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的学习力》:中日不同的教育理念,权当自己“水土不服”了

教育之难,难在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适合所有的孩子!何况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不同理念、不同人群。

一年前读《怎么才是最好的学习》,被日本学子炙热的学习热情所感染,尽管升入东京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被普遍认为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然而,名牌大学激烈的竞争,又岂能让所有学子达成心愿?!

如今读《男孩的学习力》,有关日本教育,一个是韩国KBS《Homo Academicus》制作团队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一个是所谓的风靡日本的高升学率辅导机构VAMOS的创始人所著。按理说,后者更具说服力,可结果呢?总颠覆人的认知,甚至让人怀疑自己这么多年的教育方式难道多半是错的吗?

对于此,作为一位中国妈妈,我权当自己“水土不服”了!

01 《男孩的学习力》

开篇序:提高男孩子的学习能力,得讲究方法。

反问一句:提高女孩子的学习能力,难道就不需要讲究方法了吗?

读这本书,纯属偶然。你一定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满199-30、满99-10,是的,一是凑满减,二是谈不上喜欢,但可能还不算讨人嫌。果然,低价买回来的东西多半让人觉得自己可能吃亏了!

不过,对于“不速之客”,看过、读过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关键是能不能接受,只有这样,才无后悔可言。至于这本《男孩的学习力》,能有这样一本书的存在,并且被翻译成汉语出现在中国家长的视野中,也不是单凭作者一支笔就可以做到的。不然,你写一本我看看!!

郭德纲说:有夸有骂才正常,夸和骂那是人家的事,你知道你该干什么就得了!

是,你写你的书,是夸是骂那是读者的事儿。

作者富永雄辅

毕业于京都大学经济系,是日本升学辅导机构VAMOS的创始人,曾出版《<极速成长的孩子>与<持续成长的孩子>的共同点》《培养出东大学生的家长在家都做些什么呢?》等。

VAMOS主张“零招生选拔”,以“先来后到”的规则招收学生,作者认为:不管什么样的男孩子,在这里都能获得成长的逻辑性学习法,都能让他提高学习能力。该机构每年可培养出大批的准名校生,升学率高居冬季辅导机构前三名,是日本众多父母眼中的升学胜地。

然而,简介归简介,在询问过常年居住在日本的朋友后,她给出的答案却是:

的确,众口难调,作者太难了!!

对于这本书在国内的宣传,某宝某东这样说:从学渣到学霸,只差一本书的距离!5条学习法则、13种思考力养成法,调动男孩积极性,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

那么,在这个宣扬“无性别差异”的时代,作者为什么要将男孩女孩区分开,独立分析不同性别孩子的学习力呢?

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女孩的左右脑发育更早且相对均衡,对比之下,男孩的左脑较右脑发育迟缓,于是,他们的语言能力相对弱了很多。

所以,男孩女孩区分对待,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当然,这其中并不排除男孩偏女孩气,女孩偏男孩气。如果有疑虑,推荐阅读这本书的“姐妹篇”——《女孩的学习力》。

只要方法正确,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学霸!

对于此,宣传语多半是为了吸人眼球,结果如何,那就不是一本书可以决定的了!

02 你是否忽略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社会学家说:我们应该正确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关系。

然而,每每说到“原生家庭”,很多人想到的是它对个人今后自我成长的负面影响。

人们常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孩子身上看父母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

在《男孩的学习力》这本书中,前半部分作者运用大篇幅描述激发男孩动力的7个不可思议的特征、提高男孩学习能力的5个绝对原则、“思考力”养成法、让成绩突飞猛进的目标计划术、“四门(算数、国语、理科、社会)必修学科”的26种最强学习法、让孩子自发爱上学习的13个“学习习惯”,最后一章节,与很多中国育儿书中所述无何异样: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怎能少得了父母的参与!

