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父亲离开我们己经七年了,每年的清明照例只有我来扫墓。坟墓四周的灌木丛年年的疯长,砍都砍不尽。去年冬至从路边修了条小路通到墓地,才几个月,就被野草棘刺覆盖。

图片发自App

父亲育有四个子女,两男两女,按中国人的习俗来讲是相当的圆满。可外婆从来就不喜欢这个女婿。

我们几个小孩都是外婆带大,父母都在离家二三十公里外的单位上班。父亲、母亲、外婆和孩子三地分居是当时我们家的现状。如果是当今社会,是每天下班就可以与孩子们相聚的,因为最不济的话电动车总是有一辆的,回家也就是十多二十分钟的事。可在七十年代,交通远没现在发达,父亲很少回家,除非母亲也在家里,否则就算休假,他也是到母亲的单位上去。这是我外婆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外婆就一个女儿,在乡下,虽然外婆家没有种田,但菜园子是有的。在那个年代蔬菜都自己种。种菜种好了其实不比种田轻松。挖土,浇地,搭棚,每一样都是力气活。而这些都是外婆一个人弄,我是从九岁开始为家里挑水,慢慢的帮外婆做点事的,谁让我是老大呢,而且是个男丁。

父亲是学机械的,因为当兵当的是卫生兵,退武后分在了医院。但毕竟不是学医的,不会看病。后来通过关系调到了县农机厂上班,倒是对了他的专业。再后来又调到煤矿上搞修理。

父亲很早就退了休,据说是矿上的男工五十就可以退休。

这也是我外婆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二。外婆说一个男人,五十岁就不干活了,没用。

这一点是外婆误会了父亲,虽然父亲退休了,但没有不干活。他先后养过鹌鹑、牛蛙、泥鳅。虽然都没赚到钱,但我记得鹌鹑蛋是吃了不少。牛蛙也吃过,但他养的泥鳅我是没见到过,听父亲说是泥鳅跑了。

父亲其实是个老实人,不爱说话,不善与人打交道。这也是他的缺点,工作几十年连一官半职也未捞到,朋友都没几个。按现在的话讲就是情商低。偏偏他就把这点基因毫无保留的传给了我。

折腾过养殖后,不知是不是热情己耗尽了,反正后来什么也不干了,倒是经常往河边跑,不是去钓鱼就是去看钓鱼,一呆就是一整天,这倒是一个退休工人的生活常态了。钓竿从手竿到海竿,钓椅到钓箱样样都置齐了。这一钓就是十多年,直到生命的尽头。十足的钓迷一个。

图片发自App

这些年,后人给死者烧的东西也是与时俱进,有烧车子、房子的,有烧iphone、平板的。我在香烛店倒是没有找到钓具,否则也给父亲烧一套去。不知道那个世界有没有钓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