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 不结婚怎么了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哈佛男子不结婚母亲急到失眠"明明儿子事业有成,但是母亲却单单因为不结婚而焦虑失眠就医。

不经让我想到了表姐雅雅,表姐雅雅29岁,从小到大成绩就比较不错,然后考上了一所一本大学,留在那里找了个喜欢的工作。

可是在过年回老家时,却老是被父母催着相亲。事业有成的表姐,在父母和那些碎嘴的亲戚眼里,只是一个"大龄剩女"。

甚至有一次父母以死相逼表姐和老家一个压根配不上表姐,总是游手好闲的青年结婚。

在我们几个姐妹的阻止之下,好不容易这场风波才平息。

那天表姐流泪和我诉苦的样子,我深深不能忘记。

难道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结婚?即便事业有成,不婚姻依旧是一事无成吗。

但事实上,历史上不结婚但是依旧有成就的名人数不胜数。

创作《傲慢与偏见》的女作家奥斯汀,将终生都投身于文学创作;达芬奇在许许多多领域都有所成就,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画,但是依旧没有结婚。

他们的成就并未因为没结婚这个事情受到任何影响 我们又何必因为一个结婚而忧虑呢?

如果我们是单纯为了社会规训而结婚,不经让我想到建国之前鲁迅和朱安那场因为封建思想而造成的婚姻悲剧。

朱安一生都相当于守活寡一般,孤独终老。

而鲁迅也因为害怕封建思想对朱安的束缚,前后有不少麻烦。

鲁迅也只能称"朱安是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我只能接受她"。

过去和现在都在告诉我们,因为社会规训和别人的声音结婚并不稳当。

如果现在的我们结婚的原因是"被父母催促""周围的人都结婚了就我没结婚"岂不是封建思想的重演?

婚姻是人生的一个选择,但是婚姻绝不是人生的唯一意义所在。

记得小时候看到过一个小笑话,一只鸟因为自己飞不到广阔的天空便生了一窝小鸟,盼望着这些小鸟飞的更高。

但是事实上孩子绝不算父母的附属品,生下来也不是实现父母愿望的傀儡。

在保持父母和孩子这层社会关系的同时,孩子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能做出自主决定的个体。

结婚,生子都是一种自我选择,选择权利应当掌握于孩子手中,美满的姻缘使人如添双翼,不幸的结合则会给人套上枷锁。

我们应该都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成为自己的枷锁。

好的婚姻不是1加1等于2,而更应该是0.5加0.5等于1,不是失去自我一味谦让对方,更不是整天吵闹都不让步。

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彼此理解包容,接受同与不同。

如果说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带有一个缺口,那我们的另一半应该是可以填补我们缺口的人。

而不是为了恋爱,所以恋爱,为了结婚所以结婚。

而且如今中国离婚率愈来愈提高,也越发可以说明结婚选择重要性和慎重性,而且既然可以为了爱情而结婚,自然也可以因为爱情而离婚,不是吗。

我们所需要的爱情,往往不是急匆匆的催来找来的。"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谈恋爱,结婚不应该是满足父母需求,社会需求又或是生理需求的工具。

在社会压力的夹裹和浪潮中,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胆小慎微的只能被浪潮一步一步推着走,把自己一直放在被动的地位终将失去自我。

美国作家赖林德勒曾说过:"几乎社会上每一角落都反对单身而赞许婚姻,这种遍存的态度常使那些自以为是沐浴爱河的人匆匆忙忙的结婚"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写的《生活在别处》中玛曼把一生都投身于爱情,为此放弃了她年少时喜欢的文学创作,失去了自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足以说明失去自我的爱情是不合理的。而我们需要的爱情是怦然心动中女主虽然深深恋着男主,却依旧有着自省意识,是王小波李银河互相欣赏,相互扶持的爱; 是李商隐"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守望的爱。

是懂得去审视自己爱的人值得不值得被爱,是有自尊的爱,我们可以爱,但是前提是爱的那个人值得,自己也应保持自我,自尊自爱才能爱人。

重要的东西往往会迟一步才来,无论是生活还是爱情。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在等待那世间唯一契合灵魂的日子里,默默努力,灿烂。

如果有ta,那我们已经有了充足的自信去迎接拥抱ta,没有ta,我们也迎来的一个更好的自我。

不必因为结婚不结婚这个问题有所压力,无论结婚不结婚,我们都值得精彩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29岁 不结婚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