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二年级的小辣椒,辣死小豆包……去年入学的小豆包们,小一生涯就快要结束了。马上成为小豆包的孩子的妈妈,面对孩子即将到来的小一生涯也充满了忐忑,于是这场读书会就顺理成章了。
时间: 2019/06/22 15:00 ~ 19:00
地点:茶阅世界-治己茶馆
主题:亲子
参与者:晓曼(主持),百事可乐,李丹,美芳,小丁,文平,吴晗(旁听),肖颖(旁听)
分享的书籍:
- 晓曼:《伯克毕发展心理学》- 小学篇
- 李丹:《高质量的陪伴胜过“朝夕相处”》
- 文平:《高质量的陪伴胜过“朝夕相处”》
- 美芳:《我的9岁男孩》
- 可乐:《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 小丁:《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环节一:自我介绍,妈妈和孩子这一年的关键词
晓曼:交托给托班的一年级,担心孩子的睡眠不足。上学期因为陪伴时间太少,比较焦虑。下学期焦虑降低。但是有一点比较关心,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和孩子的关系时好时坏,可以讲道理,没法说到做到,给关系打分60分。
吴晗(九九妈):孩子容易兴奋、不受控制,话痨,上台又不说。关系好,可当朋友可聊天。妈妈懒,关心不够,不在意孩子的一些小状况。问题是作业拖拉如何解决?时间安排的太满了,如何建立习惯?自我评价是现在不焦虑了,心态平稳。
肖颖:上学期刚上学时对孩子控制过多,造成了很多问题,亲子关系恶化。到了下学期孩子竟然出现了厌学的状况,痛改前非,将孩子给爸爸管,直面自己的问题。慢慢放下控制,安全感变强,到了目前关系修复了很多,自认为可以有80分。(太膨胀了!)可以说是经过了一年的努力,我终于站到了起跑线上。
李丹:上小学后自己从事无巨细的管理开始放手,让爸爸管理大方向。结果孩子不适应,希望妈妈监督取得更大的进步,但是真的管的时候又嫌弃妈妈太罗嗦,在管与不管中间需要平衡。孩子状态放松,心中有数。
美芳:孩子已经三年级了,所以是回忆孩子一年级的状况。自己和善由于,坚定不足。一年级鸡飞狗跳,规则乱,只求学习跟上就行,学习习惯到三年机会开始出现问题。通过学习正面管教,关注学习的态度,孩子进步很快,自主性慢慢变强。和孩子的关系好,互相之间能够真诚沟通,可打85分。不过有了老二之后,陪伴时间减少了。
可乐:孩子五岁半,没上过辅导班,孩子很期待。困惑是,孩子需要建立什么习惯,如何建立?在意通识教育,如何建立环境,拓宽知识面。(晓曼的疑惑:自己的知识面不够,怎么办?李丹:能做多少算多少,不懂的和孩子一起学)
小丁:孩子小学二年级,幼小衔接做了两年。孩子坐不住,纪律上有欠缺。公立学校老师对课堂纪律要求高,对孩子有很深的偏见。面对问题,只看表面,不看深层原因。和老师沟通很多,但是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用强制呆板的规则要求父母和孩子,很难沟通。孩子心思细腻,是个暖男。但是上小学这两年的经历让孩子由幼儿园的灵动变得自我怀疑、怯生生。
环节二:九宫格讨论
第一个环节结束之后,大家都互相了解了如今的孩子上学的不容易。晓曼之前准备好一个九宫格,将孩子发展的各个不同领域放入其中。由于时间有限,这次只讨论了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的部分。
学习习惯
小丁分享了一个关于学习习惯的网课中提到的内容。学习习惯:方法+原则+坚持。习惯>成绩,是最重要的事情。孩子求学阶段四个最重要的事情:①认真听课;②独立完成作业;③课前预习;④课后复习
学习习惯不好的几种表现:
1. 拖拉型。
原因:孩子没有兴趣,没有责任感,没有计划。
解决办法:①不要催促,要去观察找原因。②学习时间管理,分解学习任务,番茄钟。③ 关注小进步,及时鼓励。
2. 情绪波动型。
原因:敏感,触动大,厌烦父母教导,社交问题,过于看重他人的看法。
解决办法:①调节父母情绪,不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家庭氛围很重要,亲子游戏;② 亲其师,重其道。正视老师的表扬只是一种行为。③生活不只是学习,理解孩子的得失心。④关注孩子情绪波动的原因。
3. 光说不做型。
原因:父母说话不算数,让孩子感觉自己不被尊重。孩子说话不算数,说到未能做到。家长原则意识不强,契约意识没有,不遵守约定。
解决:通过感兴趣的事情培养毅力,定立契约。量化表格。
4. 自暴自弃型。
原因:对孩子期望过高,过分管制,挑剔压抑,放任自流;表扬少,否定多,不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家庭争吵。最终导致孩子的自我否定和自卑。
