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选择被误解的表达者还是沉默的大多数

是选择被误解的表达者还是沉默的大多数


学校辩协布置的寒假作业中包含观看新国辩的比赛,那场比赛题目是“被误解是不是表达者的宿命。”题目源自马东在《奇葩说》上说过的话,他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因为表达者诉说了观点,观点越多,越容易被误解。”


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能力,不等的知识储备,有差异的认知世界水平。当表达者表达的时候,每个人的思维体系会决定我们听到不同的表达。可能有的人只点到为止,浅尝辄止的理解浅层涵义,而有的人则理解未明说却暗喻的意思,有的人只想听自己想听的东西,而有的人对听到什么不过是满不在乎。

也许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我们所处的社会总在不断的倡导“敢言”,这一千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不是误解莎士比亚的表达,莎士比亚心中可能也不会装下一千种哈姆雷特的样子。对莎士比亚来说,刻画出的哈姆雷特是他的表达,读者读出来的莎士比亚是读者的感受。社会倡导敢言是因为有人畏惧被误解而不敢言,有人担心被误解而不再言,表达者的一切所言不会皆被理解,但是我们只有先敢言,才能有被理解的机会。

同一份表达,万千种感受,这正是每个独立的人区别于他人的地方。如果都保持一样的感受,那么那一份特有的表达可能也不再存在。如果社会已经统一成一种范式,可以让我们表达者一切所言皆被理解,那么表达的动力也将不再存在。

传播学家恩朋斯和纳瓦罗提出,所有的表达都是转换,而所有的转换永远都是片面和不公的。


如果所有的表达都不免被误解,那我们是否就该不再表达,选择沉默。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道“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置身于喧嚣之中,有时表达太多只会过犹不及,有时表达只是只是随声附和的被动表达,有时表达并不是内心真正的表达。当喧哗太多,沉默反而成了珍贵的东西,在沉默中思索尚需处理的问题,在沉默中叩问自己内心下一步的方向,也在沉默中慢慢感受时间在光雨雪中细细穿梭的力量,一点点体味人世百态和自己的流金岁月。

如果在人声鼎沸的表达声里感到焦虑,不如沉默下来,做一个暂时沉默着的一员。王小波在序言中写“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得大多数。”

选择沉默并不意味懦弱,只是有时需要从沉默中,汲取坚定生长得力量,为更有力得表达慢慢积蓄能量。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


我们所处的一切本就是多元的,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是各有差异的,但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为真正的表达者而有的人却只做复读机的工作。所谓表达者,正是在明白自己的话会被误解但是仍愿意坚持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才成为表达者的。如果一个表达者因为所表达的东西不能被所有人都恰如其分的理解而不再表达,那么他也就不会成为表达者。

陈铭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常态,依然是今天的现实图景,家庭语言沟通中一条秋裤永远说不清楚,夫妻之间争执一个袋子他永远拎不过来,今天一出门一到了互联网上发一条微博,永远在有人杠,永远在有人怼,在今天这个语义的世界,彻底、全面、百分之百理解不存在。”

死是我们的宿命,但我们没有因为死而放弃生的希望,我们在走向死亡路上的一切经历也正是我们生命的历程和意义,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并不能代表我们因此就不再有表达的价值,受到误解却仍不断精进磨练自己的表达,才是真正的表达者不竭的勇气。


我想,被误解永远不是表达者的本意也不会是常态,它反而是表达者的动力。选择沉默永远不是不表达而是不需要表达,沉默过后,迎来掷地有声的表达。

不囿于被误解的宿命,不陷于沉默的孤寂,是我们始终要修炼的课题,挣脱的枷锁。唯有经历过后,才能看到生命是如何因时光而变得丰盈。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选择被误解的表达者还是沉默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