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残相遇

        知道老残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因为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课中的《明湖居听书》的课文,它是《老残游记》中的一个篇章。作者老残叫刘鹗,他可是一点也不残的文化人。为什么叫老残?因为《老残游记》是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郎中在游历中的所见所闻。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是个“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故而人们也就对号入座,称刘鹗为老残了。

       与老残相遇,还是在两年前的时候到省城闲逛。在小吃一条街的芙蓉街街口,遇到老残。老先生坐在茶摊上,品着香茗,神情专注地听女说书艺人说书,因为是女艺人自然的就想到了《明湖居听书》的课文。仅从雕塑看是分不出黑白的,究竟是黑妞还是白妞,咱也不知道。当时看到老残的坐姿,我是当真把他看作是一残疾人的。国庆节期间,在小城的大清河游玩,大清桥向南没走多远,又一次遇见了老先生。这次相见瞬间就让我改变了认知,老先生身披鹤氅,双手倒剪,目光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小城的方向,俨然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武馆形象,哪还有丁点儿的斯文气息。

查阅资料,老残还真的到访过小城。在他的《铁云诗存》一书收录两首写于齐河的诗。一首是《腊月宿齐河城外》:魄落魂消酒一卮,冻躯围火得温迟;人如败叶浑无属,骨似劳薪不可支。红烛无光贪化泪,黄河传响已流斯;那堪岁月荒城道,风雨千山梦醒时。一首是《齐河题壁》:地裂北风号,长冰蔽河下。后冰逐前冰,相凌复相亚。河这易为塞,嵯峨银桥架。归人长咨嗟,旅客空叹咤。盈盈一水间,轩车不得架。锦筵招妓乐,乱此凄其夜。

史料记载这两首诗是在光绪十八年(1892)刘鹗写于齐河治黄工地的。众人周知,包括齐河在内的鲁北一带属于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这一带曾多次受到过黄河决口的危害。但从北宋黄河南徙夺淮入海,一直到清中期的800余年中,鲁北一带再没有受到过黄河的极端危害。清末咸丰五年(1855),黄河于河南兰考县的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使鲁北一带重新置于黄河的威胁之下。

       先生再次光临小城,昔日被黄河入海夺走的大清河重现天日。如今的大清河波光粼粼水清草美,水中画舫、游船穿梭如织,两岸绿树成荫、景点密布、花卉飘香,孩童们在金色的沙滩上尽情嬉戏,雕梁画栋的仿古长廊人们载歌载舞,举目四望大清河处处是欢声笑语、鸟语花香就连你当年写下的诗篇,也被镶嵌在大清河畔的中国第一历史碑廊。

       老先生你今天驻足在大清河畔,看着小城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遥想当年的旧况,不知又会发出几多感慨,又会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赞美小城的篇章。

2018年10月8日  老姜不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老残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