共同学习哪个视频。看视频的时候他们同样需要用到那 “四个触角” ,不同的是,这一次每个组需要把四个问题的回答写在石墨文档上。各组可以相互查看彼此的文档,并用批注的形式对内容给出反馈。

周四的线上集体共学时间到了。首先,三个组轮流分享了本组基于所看视频对四个问题的回答,在每一组分享之后我会做点评,并且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素材。这些素材往往并不是我事先准备的,而是根据各组现场分享的内容给出。

在群岛,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描述这种响应式的支持方式:「垫砖」

它区别于 “脚手架”,不是预先给学习者搭好探索的框架(类似上面提到的 “四个触角” ),而是教育者根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涌现出的需求、问题、好奇心、情绪等,给出恰当的支持,帮助学习者朝向自己想要去的方向前进。

和传统的 “我说你听”  的教育方式相比,「垫砖」对教育者的要求要高得多,需要教育者在认知范式、知识储备、对话倾听能力、教练技术等方面都做出改变。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者的要求也提高了。显然,学习者只有更主动地学习,更多地参与,更有效地思考和提问,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 “砖” 。

各组分享结束后,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然后打乱学员们原来的分组,把他们重新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讨论一个问题。一个小组在讨论的时候,另一个小组做观察员;在讨论时间到了以后,观察员小组会做出反馈,既可以是针对刚才讨论的内容,也可以是针对刚才讨论的方式。随后两组角色互换。在后来的复盘中,小岛们普遍表示非常喜欢这个设计。线上共学一般都存在时间紧张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员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仅能够更多地参与讨论,还能够基于另一个组的反馈,现场对自己小组的讨论进行优化迭代。

同样的,在基于视频内容的共学之后,我提出了一组关于如何学习的问题:“你们小组是如何确定要看哪一个视频的?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你们相互讨论过吗?你看过同组伙伴在文档里写下的内容吗?你是否做过批注,或者看过别人给你的批注?……”。

所有这些问题最后都归结于一个问题:“在这一轮学习中,你们小组究竟是在‘共同学习(learn together)’,还是在‘共同地独自学习(learn alone together)’?”

对于这个问题,一位小岛如此复盘道: 

“感觉就像打了一个 BOSS,却被告知有更大的隐藏 BOSS没发现!还是没法辩驳:只是(自己)做完作业,难道就能品学兼优?”

【 第三周 】

本周我在群里发布共学信息时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一轮共学周期已临近春节,在众人多已踏上归途放松休闲之时,我们仍沉迷学习无法自拔。”

本周的学习方式仍然是各小组从Top50中自选一个视频学习,成果在石墨上记录。不同的是本周增加了一个问题:“这轮学习中,我们是如何实现 ‘共学’ 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哪些洞察?” 

同时,每组完成自己的共学文档后,从另外两个组各邀请一位伙伴做 “评论员” ,浏览本组文章并做出批注。批注内容可以是点评,可以是提问,也可以是回答,或者别的任何相关内容。(当然没有被邀请到的伙伴同样可以自行去浏览和批注。)

周四的线上集体共学时间到了。这次的基本流程不变,但讨论的质量显著提高。小岛们普遍都看了不止一遍视频,也看了不止一个视频,他们查找了更多的相关资料,也能够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岛们开始对所看视频的内容提出疑问和不同意见。他们能够指出演讲者论证的过程不够严密,或者有的例子并不准确或查不到出处,甚至还有小岛指出了比尔.盖茨的那个演讲内容已经过时,盖茨基金会做的那个项目已经被证明失败而终结。由此,大家又进一步探讨了某种技术、教具、教学方法如何才能给教育带来真正的改变。

本周围绕 “如何学习”  的讨论,我仍然提出了几个问题帮助小岛们反思,比如 “当我们在听别人分享的时候,是真的在倾听,还是在脑子里抓紧时间思考接下来自己要说些什么?”  但是这一次的讨论主要由小岛们自己来进行,彼此分享各个组是如何实现共学的,以及收获是什么。小岛们分享的内容从如何帮助英语不够好的伙伴更好地理解视频内容,到如何与忙碌的伙伴约定语音交流的时间,不一而足。

一位小岛在复盘时对本轮学习如此写道:

“共学小伙伴们就同一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提出各自的疑惑,又发表了各自的理解,随后留下了希望继续研究的问题,这让我特别期待下一次的讨论。

当天是大年二十九,武汉宣布封城。


【 第四周 】

本轮学习是春节之后的第一次共学。方式和上一轮又有一处不同:本次线上共学时分组讨论的问题不再由我提出,而是各组自己提出。所以本周,每个组会围绕自己小组的共学内容提前在群里发布不少于三个希望讨论的问题。

这一轮的共学被小岛们普遍认为是最有 “心流” 的,也是群里最热闹、讨论最激烈、石墨文档内容最丰富的。容我直接引用一位小岛复盘时写下的内容:

 “在第四次共学中,我实现了将个体、学习者角色和学习内容三方面的联合。学习内容是完全服务于个体的生活,同时,全人参与,完整的身心浸入到学习中。

我除了观看《玩不仅仅有乐趣》视频2遍之外,还阅读了《园丁与木匠》书中关于玩耍的内容。积极参与了微信群里话题讨论——‘玩耍的片段是如何与你今天的生活联系起来的’。接着,小组线上交流探讨,从视频内容到‘what's play’,从困惑之处到‘你是一个会玩耍的人吗?’,从童年玩耍经历到成年后的思维模式,从好玩的玩耍方式到成人如何玩耍等等。讨论由原定30分钟延时到1.5小时。联合了过往看过的书、经历的事,大家在欢笑声中分享,完全不知疲累,讨论结束时间是凌晨19分。最后,小组共创输出一篇文章。