解决:启发内在驱力,找到一个有成就感的兴趣。表达对孩子的爱。不做权威知道,和孩子讨论。
5. 马虎型,注意力不集中。年龄每增加一岁,多增加基础范围2分钟
解决:练习(棋类、美术、书法),家长坚持,有效强化(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
美芳提到,在正面管教中非常强调一点,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最关键的是孩子性格的养成,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成绩。
阅读习惯
李丹家的孩子读的是语文班,老师会组织全班同学开班级读书会,用各种方式共同阅读。看书,看同名电影,比较电影和书本的异同。和父母在家里看一本书,在课堂上现场画思维导图。我们都非常羡慕,名校就是好在这里啊。
另外,李丹家娃的阅读习惯非常好。学前就已经能够看完一本《小狗钱钱》了,大家纷纷向她取经。她的经验也很简单,从小买很多书,坚持阅读。而关于绘本到文字书的过渡,李丹的经验是可以先听,有兴趣了再买一系列书看起来。李丹同学也提到,小学整体环境的熏陶可以让孩子整体的阅读水平提升上来。(再一次表示羡慕)
拉仇恨的李丹同学给出的推荐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小猪唏哩呼噜》《一年级的小豌豆》《一年级的小蜜瓜》《我的小姐姐克拉拉》《波普先生和企鹅》《杜立特医生航海记》《夏洛的网》。自主阅读推荐:纽伯瑞大奖系列。
文平的战略:中国的阅读体系有问题(事实 or 观点,虚构 or 非虚构),关注美国的阅读体系(儿童时期的项目→成年后的论文)。
美芳的孩子已经三年级了,这时候的拦路虎由阅读升级成写作。孩子心中有千言,写出来干巴巴。梳理作文的结构,引导孩子填充每一步。李丹推荐肖复兴的《我教儿子学作文》。
课外兴趣
李丹家娃的学琴经历:孩子看到别人家娃学了,自己想要学→不能坚持每天练琴→父母劝他放弃→孩子自己有要求→参加比赛获奖→更有兴趣去学了。这是一个由外在的驱动力变成内在驱动力的过程,孩子经历了失败,想要放弃,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完整的闭环。对于孩子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李丹自己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和不同的学琴机构套近乎,创造机会给孩子体验到成就感。
美芳也分享了一个故事。有的孩子在小时候学琴学的非常痛苦,但是在孩子长大了自发要求开始练琴,即使这时候学业的压力已经很大,但是仍然每天坚持练琴。所以学习的时间点也很重要,有了内驱力,进步就会很快。
文平认为兴趣爱好应该以孩子的需求为主。目的是认识有意思的老师和朋友。孩子交到好朋友,妈妈深耕大人的关系。可以选择合适的机构,低年级要多尝试。
环节三:成就事件
美芳:全家与英语老师关系的修复。引导孩子观察老师的优点,一点点小优点都无比放大。
李丹:学习钢琴的这段经历,让孩子获得了成就感,对其他更有信心了。
晓曼:学习英语的经历。从对英语的排斥,到现在能够认真、投入的学习,还能够参加英语比赛。每天早晨听英语磨耳朵。
可乐:面对家庭中不同的意见内心更笃定,教导女儿忽略情绪,把重点放在该做的事情上。
肖颖:对孩子的态度由嫌恶变为发自内心的爱,越来越能够接纳孩子的方方面面。
吴晗:由嫌弃唠叨孩子,变得更加笃定平稳接纳。
小丁:熬过了两任班主任,面对了学校的这么大的压力,对孩子、对妈妈、对整个家庭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自我反省
读书会结束后,对于我的冲击还是挺大的,因为感觉到自己确实是落后在起跑线上啊。。。我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很不稳定,对孩子的接纳就时好时坏。如何让自己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平静接纳、面对解决,是我要不断努力的方向。从读书会中,我看到了大家为孩子做的那些事情,也看到了自己回避面对与孩子之间的很多问题。和孩子关系的好转只是一个起点,我还需要花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去了解他内心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这两天我也在和娃爹讨论分工,打算要一点一点慢慢做起来,去帮助孩子疏通心中堵塞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