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琳:下课再做笔记;老外:开学第1课就期末考。原因在这5个心理学研究成果


有一种教学脑洞是:开学第一课就期末考,这玩的是哪出?

这里面应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开始接触心理学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成果,缘于一次偶然的机遇。

那是魏坤琳教授的文章:《做一名真正的终身学习者》,DR魏提到:

我上课时,常发现学生喜欢上课记笔记,下课笔记一合就以为全都记住了。写下不代表记住,正确的方式是,上课只记几个要点,下课再找时间回忆补全。这在心理学叫必要难度,同时还利用了记忆的生成效应。也就是说,你自己生成的记忆会更加难以忘记。

这段话开启了我的探索之旅。奇妙的必要难度,神奇的生成效应。是不是还有更多的学术瑰宝?顺藤摸瓜,果然有!

大大改变学习效率的研究成果中,人们践行最多的有这5个:生成效应、间隔效应、测试效应、交错效应、变动效应。

那么,究竟为什么先考试再上课?且看下文分解。


1、生成效应:自己生成的知识,经久难忘。

天才物理学家费曼说:“任何知识,如果不能简单地讲解给别人听,说明你还没掌握”。把深奥的知识,转化为朴素的说法,这是知识的自我生成。一旦转化成功,便记得异常牢固。

本质上,费曼学习法是生成效应

把朴素转化做到极致的是混子曰。他把晦涩高深的学术知识,用极为朴素的方式,让你秒懂。比如解释广义相对论:


我每学到一个深奥的概念,也会“辛苦”地尝试转化为朴素的说法。比如“环境扫描”,朴素地说,就是向窗外看;“峰终定律”,朴素地说,就是多数可遗忘,偶尔特漂亮;“知识管理”,朴素地说,就是“把知识点变为知识体系”……诸此种种。总能找到朴素、通俗、简单的表达方式。

当然,这不是1秒转化,需要有认知基础,经过一番践行打磨。

学习词汇也可以运用生成效应——去大量地造句比如刻骨铭心。

愿你不是成为某个人的文身,而是他的刻骨铭心。

有些话,如烟如云;有些话,刻骨铭心。

深荷恩师之德,刻骨铭心。

大学那四年,刻骨之事,铭心之言,走进社会几十年后,还常常涌现。

读了一系列的书也可以运用生成效应——去写一篇文章写文章是网状地思考,线性地表达。需要梳理逻辑框架,以另一种语言风格,来表达观点。就像牛吃进了草,生成了奶。产奶后,知识就像在大脑里扎根,变得清晰、透彻、牢固。


2、间隔效应:有难度地提取,加强存储。

(1)下课后再做笔记

同事小丽是个“快记”。课堂上,听一句,记一句。一堂课下来,笔记做得相当饱满。再问上课讲了什么时,三秒钟上演哑戏,这个……那个……只能翻阅笔记本回答。过个把月,再问时,继续这个……那个……

实际上,可以等下课后再做笔记。上课时,记记框架、关键词就好了。下课有难度地去回顾上课的内容,把内容整理出来,有点酸爽,但记得很牢固。因为间隔效应起作用了,强化了记忆。

(2)要凉习,不要温习

是趁热巩固吗?且慢,等凉了再来,效果更好。研究表明,记忆的提取和储存难易,是负相关。即越难提取,储存越强,反之储存越弱。趁热马上复习,感觉记得很轻松,实际上没有怎么起到“记忆修改器”的作用。而“凉习”,会让你提取记忆时,感到困难。这时,强化了储存。再次提取就变得顺畅。

背单词可以间隔一段时间,有点难度地回顾,注意是回顾,不是翻开书再背一遍。

3、测试效应:测试,打开知识缺口。

(1)开学第一课就“期末”考。

老外做了一个实验。学生分两组,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按部就班,先上课再考试。实验组的学生是一张白纸,上课前,先进行了一次考试。运气好的蒙对几题,运气差的全线阵亡,不用说,哀鸿遍野。

之后,都进行了课程教学,然后统一测试。

结果怎么样?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正常组。

测试打开了知识缺口,上课时,就像满水的洗手盆,塞子一拿开,知识便一股脑儿往缺口里钻。

(2)去知乎,做一次问题浴

在问题的浴缸里泡一泡,知识进货特别快。比如研究“画面感”,我就去知识乎搜一下画面感的问题。

有哪些能让人感觉很痛的画面感很强的句子?

