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的,1997年4月11日,王哥与世长辞,这个有趣的人影响了许多人,也影响了我,尽管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开始,但是却无法否定,此后我遇见了更美好的世界。
14岁的午后,我坐在窗前,阳光映射下的是,语文老师唾沫乱飞的嘴。
叛逆幼稚又懵懂的青春期与时光相遇。
王小波的书,藏在课桌底下,我低着头趴在桌子上,老师走了过来,一把把书夺了过来,瞥见我双腿间支起的小帐篷,严厉的质问道:
“上课居然看黄书?”
我狡辩到“没有!我没有!”
老师一看书名,笑到:“居然在看《黄金时代》!”
我连忙回到:“不不不!我看黄书呢!”
此后名为《黄金时代》的黄书,开始流传在我们班,男生小群体之间,午休的被窝之中,夜晚手机微光之下,皆有一张张兴奋长满青春痘的脸。
王小波 = 黄书作者 《黄金时代》=黄书
这样的印象,一直在脑海根深蒂固,即使多年后,我渐渐读懂书中那些面对困苦生活的调侃与戏嘘。
却无法反驳,当初小帐篷确实是支棱起来了。
如今,王小波的故事早已在我脑海成为一个个画面分裂片段,
“陈清扬穿着白大褂,走向山间落日余晖的中,远处是王二的茅屋 ”
“ 王二猥琐着的嘴脸,告诉陈清扬,说着:“反正大家都说你在搞破鞋,你如果不搞一下,不就白白被人说了吗?!” ”
14岁时我就知道,我是喜欢这东西的,但为什么喜欢,我说不出所以然。
那时候,我还很诚实,我告诉自己,我喜欢的是书中的柰子,以及不知羞耻的男女们!
然后我又告诉自己读这东西:“会让人血脉喷张,小帐篷突就立起来,应该读!”
于是,这类书,成了学生时代,少有的合法兴奋点。
王小波,从一个作家人名,变成了我读书时代一个不学好的标杆。
可惜之后读了许多许多“王小波”的作品,露骨的描写肉眼可见的减少,我唯一记得的有些清晰的,还是某一本书中:
“身穿长袍的杨素,踩着高跷,在洛阳城内大步穿行,下面的人抬起头,首先看到的是鸟,然后才是人!”
我的记忆在向奇怪的方向穿行,甚至我的阅读趣味,也在逐渐改变。
仅仅因为《丰乳肥臀》的名字,就读了莫言的大部分的书。
读完《白鹿原》,记得最清晰的居然是:"老地主家,奇特的红枣用法!"
然后就是《废都》《尘埃落定》《红楼梦》《洛丽塔》《情人》
余华、村上春树,渡边淳一……
不经意间,我读的书,已经在学生时代的文艺青年中独称一霸。
那些所谓的文艺青年,在我面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读了很多书,但慢慢的我发现,我品味变了。
如果纯粹的对“性”的描写,那么当年许多小网站,会写的更露骨,细致,电影还好,但那些文字让我不喜欢。
这让我明白,我读文学的初衷已经离我远去。
而不喜欢那些文字的原因,也很简单,那种文字间,却缺少了一种灵性。
文字本身就是刻在书上的东西,怎么会有灵性呢?
但阅读就是这样,你读着读着,就能感受到一个性格清晰的人,站在你面前。
就像读王小波,我常常,看到的是:
校门口发廊的杀马特小混混,是个佛系青年,给你说:“及时行乐,早日超生!”
读冯唐,是老流氓孔建国,站在大槐树下,对着一群小年轻传递不良思想……
这种感觉,我分不清是什么,于是我就把他称为一种灵性,很多时候,很多书的灵性,是隐藏着的。
它不是一个直接的人,而是一片黄土地,一片森林,一片湖泊,然后从中传来的是厚重、沉默、淡薄、等等形容词。
有时候他又是一个画面:
“年老的富贵,坐在树荫下,拿着大草帽当扇子扇着,说起从起自家还是地主的时候!”
“ 许三观傻愣愣的站在桥上,对着许大,许二,哭着说:“他们不要自己血了!” ”
“ 身穿破旧长袍的孙少平,藏在角落等待同学打完饭后,去吃那最差的那一个馒头!”
后来我开始明白,这种灵性就是一种美,他来自文字,剧情,情绪,性格,人物,他们组合成了一个个美丽的画面,翻开一本书,就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然后你在其中体会着心酸、苦闷、乐趣,成功,失败。
这种文字间的 “灵性” 吸引了我,让我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走过高塔,越过山川,路过河流。
这个旅程,不断的形塑着整个世界,他装点了整个星空, 他延长了我们生命的厚度,又让原本平凡的生活,见证了许多精彩丰富的历程。
岁月任然,过往那些青春的悸动,既然成为我文学启蒙的开始,不得不感谢当初遇见了王小波。写了一本厚重精彩的黄书,恰好让14岁,正是小色批的我,找到了一个更加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