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背后的故事

      曹雪芹祖上沦为“包衣”人,就是旗人的家奴。但曹家跟的主子,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曹家虽然不是满族血统,但是却属于正白旗,所以后来的曹雪芹也算是八旗子弟。 

      康熙年间,曹家曾红极一时。因为曹頫在政治上赌错了,后来遭到雍正皇帝的清洗,曹家无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衰败之路。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此时曹雪芹不过是五六岁的孩子。曹家被抄家后,“蒙恩谕少留房屋,以资养赡”,曹家的家属不久便回京居住。

      1735年秋,乾隆帝即位,曹頫复官任内务府员外郎。至乾隆十年,朝堂又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曹家又被牵连了,再次被抄家问罪,这次比上次更为彻底,正如《红楼梦》的结局,“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曹雪芹少年曾经在南京及扬州生活。敦敏【爱新觉罗·敦敏(1729年—1796年),字子明,号懋斋,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五世孙,理事官爱新觉罗·瑚玐长子。敦敏与弟爱新觉罗·敦诚与曹雪芹交好。】诗有“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敦敏《赠曹雪芹》)。敦诚诗有“扬州旧梦久已绝,且著临邛犊鼻裈”(敦诚《寄怀曹雪芹》)。

      曹雪芹在二十几岁以后,住京郊西山,过着贫穷但自由的生活。南京、扬州的少年生活已是过眼烟云。

      曹雪芹从小爱好文学艺术,能诗善画。长大后生性旷达,落拓不羁,喜欢喝酒。在北京西郊住着时,与敦敏、敦诚二人为友。敦敏能诗,有《懋斋诗钞》,敦诚能诗文,有《四松堂集》,又有《琵琶行传奇》一折。

      据敦敏、敦诚的描写,曹雪芹的性格和生活状况是:

      1、诗风似李贺。“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披篱樊。”(敦诚《寄怀曹雪芹》)。今曹雪芹诗只有“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樊素鬼排场”二句,见《题敦诚<琵琶行传奇>》。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当年曹雪芹在瓶湖边“槐园”,观看敦诚作的新戏《琵琶行传奇》,写的一首七律的最后两句。当时的人,赞誉曹雪芹的诗有李长吉(李贺的字)的味道。从这仅有的两句诗来看,确实是只有曹雪芹这样的大手笔,才能写得出来。

      2、高谈雄辩,诙谐洒脱。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秋天,敦诚在长城喜峰口当差。写了《寄怀曹雪芹沾》一诗: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

      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

      扬州旧梦久已觉,且著临邛犊鼻裈。

      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接篱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敦诚这首诗,说曹雪芹或许是曹操的后人,也或许是杜甫(少陵)赞扬过的唐朝曹霸将军的子孙;说曹雪芹的文可比汉朝大才子司马相如,诗如唐朝鬼才诗人李贺。

      曹的妻子颇有文才似卓文君,且待客热情,小兄弟们很愿意来曹的家里饮酒论诗;赞曹妻为曹雪芹西窗剪烛,红袖添香,是文坛佳话。

      曹雪芹的家虽然贫寒,却诗友如云,他们扪手擒虱,高谈雄辩,推心置腹,甚是畅快。

      3、有傲骨,胸有块垒。曹雪芹喜欢画石头,见其傲骨嶙峋。敦敏《题芹圃画石》诗云: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瑰磊时。

      敦诚诗《赠曹芹圃》,诗中说到曹雪芹贫居北京西山时的窘迫景况,全诗如下: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 

      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阿谁买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4、喜欢喝酒,狂似刘伶。“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蒙诚《换曹雪芹》)“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敦诚又有《佩刀质酒歌》,写其“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答诗中有“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敦诚《佩刀质酒歌》)的诗句。

      5、生活贫穷。从下面诗句中可见一斑:“至今环堵蓬蒿屯”(敦诚《寄怀曹雪芹》)。“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若著书黄叶村”(敦诚《寄怀曹雪芹沾》)。“卖画钱来付酒家”(敦敏)。

      6、西郊山村所居,幽静可爱。敦敏《赠芹圃》诗云:“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酕醄白眼斜。”

