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微观经济学原理 -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市场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调整市场价格,那这个价格是最合适的吗?有没有更好的价格呢?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例如张三买唱片,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100元,但是实际支付的价格是80元,则产生了20元的消费者剩余,此指标可以衡量买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

边际买者:价格如果比最高支付意愿再提高一点就首先离开市场的买者。

价格降低会增加消费者剩余:

- 原有的有更高支付意愿的消费者由于支付更少而变得更好,增加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

- 新的消费者由于价格更低了,而进入市场购买,又增加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就是价格降低后,需求曲线与价格的面积变动的部分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自己感觉到的利益。国家政策通常支持正当驱动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通常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好指标。

供给给予了能以最低成本生产的企业。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衡量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

边际卖者:如果价格比成本再降低一点就首先离开市场的卖者。

价格上升会增加生产者剩余:

- 原有的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增加

- 新的生产者由于价格上升后也进入市场

=> 生产者剩余就是价格上升后,供给曲线与价格的面积变动的部分

那回到主题:由自由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是合意的吗?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把总剩余作为社会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

总剩余 = 买者的评价 - 卖者的成本

十大经济原理中说到社会面临权衡取舍是在效率和平等之间。

效率是怎么提升总剩余价值,有两个方面:

- 降低生产成本

- 让对产品服务评价高的消费者消费

平等是考虑市场上的各个买者与卖者是否有相似的经济福利水平。

市场均衡将总剩余最大化:

- 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用买者的支付意愿来衡量

- 自由市场将物品的需求分配给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的这些物品的卖者

- 自由市场生产出使总剩余最大化的物品量

如果社会计划者干预市场,都不能使总剩余最大化,出现浪费,效率并不是最优,所以中央计划经济不能良好运行。

以上分析非常理想化、简单化,所以会有市场失灵的情况:

- 市场势力:局部市场中,单个的买者或卖者能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

- 外部性:市场交易除了影响买者和卖者,可能还会影响未参与市场交易的人,例如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等

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社会福利,公共政策就需要纠正这些问题并提高经济效率和平等性。微观经济学家花费许多精力研究什么时候会发生市场失灵,以及哪种政策能最有效的纠正市场失灵。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7章:微观经济学原理 -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