以上只是学习前期的‘甜点’。真正的学习‘正餐’却是大家在大组中就问题进行的讨论:‘你认为好玩的玩耍方式有哪些?’、‘玩耍是有目的的吗?’ 大家不断add on,不断互相垫砖。每个人用自己的思考去构建剧本,可是谁也不知道故事停在何处。每个人不断发起对话,不断使得他人能够发起他自己的对话并进行回应。剧本不断发展,大家不断喜出望外。学习这场游戏没有终结,只在延续。

这次学习对我来说,不像学习,更像是一场好玩的游戏。我们在游戏中去开放所有能联结他人和联结自我深度互惠的可能性。”

——共学小组成员X.L.L

这一次,关于“如何学习”我只是在听小岛们的分享,没有再提问。


【 第五周 】

本周,每位小岛要做的是自我复盘,并以一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文章来结束在这个项目中的学习。复盘是群岛的每一个学习项目——乃至每一个小的活动——结束时的标准动作,也是整体的学习体验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位小岛这样总结自己的收获:

1.从顾老师身上学到的:一个带领共学的人应该做什么准备?ta的角色是什么样的?

2.从环境设置上学到的:一个共学的环境需要哪些要素?

3.从讨论中学到的:如何激发起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思考?

4.从自己的习惯反思中学到的:我自己如何学习?可以如何学习?我可以学习什么?

5.一个人的学习和共学有什么差别?如何把这种体验转化成我可以使用的行动?


另一位小岛写的复盘文章题为《自认为的“学习者”到真正的“学习者”》。文中总结了自己的三点收获:

1.【态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老师给予的任务驱动到自我学习的动力驱动)

2.【方式】从接收单向度信息到深度学习

3.【群体】从“Ta是老师”到 “人人都是老师”


在周四最后一次的线上集体共学中,我也向小岛们讲解了整个学习项目的设计思路、我的洞察,以及我的收获。

群岛非常强调底层意识和行为模式的转变,而这些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去教授,所以在群岛的学习主要通过在实践中的真实体验和不断反思来进行。

作为该学习项目的发起人,我通过每一轮进阶式的设计,让小岛们逐渐体会教育形态的变化。最开始,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由老师指定,学习者对共学的期待也主要是 “我说你听” ,讨论的问题和补充的学习材料也都是由我来事先准备好。随着学习的深入,无论是在学习的内容、协作共学的方式,还是要讨论的问题、成果的输出等学习的方方面面,学习者们开始掌握越来越多的主动。

这个转变过程中,我的「垫砖」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我不断地做出示范,展示出一个终身学习者、深度学习者应有的学习状态。用 “四个触角” 进行探索,原本就是我一贯的学习方式。小岛们看过的视频我都看过,他们回答的四个问题我自己也都会回答。第一周共学结束后,我向小岛们展示过我是如何解析和记录一个演讲的内容结构和论证过程的,小岛们后来根据这个示范产生出了更多的记录方式。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垫砖」

另一方面,我通过不断地提出反思性的问题促发小岛们产生一次又一次的 “WOW!” 或者 “Aha!” 的时刻用有些小岛的话来说,这是一种 “不断感觉羞愧” 并进而激发改变的积极体验。每一周的线上学习结束后,我还会提出后续的思考题,并在群里发布更多的补充学习材料。起初,这些问题和学习材料是我事先准备好的,后来就变成了根据周四线上集体共学时小岛们讨论的内容给出。他们讨论得越深入,“触角” 深得越远,我垫的 “砖” 就会越多,越精准。

小岛们的学习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特别是因为他们每个人所在的教育领域不同,所以每一次探讨都能丰富我对特定教育主题的认知和经验。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原本我看这些视频都是在TED官网,后来受一个小岛的启发,我改为在B站上观看,好处是我会看到弹幕,看到其他观众的评论,而这些评论有时会激发共学时的讨论。

教育者想要改变自己对于学习的底层认知和行为习惯,显然不是仅凭一个为期五周的学习项目就能彻底实现的。群岛有一句话描述人发生转变(Transformation)的过程:自我觉察、刻意练习、形成习惯。

群岛里的任何一个学习项目都首先要唤醒学习者的自我意识,促使ta对某一个问题保持自我觉察。同时,每一个学习项目也都是一次刻意练习的机会。

(甚至每一个活动、每一个动作都可以是一次刻意练习的机会——当你在做分享时,可以刻意练习如何在有限时间里精准表达;当小组在讨论时,可以刻意练习有效地协作在线会议的能力……)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 “教育应该是一场无限的游戏” 。

每一个学习项目结束时,都应该能够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和新的探索方向,从而开启又一场学习之旅。

在这个“看TED,探教育” 魔力块结束之后,参与共学的小岛们最近又自发地做了两次复盘,并记录在了石墨上。我去看了他们的记录,发现那两篇复盘记录居然比共学期间各小组写过的任何一个文档都更长。我有些诧异,更觉得欣慰。他们记得这么多学习过程中的细节,能够做这么深入的自我反思。也正是受到他们的激励,我才花时间写下了这篇文章,也算是自己的一次复盘。

你可能感兴趣的:(群岛 | 顾远:教育者如何成为好的学习者?--以一个线上共学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