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第一至第六章及十至十二章复习

主讲:卿,吕,菊

  同学们好,我们已完成了《学而第一》《为政第二》经过80天努力,离预期791天的彼岸,我们理想的小舟才刚刚鼓风扬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八佾第三》的复习阶段。《八佾篇》的主要内容涉及礼乐之事,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那么今天呢,我们先复习第一第二第三章的内容。

第一章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是鲁国的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八佾:是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用8佾,诸候为6佾,卿大夫为4佾,士用2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4佾。

而孔子谈到季氏,居然用64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情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去做出来呢?

八佾舞于一个鲁国的大夫季孙氏主持的祭祀的典礼上,这是非常不适合的。这种情况,我们叫做僭越,就是逾越了你应该有的一个分际。所以孔子对于这样的现象,感觉到非常的忧虑,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接着来看第二章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雍 》:《诗经 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 语气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候。穆穆,庄严肃穆。

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诗上的这两句,助祭的是诸候,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 ,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接着来看第三章: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纵观我们今天复习的这三章内容,大家是不是发现其中有一个非常紧密的联系呢。礼乐制度是以乐来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第一章大家知道了,阶层不同,使用舞队的人数不同。前面两章主要是孔子对于僭越礼乐这样的一个状况忧心忡忡。各诸侯卿大夫用礼乐现象十分普遍,礼崩乐坏,社会道德沦丧,文化日渐散失,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亟需内圣外王之人改进。

而第三章呢,内圣外王之人,呼吁天下人,行仁和遵守君子之道。他的呼吁正好反映出春秋时代人心险诈和小人充斥的政治现象,是一个黑暗时代的回响。说明孔子所提倡的仁道的内涵及君子应有的修养风度。仁的实践先要克制私欲,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至於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一切言行都应合乎义理。

第四章: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

1、林放:鲁国人,字子丘,孔子的弟子。

2、礼之本:礼的本质,根由。

3、奢:奢侈,浮华,浪费。

4、俭:俭约,俭朴。

5、易:妥帖,完美,周全。

6、戚:忧愁,悲伤。

【译文】

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回答说:“这个问题问得真是好啊!一般的礼仪,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俭约。拿葬礼来说,与其仪式周全、隆重,宁可是发自内心的哀伤。”

第五章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释】

1、夷狄:泛指我国古代中原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

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汉族先民的古称。

3、亡同无,没有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偏远落后未开化的国家虽然有国君,还不如中原地区的国家没有君主呢。”

第六章:

【原文】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1、旅:古代祭祀名山大川的祭名。只有天子和诸侯有资格祭祀山川。

2、冉有:孔子学生,字子有,当时是季氏的家臣。

3、救:劝阻,阻止。

4、曾:竟,难道。

5、泰山:指泰山之神。

【译文】

季氏要去祭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这件事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哎呀!难道泰山之神竟比不上林放懂礼吗?”【原文】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1、谛:指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2、灌:谛礼中第一次献酒。

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谛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之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从《八佾篇》第一章开始,我们可以听到孔老夫子一声又一声的叹息。叹“八佾舞于庭”,叹“三家者以《雍》彻”,叹“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叹“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叹“杞宋文献不足徵也”,那这一章,又叹“禘,自既灌而往,无足可观”。从老夫子的一声声叹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当时礼崩乐坏、文化凋零的忧虑与惋惜,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那么该如何去看待老夫子的这一声声叹息呢?从夫子的叹息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呢?夫子的叹息、忧虑,不同于一般人对于个人的荣辱、得失的忧虑,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圣贤的忧虑,是一种伟大的忧虑。一般人所忧的,只是个人的苦乐、荣辱;圣贤所忧的,则是百姓的疾苦、文化的命运。我们有志于学习国学、推广国学的人,是应该效学圣贤,做一个有家国天下情怀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忧悲苦恼的人。如今,随着国家的强盛,我们的文化也开始复兴。“文化复兴,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像孔老夫子那样,自觉担负起传承文化、复兴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好,我们把第十章再诵读一篇。

第十一章:

【原文】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释】

1、谛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谛之说,意思为谛祭的规定。

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地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孔子是一位超级智慧的老师,不会浪费任何一个启发教育的机会,而且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境,孔子非常善于使用启发式的交流,这样可以启发听者自己去思惟、反省。这个特质,从前面几章的学习,我们也可以体会得到。禘祭,自古唯有王者才能行这样的大礼。鲁国作为一个诸侯国,硬行禘礼,在孔子看来,还是有非礼之嫌。但是鲁国毕竟是孔子的祖国,孔子向来有不谤国主的品质,对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上,决不私下议论是非,因为这样的议论,对于国家没有任何的利益,反而会使世人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轻慢的感觉。我们现在网络时代,很容易接受很多负面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我们也应该有正确的认知和处置的方式,不要妄加非议,更不要麻木的传播,这对于社会毫无利益,对我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孔子将禘祭之礼的意义看得很高,乃至于说懂得了禘祭之礼,就能通晓天下之礼,细细体会禘祭之礼,应该包涵儒家仁孝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天子向天下人示范孝道。孔子说,孝是德行之本,作为一国之君,真正做好了孝道,可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古人认为,真正的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以仁义之心服务社会。这样的人才不是一个小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人。这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勤修德行。如果我们能够真实的落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则社会人心必然趋向于真、善、美。

第十二章: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注释】

1、第一个祭:是指祭祖先。

2、第二个祭:是指祭外神。

【译文】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们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了解了周礼中真正的祭祀前行准备的内涵,我们可能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孔夫子可以做到这样祭祀至诚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会说,如果不能亲自参加祭祀,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因为祭祀的形式,虽然可以替代,但是那种忆念祖先如在眼前的至诚,那颗与祖先心性相通的那颗心,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祭祀,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少谈及的内容,其实这却是我们每个人不可避免要面对的课题。上一章在讨论禘礼,天子对于祭祀,把禘礼看得非常重要,对于整个国家的治理都意义重大。同样,祭祀对于我们普通人修身、齐家的意义也非同小可。那我们都知道,我们修身、齐家一定离不开行孝道,那怎样行孝呢?孔夫子讲得很明白,三件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三件事都能依礼而行,就是行孝。

祭祀,是一种礼乐的形式、仪式。对于死者应该诚敬,对于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对于生者,我们就更应该以真诚相待,表里一致。其实一个人的修养,或者我们对人、对事,都应该有这种“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心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八佾篇第一至第六章及十至十二章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