写作如何写出画面感?

如何写出画面感强烈的文字?从哪些方面入手锻炼?

在叙事过程中如何提高所谓的“画面感”?

怎么让自己说话有画面感?

然后尝试着自己能不能回答,不出意料,基本答不出来。但没关系呀,你的知识缺口已经打开了。再去读书、看牛人回答,知识体系一下子出来了。

(3)洋葱阅读法,提三个问题

洋葱阅读法也提倡,每本书快速看完封面、背面、目录、序言,提三个自己答不出来的问题。然后去书中找答案,也是测试效应的应用。


4、交错效应:“拼盘杂拌”,培养大脑的应“辨”力

交错式学习,就像拼盘杂拌,将不同的学习内容,混杂在一起交替着学习。与交错式学习相对的,是批量式学习。

交错式学习:ABC-CBA-BAC

批量式学习:AAA-BBB-CCC

交错式学习,使得学习者不断地从记忆中加载信息。例如,在A-B-C-A- - - - -的交错式学习程序中,第二次学习A时,对A进行了二次加载,而如果是A-A-A-B- - - - -的批量式学习程序中,则无需这种二次加载。

刘兴华老师练隶书,用了交错式的方法:汉隶不同风格的碑刻间的交错,汉隶碑刻与汉简帛隶书的交错,汉隶碑刻与章草的交错,汉隶碑刻与篆书的交错,汉隶碑刻与清代隶书的交错。

《如何学习》举了个例子。引导学生辨识画家风格,交替穿插不同画家的作品与集中揣摩同一画家的作品相比,效果反而更好。原因是对记忆多次加载。

音乐老师也常用交错式教学:让一堂课的学习内容从调性练习转换到理论学习、再转换到作品练习。

交错式学习,学习者必须不断克服不同学习内容间的干扰,迫使学习者注意到其间的异同,从而促成了编码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更好地表征。


5、变动效应:改变场景,增加记忆勾子。

记忆就像魔术贴,上面有很多勾子,勾子的数量越多,记得越牢。场景就像勾子,知识在记忆时,它是与场景连在一起的。


记得当年中考温书假,我在家里的窗台上复习古文,按往常一样,又读了一遍。考试时,记得特别清楚。现在想想,无意中触发了变动效应。平时在教室,温书假在窗台,产生了新的场景连接,增加了记忆勾子。

场景不仅是场所,还包括光线、音乐、人物等环境,甚至是有趣的事物。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歌,听着听着,就想起了当时——歌是场景,是勾子,和当时连在一起。

最快在翻《假如历史是一群喵》,发现,里面的文史知识,记得特别牢,比如解释皇帝,一改字典里冷冰冰的全文环境,变成生动有趣的喵形象,这不正是变动效应嘛。


总结:

苦于记不住,忘得快,心理学研究,有许多研究成果能大大改善学习效率。被高频践行的有5个:

1、生成效应,人们对自己生成的知识,记得很牢。朴素地讲解深奥的知识、学单词去造句,读完书去写文章,运用了生成效应。

2、间隔效应,隔段时间再回顾,有难度地提取,能加强储存。

3、测试效应,测试,打开知识缺口。知识一股脑儿钻向缺口。

4、交错效应,就像拼盘杂拌,交替学习不同的知识,提高大脑的应辨力。

5、变动效应,改变场景,如场所、光线、音乐、有趣的事物,增加记忆的勾子。

参考资料

魏坤琳《做一名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采铜《基于心理学研究的高效学习方法》

本尼凯克特.凯里《如何学习》

相关阅读:

苦哈哈地背诵100遍,不如高效生成1遍 | 费曼学习法的本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魏坤琳:下课再做笔记;老外:开学第1课就期末考。原因在这5个心理学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