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公众号新视野
前几天,在知乎的热榜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
“有没有突然觉得自己的朋友很少?
出去玩的时候,突然叫不出来一个朋友,觉得很失落,朋友很少。”
影视剧里,主人公的身边总会有几个青梅竹马,或者莫逆之交。
主人公有什么困难、发生什么事,他们的好朋友总会第一时间给予慰问或帮助。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作为各自人生的主人公时,这样的场景却并不太常会出现。
更常出现的可能是,当你想要寻找一个人诉说苦恼、焦虑时,翻开通讯录,发现找不出一个人。
或者是害怕交浅言深,或者是害怕对方并不愿意倾听你的苦恼。甚至有的会用八卦的心态,听了转头就将你的事情公之于众。
就像几米所说的那样:
“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
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
现实世界里的人际关系,往往不会像影视剧里的一样纯粹,而总是会涉及很多很多……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这3条社交法则,记得要注意。
1
永远不要完全暴露自己
曾经看到一个知乎的提问:过多的在一个人面前暴露自己怎么办?
自己发生的事总是和一个朋友讲,她很了解我。
了解我的性格、我发生的事,感觉她已经看透我了,太透了……
怕哪一天我们有了矛盾怎么办,她那么了解我,如果往最坏的方向想,她会不会用这些伤害我……
有些担忧,怎么办呢?怎么弥补呢?
需要去担忧这样的事,这既让人感到悲伤,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走向,谁也不能保证。
这段时间亲密无间,仿佛双生子;过段时间就关系冷却、甚至撕破脸皮,这也都是常有的事。
网络上很流行一句话:
别蠢到用暴露自己软肋的方式,去表达你对别人的信任。
深以为然。
正如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616:自我表露》里所说的:
如果没有场合适当表露,例如交情浅的时候说私密信息、微信朋友圈里发很多低价值信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通常来说,在极端的自我表露和自我封闭之间,还有广泛的灰度地带。我们总是在表露一些,也总是在封闭一些。
永远别把75%以上的自己暴露出去,保持“熟悉的陌生感”。
正如艺术作品里,悬念的镜头吸引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模样最动人。
2
别人自嘲,不代表你可以附和
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我们就试着想象一个场景。
你与你的旧同学偶遇,然后开始寒暄几句。
旧同学:“最近气色不错啊。”
你笑道:“最近吃得多,胖了胖了。”
旧同学:“的确是,比以前胖了。”
如果是你,你听到这样的回答,会有什么感受?
社交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别人可以自嘲,你千万别跟着附和。
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上来说,自嘲是一种对自我不足的批判行为。
因为我们会恐惧被别人揭示出自身的缺点,所以会用自嘲的方式先行说出,这样就比较容易避免被别人揭短所带来的窘迫。
虽然自嘲是化被动为主动,但其实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心理需求,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和反驳。
当有人对你说了他的缺点,如果你附和说:“你自己也发现了啊!”或者其他类似的话时,气氛会瞬间降温,甚至还会让原本就比较自卑和敏感的人伤心、难过。
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144:彩色谎言》里说:诚实是一种被高估的美德。
如果你愿意向你的朋友们坦露所有缺点,并以同样的方式指出其他人的不足,就很容易被社会孤立。
过于诚实而让提问者们感到自尊受损,是社交禁忌。
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说一句:“哪有,你现在已经很好了。”
暖语一句三冬暖,社交关系里,需要善意的表达。
3
不刻意追求“人脉”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错,但关键在于怎样才能称之为“朋友”。
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朋友,比十个酒肉朋友都有用。
有个“密友五次元理论”说:一个人的财富和智慧,基本就是5个与之亲密交往朋友的平均值。
因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往往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哲学家周国平说: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互换,你没有独一无二的资源跟对方换,人脉就是个无稽之谈。
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308:无效社交》里提到,在进行社交之前,我们需要思考:
社交对你究竟意味着什么?你需要什么样的社交?
根本问题想清楚了,确定了处理原则,保持自我成长与社会交往的均衡,才会减少无效社交。
因为,对别人有价值的社交,对你未必有价值。
共勉。