激发男孩动力的7个不可思议的特征

男儿本色:“不碰钉子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若能把我男孩的这些特性,并将其转化升级为优点,那么他们的学习成绩自然会突飞猛进。

对于此说法,作者“铿锵有力”的写作风格着实让人不服气,大概是因为同样简单的道理不只适用于男孩吧。何况,并非只有男孩如此、并非所有男孩都如此。

抛开书中的7个特征,我将其总结为: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要有一个“度”;

孩子想尝试的,尽管让他去做!犯错不可怕,有错才能改才能进步;

敢于挑战,独立完成某件事情;

奖罚分明;

孩子自信,切忌妄自菲薄;

“三分钟热度”不可取,劳逸结合,才能提高成绩;

当孩子取得小小的成功,鼓励孩子接受更大的挑战。

——5条学习法则

任何孩子都通用的“涨分”原则?!

作者口气着实不小,他似乎忘了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不过,好的原则还是可以借鉴的。

学习能力必定呈“阶段式”提高;

所谓“理解”就是增加知识点,并“连点成线”;

要掌握基础,则必须“温故而知新”;

涨分的关键在于“常规化”;

活用男孩子的“脑力偏差”。

的确,“原则”是要遵守的,但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确切来说,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教科书级的“硬性原则”,如最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对于这5条原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见识、对事物的看法等等慢慢有着自己的理解力,小小的大脑回路在遇到各种岔路时总能找到突破口。读了几千年的“温故而知新”,不管在哪个国度,似乎都不过时,回到现代社会,这大概就是复习的重要性了!

至于“脑力偏差”,当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不正是人们常说的一心一意嘛!点赞~~

——13种思考力养成法

“思考力”不仅在学习中有用,今后步入社会后也有用处。

的确,这一点还是非常认同的,我在想后来兴起的“思维导图”是否延续了这一点,唯有将点与点、点与线、线与线之间完美结合,才能更大限度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学以致用。

此时,如何培养思考力,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思考力与“知识储备”成正比;

比起文字,孩子一般通过“会话”获得知识;

“背诵窍门”会助长思考力;

男孩子需要“量”;

学习能力存在各门学科的联动性;

阅读理解能力也能靠“听”来提升;

“读书习惯”是思考力的基石;

“经验量”与思考力成正比;

切勿在过程中指出男孩的错误;

通过测试锻炼“实践能力”;

让思考力与“处理能力”齐头并进;

让孩子自己思考并决定,给他后悔的权利;

学习方式也让孩子自行决定。

对于此方法,选取适合自己的就好,比如作者在谈到第4点的时候说到:在记忆生字时,母亲觉得孩子写上10遍就记住了,但对于男孩,请让他写上30遍。我笑笑,并非拒绝让孩子写上30遍,即使是10遍,我也不会让孩子那么做,除非那是字典里尚可以查到的最难写难读的某个不常用字。

所以,在读过作者总结的所有方法时,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父母应该这么做

中国家庭惯用的“招式”: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那好的父母呢?在孩子看来自然也是别人家的。

有句话说:三流父母是保姆,二流保姆是教练,一流父母才是榜样。

看到这里,父母们不妨对号入座,不认可、不同意、可自觉反思。

作者在给出26个父母习惯后,比如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一起思考,再比如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学会坚持,还有不将自己的期待强加于孩子、教育孩子屡败屡战的道理等等,多半无异于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

然而,“母亲批评、父亲表扬”“反复批评”“2分表扬、8分批评”,甚至是“煽动孩子的胜负欲”,总让人无法接受。而当家长换个角度去想,似乎又相悖于前面提到的“适时夸奖孩子”,难免让人觉得自相矛盾。

真想就此放下,然好奇心又驱使自己不得不接着读下去看看读者还会给出什么“歪理”!果然,他没让我这位中国妈妈失望,我权当是自己“水土不服”了!

《弟子规》里有一句: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意思是: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坏了心志。

最简单的道理,小学生都懂,成年人更懂。

世间万物,再好的事物总有人不认可、不稀罕。回想这些年,这大概是自己第二次站在风口浪尖上去质疑某本书的价值。

最后,我想再次借用郭德纲的那句话来结尾:你写你的书便是,至于喜不喜欢读,那是读者的事情。

——END——


Hi,我是木子,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喜欢散步、喜欢发呆。愿与你分享生活中的每一道风景、每一个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男孩的学习力》:中日不同的教育理念,权当自己“水土不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