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梦境 | 穿越1988

积累了无数素材后,我想认真写写我在台湾最喜欢的城市——台南。

台南是我已经去过四次的城市,并且我可能还会再去。它就像是一座神秘的古墓,每一次考索都会有惊喜的发现。

我钟情老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台南老城就像是杯底不愿洗去的茶渍,有既往欢愁岁月的氛味,哪怕饮白开水也可以再品尝到之前的味道。这座老城在历史的纵切面上布满了记号与伤痕,赤崁楼、安平古堡、震毁的孔庙...

但它的氛味绝不止是这些文物古迹,我们从最开始明确的目的指向,到后来干脆无所求的漫游:狭窄的街道,充满灵性的百年榕树,红墙掩映下的凤凰花,即使是路边的居民楼都散发出独特的年代美学。

老城往往丧失活力,昏昏欲睡,但台南在破败中又有生活之美学需求和独道的艺术迷思,仿佛从年迈的老阶苔藓里开出娇幼的小野花。

除却著名的台南文学馆、美术馆、奇美博物馆

还可以在台南发掘到许多有品味的古着店

咖啡馆、旧书店、和影像CD铺子

凡你所想。它智慧地将经年累月的历史气质撩拨起来投在日常的事物中,使得吃穿住行的有关一切都充满陈年的质感,因此在台南,大可将老味穿在身上,收入囊中,喝进肚子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些置于生活中的,真实的台南人。如果可以,我真想做一个台南人,即便是生意火爆的牛肉汤店都悉数在上午11点关门休息,那些流动的食铺更是任性地标明:出摊时间——依荷包而定。

这里存在着上个世纪的单纯岁月,人们几乎不会掏出手机,而是在路边躺椅上看看报纸,坐在孔庙前下棋聊天,或是点上一杯咖啡放空...商贩们坐在地上数着零钱,理发厅里坐着挽面的阿公,公路上有一些开不快的旧式机车。我们批判的、厌恶的后现代都市,在台南杳无踪迹。

就让我们回到过去,去度过无忧无虑的上世纪一天吧。

-穿越1988-

8:30 | 國華街

几乎不可能在台南看到妆容精致,踩着高跟鞋的都市女郎与穿着西装,系上领带的精英男士,这是台北的景观。奔波不会出现在台南的清晨,空气里不会有濒临迟到的紧张感。

上午?

我想大概到太阳爬山山头,这个城市才会出现一点生命迹象。

11:45 |  康樂街

台南人爱美食,正午的忠孝街和康乐街挤满了饕客。

这里的食物清淡偏甜,在地人告诉我,是因为台糖从前在南部十分珍贵,为了向客人展现大方,则会多搁糖,久而久之成为了口味的习惯,甜成为了必要的调味。

在台南吃饭总是不会踩雷。

鳝鱼意面是重庆人最喜欢的酸甜鱼香口味;虾卷酥脆鲜甜;

经典的台南肉粽软糯弹牙,上面敷一层微甜滑腻的酱油膏,绝佳的搭配。

在公路旁吃饭,爆炒的炊烟缭绕头顶,机车轰鸣为用餐伴奏,在台南,吃食可以无比随性。

13:20 | 廟口冰鄉

在台湾,几乎遍地都是神社庙宇,而台南尤其多。神明们从不高高在上,信仰与生活糅合在一起,妈祖管出航,月老管姻缘,保生大帝管健康,皆容许凡人与之亲密无间交谈。闲逛时看到一间庙口冰店,我们坐在红色的露天棚子下,共享一碗布丁牛奶西瓜冰。

午后的阳光从红篷透露,过滤成夏日氛围浓郁的红光,让大碗冰色泽更加鲜妍。奶味浓郁,布丁扎实醇厚,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大碗冰,如朋友所说:“在神明面前不敢偷工减料。”

我们慵懒地吃冰,驱散骄阳下的暑热,时间流逝何其之慢。抬头间就是庙口为神明演出的戏台,一个阿公在戏台上四脚朝天的午睡,度过漫长混沌的台南午后。

15:40 | 窄門咖啡

我曾在窄门咖啡度过两个理想的下午,第一次是雨天,第二次是晴天。奇妙的窄门藏在街道旁的缝隙里,几乎只容人侧身通过。

好像一场魔幻的穿越。

郑愁予为他作诗:“咖啡香了,连骆驼都要通过窄门。”

