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渡说:“非常喜欢贾科长的这部影片,算是交了一份迟来的影评。”
1
每每谈及贾科长的影片,总是要想到赵涛的。
《 go west》这首歌一共出现两次,1999年的故事开头,以及2025年的故事结尾。
一群人狂欢着的disco,和一个人的雪中独舞。
一首曲子,跨越了26年。
影片的一个很大亮点就是,在时间轴上的1999,2014以及2025年三个时间段,在电影画面上分别以4:3,16:9,2.39:1对应着呈现给观众。
故事开始在山西汾阳,结束在庞大而遥远的2025。
很多人表示,这部电影的开头就劝退了大部分人,它粗糙,陈旧,甚至土到掉渣。
但贾樟柯就是很直白地在告诉我们,影片的基调就是这样,因为从前就是这样很慢很慢的。
这种写实的镜头语言,塑造的内容往往普通平淡,但也坚硬有力。
这不仅仅是一段既非“几何问题”,也非“代数问题”的三角爱情故事,也是揭示了人类命运伤疤的真实走向。
2
梁子照相的大合影里,站着和他一样为生活奔波的煤矿工人。
这里的镜头呈现一个由远及近的状态,他十年的时光,随着旁人的散去而散去,留下他一个人松松垮垮地站在原地,一身的桀骜不驯被时光的洪流轻松卸去。
就像原先在笼子里看见的老虎,再威猛,如今也不过是在做困兽之斗。
他是社会阶级的底层,和去了墨尔本的煤老板晋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山河都已经不再,故人又何谈再见。
这部影片里,出现了很多小人物,这些镜头甚至没有给我们什么记忆点,往往是一片人物群像的镜头就带过去,写实到让人为止颤动。
因为习惯了将电影当做艺术的我们,不会去注意这些边缘人物。
但生活就是这样,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极其普通的人,镜头里的他们,是我们现实生活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渺小、平凡,没什么有力的话语权。
贾樟柯导演愿意将他们呈现在镜头里,作为观众的我,感受到了这份细腻且浓厚的人文关怀。
3
影片取名为“山河故人”,厚重而遥远。
山河在变迁,故人也在变化。
影片里张晋中在过去用炸药炸的黄河,那时候在河滩边站着的是他和沈涛,梁子三个人,如今,沈涛站在这里,黄河中间架起了一座大桥,河对岸也起了一座座高楼,而身边的人也换了。
时间轴上的不断推动,让我们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这些概念有着很深刻的理解。
在影片第一段的过去,张晋中以为他拥抱了未来,成为了理想中的资本家。
却在2025年的中晚年,对着一堆买来的枪支说着他没有“敌人”可打,对应着在1999年说的要弄死梁子这个情敌,这里就是在怀念着过去。
在晋中和沈涛结婚后,梁子将钥匙扔上屋顶,表示他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走上了外出打拼的路,却在身患绝症后,携妻子和孩子回乡借钱治病,在朋友嘴里听到两位故人已经离婚。
影片中最“像”未来的人的张到乐,即刘涛和晋中的儿子,他不讲中文,满口英语,在妈妈已经留恋过去的时候,已经大步奔向了未来。
可后来脖子上挂着的妈妈给他留的钥匙,同样表示了他也终究成为了缅怀过去的人。
4
2025年,看起来无比遥远,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追逐着梦想中的未来,也曾以为自己能追的上这永远流动的未来。
可真到了2025年,连我们一开始“吹捧”的美元都成了老古董了,又有什么是能真正值得我们去传承的呢?
时间的流转和变迁是不可逆的,连山河都不能永恒地存在,更何况故人。
可作为有感情的人类,我们终究会站在某个节点仔细地回望过去。
所以不妨留一只母亲的麦穗饺子,存一把故乡的家门钥匙。
仔仔细细地,回望曾经存在着我们的山河。
——END
岁月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