      7、卒时当在壬午除夕(一说癸未年底,公元1763年或公元1764年)。敦诚挽诗有“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瞑”之句,雪芹卒时有新妇作未亡人。据敦诚《挽曹雪芹》:“四十年华付杳冥”,据张宜泉《春柳堂诗稿》:“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

      曹雪芹在西山村居,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二十余岁动笔,直到死时仅完成八十回,此外,有些残稿已失。八十回本完成在近四十岁时,此后,似不曾写作。(《曹雪芹与红楼梦》,浦江清(1904.12.26-1957.8.31),江苏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与朱自清合称“清华双清”。)

      裕瑞(爱新觉罗·裕瑞(1771年-1838年),字思元,清朝宗室)《枣窗闲笔》云:“ ‘雪芹’二字,想系其字与号耳,其名不得如。曹姓,汉军人,亦不细其隶何旗。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锋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层致。”

      又云:“余曾于程、高二人未刻《红楼梦》版之前,见抄本一部,其措词命意,与刻本前八十回多有不同。抄本中增处、减处、直截处、委婉处,较刻本总当,亦不知其为删改至第几次之本。八十回书后,惟有目录,未有书文,目录有大观园抄家诸条。与刻本后四十回四美约鱼等目录,迥然不同。盖曹雪芹于后四十回虽久蓄志全成,甫立纲领,尚未行文,时不待人矣。又闻其尝作戏语云: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即为之作书云。”

      据此可以看出,曹雪芹写作《红楼梦》,还没写完,就去世了。真可谓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巨大的损失。

      曹雪芹虽滑稽诙谐,其写作《红楼梦》的精神是认真严肃的。第一回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一书的名称,历来也有许多版本:

      (1)《石头记》。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补天所未用的一块顽石,被一僧一道带往世间经历一番,把经历刻在石头上,故名《石头记》。

      (2)《情僧录》。空空道人(空空道人,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幻异人物(首见第一回)。因访道求仙,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经过,见一大块石头,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详载石头幻形人世,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即为《石头记》。)检阅抄录之后,改为《情僧录》,空空道人自改名为情僧。

      (3)《风月宝鉴》。东鲁孔梅溪(孔梅溪(清初诗人、戏曲作家)一般指孔尚任。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作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家。)题脂砚斋有批云:“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书中说,梅溪,乃棠村的影射,雪芹又号芹溪。脂本评语中亦有梅溪评。题此名说明起初计划是一部劝人脱离情欲的书。

      (4)《金陵十二钗》。“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悼红轩》,出自《红楼梦》第一回,记述道:“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后又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也许可以说,中国历史上除了司马迁作《史记》,再没有人像曹雪芹这样以全部的深情和心血投入于一部著作的写作。但他去世时,本书并未定稿,部分回目下的文章不完整,而且80回后的稿子也被“借阅者遗失了”)。这是为女性立传的书。

      (5)《红楼梦》。脂砚斋本有“至吴玉峰(吴雯(1644—1704)清代诗人,与傅山有“北傅南吴”或“二征君”之说。字天章,号莲洋,原籍奉天辽阳,后居山西蒲州,诸生。康熙十八年试博学鸿词,不第。游食南北,足迹几遍天下。其诗清挺生新,自露天真,为王士禛、赵执信所赏。著有《莲洋集》。)题曰《红楼梦》”一句。此从第五回中宝玉梦中听唱《红楼梦》一套曲子而来。“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周汝昌校本《石头记》中的原文“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金玉皆无好收场,笼括全书意旨,富贵荣华,情爱都为一梦。使人从幻境中醒悟,体味真实人生的苦味。

      (6)《金玉缘》(金玉缘,《红楼梦》程甲本系统的一种版本,全名《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得名于《红楼梦》中宝玉与宝钗的金玉良缘。初版为清光绪十年(1884)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习称“王、张、姚合评本”,今名《红楼梦》三家评本。)坊间俗称。此一种最为俗气。此书在坊间流行,用了三种名称:(1)《石头记》;(2)《红楼梦》;(3)《金玉缘》。而《石头记》实在是最好的,是自始至终的总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