晴雨之间,窄门咖啡都是美妙的,雨天的下午,在窗旁可以听见汽车划过公路的水声,忧郁又缠绵,适合点一杯酒香醇郁的爱尔兰咖啡。晴天的下午,阳光投射在窗旁的桌上,温柔清朗,适合饮酸甜可人的橙子冰茶

最有趣的是翻阅来客留言簿,可以看到生活的哲思、旅途的记载还有许多可爱的涂鸦。

除了我们普通人,高行健、王安忆、舒国治、余光中……一众作家都来留言过。最珍贵的是窄门咖啡几乎没有游客氛围,来这里的人都松弛地同对桌的挚友或爱人聊天。·

时间流动,一直坐到黄昏,店里就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老板娘Jessica为我们拍照,放我们喜欢的花样年华背景音乐,夕阳晕染在木地板上,令我很想要跳舞。

一下午几乎没有看手机,忘记了所有的社交软件,只有简单的交谈或阅读,感受旧日时光。

19:14 | 神農老街

夜幕降临后,台南进入一种我所认为的“高光时刻”,无论是色彩斑澜的广告牌,还是神庙的灯笼。

神农老街更是挂满腥红色的灯笼,一位日本少女坐在地上唱印度歌谣,夜晚飘摇在神秘的灯光和歌声里。

沿路漫步,台南老城好像从午睡中苏醒过来,雨后的夜晚既清澈又浓郁,像是饱睡后的神采奕奕。

19:40 | 康樂街牛肉湯

我以前从来不会在陌生城市吃第二次我吃过的东西,但现在我逐渐愿意和重要的人一起分享,希望能看到他像我第一次造访时惊喜的模样。 牛肉汤对于我还是太淡了,需要酱油膏和辣椒才能入口,但广东朋友觉得很本味。

第一次吃生炒牛肝非常惊艳,外脆内嫩,咬一口汤汁溢满口腔,十分膏腴。 这是上个世纪的古早味晚餐,装在小碗里,伴着大头电视机的嗡鸣播报,无与伦比的质朴小日子。

23:10 | 全美戲院

“1950年全美戏院诞生,年轻的阿爸、阿母到这里约会看戏。全美是许多台南人的美丽回忆。美丽、哀愁、初恋、喜乐…将我们的记忆成为老戏院上演的最佳影片。”

售票员在隐蔽的洞口后面,一张票可以看两套非院线电影。

从狭长古旧的走廊穿过,拉开铁门,一瞬间像是穿越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录像厅。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度过了台南的午夜,一切像是虚实之间的幻象。

23:40 | 台南車站

拼命赶上了末班车,疲惫感在落座的瞬间袭来,恍恍惚惚半梦半醒之间,轨道声响和列车轰鸣成为了记忆里的催眠歌。

我做了一个上个世纪的好梦,和爱人穿行在上个世纪的街道,看了一场上个世纪的录像厅电影,梦里有一棵巨大的榕树,我把不愿意告诉别人秘密说给树洞听,然后再用泥巴把树洞封起来。

离开的时候,风吹树叶,它在光晕里摇摆,像是跟我回话。虚虚实实,一切场域和身旁的人都像是虚幻却又确实存在。

00:45 | 高雄車站

梦醒。

台南城市的氛味,像是某种迷迭香,让人不免进入虚妄的幻境,成为一个浑浑噩噩的食梦人。

梦总是会醒的,我当然不是一个逆城市化的疯子——没有人愿意回到漏雨屋棚、发霉地板、厕所公用的“田园时代”,没有人愿意只能取乐于晨报和大头电视,都市是美好的,梦醒后也是光明的。

只是因为出生在快节奏的大时代、千篇一律的大城市里,台南给我带来了梦寐以求的“上世纪怀想”,这实在太令人感动了。

END

2019.05.13 

高雄 西子湾

你可能感兴趣的:(台南梦境 | 穿越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